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钢翼凌云!(2/3)
主控面板,将推进器的喷射压力调到80%,“沙地里履带抓地力会下降,落地时让液压臂先触地,帮着稳定车身。
”
三分钟后,SCV在哨所战士的掩护下,向3号山谷推进。
风沙迷得人睁不开眼,SCV的摄像头却能通过AI图像增强,清晰捕捉到矿洞入口的工事——用沙袋和废钢板搭建的掩体,后面藏着两挺重机枪。
“先拆工事!”陈锐操控液压臂举起破障锤,推进器突然喷射出蓝色火焰,SCV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跳跃了5米,刚好落在工事旁。
“轰!”破障锤狠狠砸在沙袋上,掩体瞬间垮塌。
里面的武装分子刚想开枪,SCV的轻机枪就响了,子弹精准打在火力点上,吓得剩下的人缩回矿洞。
哨所战士趁机冲上去,将投降的武装分子控制住。
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SCV的推进器还在微微发烫,履带旁的黄沙被烤得冒烟。
张连长跑过来,拍着SCV的装甲板:“太神了!这推进器一蹦,直接绕开了他们的火力死角,比我们预想的快十倍!”陈锐从驾驶舱里探出头,笑着说:“沙地里落地时有点晃,要是推进器的喷射角度能再调1°,就更稳了。
”
蔚林峰立刻用平板记录下数据:“回去就优化推进器的姿态控制系统,加个‘地形自适应’模块,沙地、山地自动调角度。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SCV原型机完成边境实战任务,首次验证推进器战术价值,获军方“应急列装许可”,影响力+,当前总影响力:!解锁“推进器地形自适应模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任务结束后,张连长拉着蔚林峰参观哨所的防御工事:“要是每个哨所都能配两台SCV,既能拆工事又能扛火力,我们的战士就能少流血。
”蔚林峰看着哨所墙上“保家卫国”的标语,突然想起父亲办公室里的军功章——原来,他造的机械,真的能守护这片土地。
从边境回来的第二天,二叔蔚国栋的视频电话就打来了。
屏幕里的他晒得黝黑,身后是非洲的红土地,一台SCV正在平整农田,旁边围着一群黑皮肤的村民。
“小峰,这SCV在非洲太好用了,就是有个问题——当地有很多沟壑,宽两米多,SCV跨不过去,得绕很远的路。
”二叔指着屏幕里的沟壑,“你之前说的推进器,能不能给非洲的SCV也装一套?联合国的人说,要是能跨沟壑,今年就能多改造10万亩农田。
”
蔚林峰心里一动——推进器不仅能用于军事,还能服务农业。
他立刻调出非洲SCV的参数,发现民用版的重量比军用版轻2吨,推进器可以缩小尺寸,用“低功率版”,成本能降40%。
“二叔,没问题!我这就安排生产低功率推进器,下周就用货运船发过去,到时候让林晓远程指导安装。
”
挂了电话,林晓拿着一份海外订单跑过来:“峰哥,南非的一家矿业公司看到咱们非洲项目的视频,想订5台带推进器的SCV,用于矿山的陡坡作业,愿意出双倍价!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想把咱们的SCV列为‘全球农田改造推荐设备’,下个月在罗马开研讨会,邀请你去演讲!”
蔚林峰看着订单上的数字,突然意识到——SCV已经从“中国装备”变成了“全球装备”。
他走到车间,看着正在组装的首批100台军用SCV,又看了看角落里的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