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小霸王(1/3)
丹阳郡的群山,并非秀丽的江南烟雨,而是大地狰狞的獠牙,沉默而险恶地龇裂在孙策大军面前。
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蔓如怪蟒缠绕,深涧幽壑中雾气终年弥漫,仿佛无数亡魂在此吞吐呼吸。
这里是宗帅祖郎和焦己经营了十数年的独立王国,他们如同盘踞在蛛网中心的毒蛛,对每一寸山地、每一条小径都了如指掌。
朝廷的威仪在这里早已风化剥落,真正的律法是强弓硬弩和丛林间的匕首。
孙策的大军,这支在平原上能摧城拔寨的钢铁洪流,一进入丹阳山地,便仿佛巨蟒陷入了泥淖。
蜿蜒的队伍在狭窄的山道上拉得老长,旌旗被浓密的枝叶撕扯,失去了猎猎雄风。
士兵们踩着前人踏出的泥泞,警惕地环视着两侧沉默而充满恶意的密林,每一步都走得心惊胆战。
入山第一日,下马威便接踵而至。
不是两军对垒的鼓号,而是丛林最阴险的暗箭。
从几乎无法分辨人迹的林深处射出的冷箭,精准地带走了一名斥候的性命;一阵突兀从悬崖滚落的碎石擂木,将一支小队砸得人仰马翻;夜间营地外,古怪的梆子声、模仿野兽的嚎叫和倏忽即逝的火把光影,搅得全军彻夜难宁;更令人不安的是,一支押运粮秣的后队,连同十余辆粮车,竟在一夜之间如同蒸发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泥地上杂乱的非人足迹和几滩暗褐色的血污。
“大帅,孙策小儿已成了瓮中之鳖!”一座依托天然洞窟修建的隐秘山寨中,祖郎麾下的头目得意地禀报,“他的大军在山里就是瞎子、瘸子!再耗他几天,断了他的粮,磨光他的锐气,咱们就能像捉病虎一样,轻松拿下他的人头!”
祖郎身材魁梧,脸上横亘着一道刀疤,闻言却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
他摩挲着下巴上的硬茬,眼中闪烁着狡黠而警惕的光:“别高兴得太早。
孙策这小子能横扫刘繇,收服周泰那水匪,绝不是只靠运气的愣头青。
传令下去,各寨加紧袭扰,但绝不许正面接战,尤其要避开孙策本人!我要用这丹阳的山,活活拖死、饿死他这头过江猛龙!”
中军大帐内,气氛凝重。
老将韩当面带深深的忧虑:“主公,贼寇奸猾似鬼,避实就虚,专攻我软肋。
军士们昼夜不宁,已有疲敝之态。
粮道更是命脉,若再有闪失,军心恐将动摇……”
孙策端坐主位,脸上却不见丝毫焦躁,反而有一种猛兽嗅到猎物气息般的兴奋。
他走到帐口,掀开帘幕,望着外面那片吞噬了他精锐部队活力的墨绿色群山,嘴角竟勾起一抹锐利的笑意。
“义公所虑,正是贼寇所望。
”孙策声音沉稳,充满自信,“他们倚仗的,无非是这山高林密,和他们藏头露尾的本事。
他们想把我困死、拖垮。
那我便撕开这山林,把他们从耗子洞里揪出来!”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韩当听令!予你三千兵马,固守大营,深沟高垒,多设鹿角拒马,广布明暗哨探。
粮道增派三倍护卫,结成坚阵而行。
遇小股贼寇,雷霆击之;遇大队来袭,固守待援,不得有误!”
“周泰!”孙策看向身旁那尊如同铁塔般的悍将。
“末将在!”周泰踏前一步,声如闷雷,身上旧的伤疤似乎在营火下隐隐发亮。
“点齐你本部最擅山地奔袭、能忍饥耐劳的五百健儿。
弃重甲,携轻弩短刃、十日干粮、绳索钩爪。
明日拂晓,随我进山!我们要做的,不是大军平推,是狩猎!”
“主公,五百人太险了!”韩当再次劝阻,脸上写满了不认同。
“在山里,人多反而是累赘。
我们要比山贼更熟悉山林,比他们更狠,更快!”孙策拍了拍周泰坚实的臂膀,“幼平,你的人,要能如猿猴攀援,如饿狼潜伏,能五日不食而战力不减,可能做到?”
周泰眼中爆发出狂热的光芒,胸膛一挺:“泰与五百儿郎,皆愿为主公效死!刀山火海,绝不皱眉!”
“好!明日拂晓,猎虎开始!”
次日,天光未亮,孙策与周泰率领五百精心挑选的精锐,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