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宣她进来吧(2/3)
头、好奇打量她的“护驾神犬”,心中虽有些紧张,但提到自己擅长之事,眼神立刻变得专注而明亮。
“回陛下,民女不敢言精通,只是平日喜好钻研。
近闻北地多有疫病随战乱流传,军中将士受伤亦缺医少药。
民女查阅古籍,结合一些西洋传来的提纯之法,试制了几种金疮药与避瘟散,经家中仆役试用,止血防疫之效,似比寻常方子快上些许。
另有一种‘诸葛行军散’的改良方,或可缓解士卒夏日暑热之苦。
”她说着,从随身携带的锦囊中取出几个小巧的瓷瓶和一卷写满娟秀字迹的纸笺,由王承恩呈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打开瓷瓶,一股浓郁而不刺鼻的药香散发出来。
他不懂医药,但看那药粉细腻,纸张上字迹工整,条理清晰,不由对这少女高看了几分。
“你有此心,甚好。
”朱由检点了点头,“王伴伴,将这些东西交给太医院查验,若果真有效,便酌情采买,分发军中试用。
”
“民女谢陛下!”沈宛眼中闪过一抹喜色,再次跪下谢恩。
就在她低头之际,一直安静观察的黄轩,动用“明察秋毫”的能力感知过去。
他“看”到沈宛周身气息清正,带着一种专注和热忱的淡绿色光晕,忠诚度虽不似史可法那般赤红,却也达到了“友善可靠”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他隐隐感觉到此女在“格物医药”方面,似乎有着不错的天赋和气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汪!”(陛下,这人不错,心思纯正,有点本事。
)黄轩在脑海里给出自己的“鉴定”结果。
朱由检收到黄轩的反馈,心中更定。
他看着沈宛,忽然问道:“你既通格物,可知火器铸造之法?如今军中火铳老旧,炸膛之事频发,可有改良之策?”
沈宛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皇帝会问这个,她略微思索,谨慎答道:“回陛下,民女于火器铸造涉猎不深。
但曾听家父与友人谈论,言及西洋‘红夷大炮’威力惊人,其铸炮之法似与我国不同,尤重铁质与冷却之工。
或许……可寻访熟知西法之人,或从俘虏的辽东匠人中探寻。
”
她虽未给出具体方案,但思路清晰,指出了可能的方向。
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此女见识,确不同于寻常闺秀。
“朕知道了。
你且退下吧,若方子有效,朕自有封赏。
”
沈宛再次谢恩,恭敬地退出了武英殿。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朱由检若有所思。
或许,在这糜烂的朝局之外,也能从这些“旁门左道”中,寻到一丝振兴的契机?
沈宛的出现,像一阵清新的风,暂时吹散了朱由检心头的些许阴霾。
然而,另一场风波,却随着一位身份更为特殊的女子,悄然临近。
数日后,南京城迎来了一支风尘仆仆的车队。
车队护卫精悍,打着“靖南侯”的旗号。
靖南侯黄得功,乃是江北四镇中兵力较强、态度也最为暧昧的一支。
而车队中最重要的乘客,并非黄得功本人,而是他的义女——黄灵儿。
据说此女是黄得功早年征战时所救的孤女,因其聪慧伶俐,深得黄得功喜爱,收为义女,带在身边,如同亲生。
她不仅容貌姣好,更难得的是,竟习得一身好武艺,弓马娴熟,性格爽利,在黄得功军中颇有声望,人称“玉罗刹”。
黄得功此番派义女前来南京,表面上是“代父向陛下请安,并进献贡品”,实则用意深远,既有试探朝廷态度的意思,也未尝没有借此女之美貌与特殊身份,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