第8章 示敌以弱,后发制人(3/3)
起了眉头:“陛下,您这话说得太急了。
燕王殿下是忠臣孝子,绝不会谋逆。
您这么说,会让太子殿下和燕王殿下之间产生隔阂的。
”
马皇后也连忙拉着朱元璋的手:“重八,你疯了?怎么能说这种话?标儿是太子,雄英是皇太孙,江山只能传给他们!”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咱没疯!咱只是不想看到手足相残的悲剧!要是允炆允熥真能好好当皇帝,棣儿自然会辅佐他们;可要是允炆他们非要赶尽杀绝,而且这天幕一出,你以为他们叔侄之间还有回转的余地吗?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棣儿总不能等死吧?咱这话,不是让棣儿谋反,是给棣儿一条活路,也是给大明一条活路!而且
这是在标儿和大孙死后的情况,要是他们能逆天改命咱自然会亲自废了这道圣旨。
如果不行…
咱可不相信允炆和允熥,当皇帝会比老四优秀!”
朱棣也愣住了,他没想到父皇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连忙跪倒在地,磕得头破血流:“父皇,儿臣绝不敢!儿臣对大哥、对雄英都是忠心耿耿,就算将来受再大的委屈,也绝不会谋逆!”
朱元璋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背:“咱知道你是好孩子。
可咱得给你留条后路,万一真有那么一天,你也能保住自己的命。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天幕突然亮了起来,一行醒目的黄色大字跃然幕上:
今日天幕就到这里!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奉天靖难,护国锄奸!
“嘿!这妖物又吊咱胃口!”朱元璋气得差点笑出来,“刚说到关键处就停了,它是想急死咱吗?”
徐达也笑着道:“陛下,看来天幕是想让咱们慢慢消化。
不过‘奉天靖难’这四个字,倒是挺有意思——燕王殿下要是真起兵,肯定会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
”
朱标站在一旁,脸色依旧惨白。
他看着朱棣,心里的“杀心”虽然压了下去,却多了几分警惕——父皇已经允许棣儿“自取”皇位,要是将来自己真的不在了,棣儿会不会真的跟允炆争江山?
朱棣也看出了朱标的担忧,他走到朱标身边,躬身道:“大哥,您放心,臣弟绝不敢有二心。
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臣弟都会辅佐皇太孙,绝不让大明江山出乱子。
”
朱标点了点头,却没说话,心里依旧有些不安。
天幕渐渐暗了下去,又恢复了漆黑的模样。
奉天殿内,气氛却比刚才更紧张了。
朱元璋看着众人,声音坚定:“今日之事,大家都听清楚了。
咱不管将来发生什么,都绝不允许手足相残!标儿,你要好好教允炆,让他明白亲情的重要性;棣儿,你要记住咱的话,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跟自家人动刀;百官们,你们也要好好辅佐太子和皇太孙,要是敢挑拨离间,咱绝不轻饶!”
“臣遵旨!”百官齐声应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敬畏。
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边,小声道:“重八,你刚才说的话太冒险了。
要是传出去,会有人利用这话挑拨标儿和棣儿的关系的。
”
朱元璋点了点头:“咱知道。
可咱也是没办法,要是不给棣儿留条后路,将来他真被允炆逼死了,咱会后悔一辈子的。
放心,咱会盯着,不会让有人挑拨他们兄弟关系的。
”
朱棣站在一旁,心里满是感激。
他知道,父皇为了保护自己,不惜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说出“可自取”的话。
他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辅大哥和大侄子,绝不让父皇失望。
朱标也走到朱元璋身边,躬身道:“父皇,儿臣知道您是为了大明好。
儿臣会好好教允炆,也会跟棣儿好好相处,绝不让手足相残的悲剧发生。
”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有你这句话,咱就放心了。
标儿,你是太子,是大明的未来,你一定要撑起这个家。
”
夜色渐渐降临,天幕静静地悬浮在紫禁城上空,像是在等待着下一次的“揭秘”。
奉天殿内,烛火依旧明亮,映照着众人复杂的神情。
有担忧,有警惕,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希望——希望能改变未来,希望大明的江山能永固,希望朱家的亲情能永远温暖。
可这,真的可能吗?
喜欢历史天幕: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历史天幕: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