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间谍(1)(2/3)
助澜。
心中冷笑,这些伎俩,如今看来更是可笑至极。
对于吴远的道歉,他选择了接受和原谅。
人总会成长,与其纠结过往恩怨,不如专注前方更重要的目标。
这份豁达,也源于他如今绝对的实力自信。
这场惊人的逆袭,很快引起了校领导的关注。
老校长秦思源拿着成绩单,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宣传契机!
一个学生在遭遇不公(物理零分)后,仍凭借顽强毅力和绝对实力再次崛起,这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正能量!
立刻指示负责宣传的副校长和单聪:“马上写一篇高质量的通讯稿!重点突出张骑鹤同学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强大的学习能力!要生动,要有深度!这次,我们要争取上《淮市日报》的教育版!要让全市看看我们马陵一中的育人成果!”
副校长和单聪领命,精心打磨,一篇题为《缺失一门仍进百强:涅盘学子的黑马宣言》的通讯稿很快出炉。
文章以张骑鹤三模物理零分却总分强势入围前百的戏剧性一幕开篇,回溯其家庭变故后的奋起,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其惊人的学习效率和意志品质,将他塑造成一个在逆境中创造奇迹、意志如铁的榜样。
文章更是巧妙地将个人奋斗与马陵一中“不放弃、促成长”的教育理念结合。
几天后,这篇通讯稿果然出现在了《淮市日报》的教育版块上,虽然版面不大,但《淮市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其权威性和覆盖面在全市独一无二。
这篇文章,如同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更广泛的涟漪。
张骑鹤这个名字,瞬间超越了校园范畴,成了全市教育系统内小范围热议的“别人家的孩子”。
其他学校的老师拿他来激励学生:“看看人家马陵一中的张骑鹤,少考一门都能进前一百!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这颗“炸弹”的余波,也悄然荡入了另一个家庭——董家。
人民商场总经理董振中,在办公室翻阅《淮市日报》时,目光定格在那篇报道上。
反复读了几遍,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久久无言。
文章里的张骑鹤,形象光辉、励志,几乎无可挑剔,甚至带上了几分传奇色彩。
如果文章所述属实,这张骑鹤已非池中之物,其心志和能力远超同龄人,未来潜力巨大。
可是……
一想到女儿看张骑鹤的眼神和妻子的担忧,董振中心里依旧七上八下。
家里气氛依旧僵持。
华敏因上次冲突,对女儿看管更严,言语敏感。
董知瑜则以沉默和苦学对抗,母女冷战,家中低气压盘旋。
“不行,必须弄清楚。
”
董振中放下报纸,需要确切的消息,需要一双眼睛近距离观察。
他想到了绝佳人选——老婆华敏那个在市电大附高读高三的侄女,华静静。
华静静毕业后直接升市电大,学不学、考不考对她来说都无所谓,毫无压力,性格古灵精怪,和董知瑜关系尚可,是理想的“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