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各自安排(3/3)
复华夏”的重任。
他借鉴了后世的某些理念,决心建立一套独立于作战体系之外的监察与执法力量。
他模仿了明朝的锦衣卫和后世的一些理念形成的。
于是,“隐虎卫”应运而生。
隐虎卫如同隐藏在军队肌体之内的“免疫系统”。
悄然运作,可以有效遏制了歪风邪气的蔓延。
能确保了邓名军令的畅通和核心团队的稳定。
其存在,让各级将领在行事时多了一份顾忌。
也使得军纪得以在快速扩张中维持在一个相对严明的水平。
因此,这让袁象对于隐虎卫的“副将”——也就是副指挥使这个职位的人选的挑选十分慎重。
他脑海中迅速掠过几个候选者的名字和档案。
最终,一个名字及其履历清晰地浮现——陆沉舟。
陆沉舟,年约三十,出身浙东书香门第,家破人亡后投笔从戎。
他既有秀才的功底,精通刑名律例与文书案牍;
更在残酷的战争与地下斗争中淬炼出一身卓绝武艺。
尤其擅长追踪、格杀与潜行匿踪。
他不仅数次以‘暗探’身份,不动声色地查实并处置过数起军中贪墨。
欺凌士卒乃至通敌嫌疑的案件,手段干净利落,证据确凿,令人心服又胆寒。
此人平时沉默寡言,存在感极低。
但一旦行动或执法,便如冰山浮出水面,带着凛冽的威严。
袁象转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门外:
“唤陆沉舟来见我。
”
片刻,那个身着普通军士服、身形颀长。
面容沉静的青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厅内,抱拳行礼:
“袁大人。
”
他的目光平静,却仿佛能穿透人心。
袁象走到陆沉舟面前,目光如渊,审视着对方。
这是对能力、心性乃至灵魂的丈量。
“邓军门天恩,赐我军号‘隐虎卫’。
此名号,重逾千钧。
”
陆沉舟眼神微凝,静待下文。
“隐虎卫所司,非止于暗流涌动。
”
“需掌万千文书记录,需行雷霆手段于无声,”
“更需持军法利剑,正纲肃纪,涤荡污浊!”
袁象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邓军门有令,主将需再挑选一副指挥使,须得是擎天之柱。
”
“我观你,”
他直视着陆沉舟的眼睛,仿佛要看进他的灵魂深处,
“文可定案牍,武能靖奸邪,法心如镜,不偏不倚。
正是承此‘隐虎’重任之骨!”
“即日起,我升你为隐虎卫副指挥使!”
袁象宣布,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倘若往后我不在军中之时,隐虎卫一干事务,由你代为执行!
陆沉舟的呼吸平稳依旧,似乎波澜不惊。
他单膝跪地,抱拳领命。
“谢大人提拔,谨遵大人军令!若有负所托,甘受军法极刑,万死不辞!”
“善。
你先退下吧”
袁象微微颔首。
陆沉舟起身,如同融入阴影般悄然退去。
袁象则再次翻开他的小册,在陆沉舟的名字旁。
郑重地添上了“隐虎卫副指挥使”几个字。
随后才收起册子,步履从容地走出议事厅.
隐虎卫的影子,已无声地铺展开来。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明末:铁血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