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返程(1/3)
次日清晨,北海城外,薄雾未散。
太史慈一身轻便行装,牵着他那匹神骏的白马,正与孔融作别。
孔融命人捧上金银布帛,感激道:“子义,北海得存,全赖将军神勇,奔波求援。
区区薄礼,聊表寸心,万望收下。
”
太史慈连连摆手,神情恳切:“孔北海言重了!慈奉母命而来,相助守土,义不容辞,岂敢受此厚赠?家母常教诲,义之所至,生死以之,岂为财帛?慈心领了!”他态度坚决,孔融只得作罢。
“慈此来心愿已了,”太史慈抱拳,带着一丝去意,“今有扬州刺史刘繇刘正礼,与慈同郡,有书信相召。
慈不敢久留,就此拜别孔北海,容图后会!”说着便要上马。
“子义将军且慢!”
声音传来,糜竺和糜兰兄弟二人快步走来。
糜竺脸上带着温和而郑重的笑容:“子义将军高义,令人钦佩。
此番解围,将军功莫大焉。
临别之际,可否容我兄弟二人,亲往府上拜谢太史夫人?若非太史夫人深明大义,谆谆教诲,焉有将军北海义举?此恩此德,糜家不敢忘怀。
”
太史慈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母亲在他心中地位极重,糜竺兄弟如此郑重提出拜谢母亲,正合他心意。
他爽朗一笑:“二位公子如此有心,慈感激不尽!家母定当欣慰。
请随我来!”
三人穿行在清晨略显清冷的北海街巷,很快来到城西一处素净的小院。
院中,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却浆洗得极为干净的老妇人,正坐在石凳上缝补一件旧衣。
她眉眼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清秀,神态安详而坚韧。
这便是太史慈的母亲。
“母亲!”太史慈上前行礼,“糜别驾与其弟糜兰公子,特来拜谢您老人家。
”
太史慈之母抬起头,放下手中针线,目光平和地看向糜竺和糜兰,并无受宠若惊之色,只是微微颔首:“老身一介妇人,何劳二位公子亲临?小儿奉老身之命行事,分所应当,不敢居功。
”
“太史夫人此言差矣!”糜竺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若无太史夫人深明大义,教诲子义将军以家国为先,北海危城,恐难支撑到援兵抵达。
夫人之德,保全一城生灵,实乃万家生佛!我糜氏商行扎根徐州、北海,赖百姓而存,此恩此德,如同再造,请受糜竺一拜!”说着便要下拜。
太史慈之母连忙起身虚扶:“使不得!糜别驾折煞老身了!快快请起。
”她看着糜竺情真意切的模样,又看了看一旁气质沉静、眼神清澈的糜兰,眼中多了几分暖意。
糜兰此时上前一步,恭敬道:“太史夫人,子义将军义薄云天,武艺超群,实乃当世罕见的英雄。
如此大才,若因一纸同乡书信,便远赴扬州,投身于刘繇帐下……”他微微一顿,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惋惜,“恕晚辈直言,恐非良木之栖啊。
”
太史慈眉头微皱:“糜兰公子此言何意?刘正礼乃朝廷钦命扬州刺史,名门之后,如何不是良主?”
“子义将军忠义,兰深感敬佩。
”糜兰从容道,目光坦荡,“然,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观人观其行,更观其志。
刘繇坐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