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直斥六贼(3/3)
月俸哪里赶得上花销,奴才也是为了宫内不至于拮据才做下此事,还望官家宽宥,饶奴才一死,自此做个山野老翁足矣!”
赵桓心中大怒,这个时候还要把罪名加到皇家的头上,声音冷冽道:“大理寺卿,此案该如何处置?”
大理寺卿名朱一朂,出班道:“回陛下,昔日仁宗朝时,欲扩建皇宫,只是墙外店家不肯搬迁,数次商议,那店家不管赔偿多少,就是不搬,此事就罢了。
而这李彦强拆得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杀人逾千,便是千百遍的死刑也是轻了!”
赵桓道:“着大理寺调查此案,中书令,下诏罢西城所,还土地予农家!”
大理寺卿:领命!
中书令:领命!
本来人事任免应该是内阁商议过后再行决断,皇帝断无权如此行事,只是此时内阁几个大臣纷纷被弹劾,又证据确凿,百官也不敢反对!
赵桓道:“再说说朱勔的事!”
李若冰:“赵家天下朱家坏,东南更有小朝廷!江南富甲天下,但江南的百姓却苦不堪言,财产去了何处,还用说么?这朱勔全无功绩于天下,全靠谄媚蔡京获官,陛下如若不信,可自去取证!”
蔡京终于开口:“此贼确是老夫错荐,后来老夫也曾弹劾于他,并叫停了花石纲,虽然老夫有错,此节仍需说明白!”
此时朱勔并不在东京,以为东京有蔡京在,可保无虞,哪里知道自己就这么被卖了。
百官见蔡京与朱勔划开了界限,纷纷出言斥责朱勔。
赵桓心道,果然是老狐狸,这是弃车保帅了,先认个小罪,大罪就不好安了。
又震惊于蔡京在朝中的影响力,一点风吹草动,居然百官立刻跟随,父皇啊父皇,这是养了个巨寇啊!
此时点头道:“此事皇城司配合大理寺走一遭吧!”顿了顿又道:“至于梁师成可是三公了,国家柱石,若有差池,我也不好与你说话!宋刑统明律,诬告须反坐其罪!”
李若冰不知其中关节,但听皇帝言语中有保梁师成的意思,但他哪里管这些:“梁师成区区一个宦官,却卖官鬻爵、假传圣旨、结党营私、此人正是李彦与王黼的后台,内外勾结,惑乱朝纲!”
赵桓敲着桌子道:“梁师成不曾虐杀平民,且看在小苏学士的面子上放他一次吧,如若再犯,两罪并罚!”
李若冰道:“不可!除恶务尽!这等大罪,便是诛杀他百次也不嫌多,若是放过此人,以后官员犯罪就尽皆有例可循了!”
赵桓问道:“诸位爱卿有何看法?”这已经是明显的偏袒了,前面两个可是说查就查,到了梁师成就到处问。
梁师成急得团团转,又不敢开口,只好拿眼到处寻人帮忙。
可是这时候却哪里有人敢帮忙呢,刚才可有有卖官鬻爵和结党营私,此时出言,不是往刀口上撞么!
梁师成心里凉了半截,没想到自己一生经营,此时却无人敢发声相救自己!
这时蔡京开口道:“臣在被弹劾之列,本不该出言,梁师成这等罪行是否为实,臣也不知。
只是臣觉得事分轻重缓急,现在金兵压境,最重要的是百姓得以宽慰,协力守国,可以先处理结怨于百姓的,梁师成这等事,可以等金兵退去后再行审理。
”
百官又是一阵跟随,都是要求延迟处理梁师成。
好一个拖字诀,等到金兵退去,证据早就消弭一空了,再去哪里查去?梁师成心里顿时一松。
李若冰哪里肯依,冷笑一声从衣袖中掏出一卷纸举起大声道:“布衣张炳上书!”(注一)
只六个字却震得朝堂回响不绝!
布衣上书!
布衣上书!
注一:宋史.列传.卷二百二十七
喜欢老子今朝,点检形骸请大家收藏:()老子今朝,点检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