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头再来(1/3)
2002年9月20号,周五。
最后一堂自习课的铃声响起。
四层402教室,高一二班教室教室慢慢安静下来。
同学们回归座位,有的专注课本,心无旁骛,有的笔走龙蛇,奋笔疾书,有的窃窃私语讨论问题,有的犯困趴在课桌上,学生们百态纷呈。
杨皓,男,身材高挑,足有一米七四。
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目若朗星,眉如墨画,唇若涂脂,五官精致立体。
脸上还带着少年的纯真稚嫩与些许婴儿肥,处于青涩稚嫩过渡到阳光帅气阶段。
体型消瘦,略显单薄。
个子比较高,坐在班级的靠后位置,座位紧挨着窗户,透过玻璃,可以看见校园里的风景。
他现在是高一新生。
教室位于主教学楼的后面2号楼,班级在四层,楼下面就是操场,再远点是足球场。
现在的学校还没有后世那么现代化,不过该有的都有。
然而,此刻的杨皓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双眼明亮但无神,明显在神游太虚。
今天一天都是各科老师在讲摸底考试卷子。
他自己都觉得脸红,这次摸底考试除了英语考了个满分算是挽尊,其余科考的的一塌糊。
语文、历史、地理、政治文科类还能蒙一下,物理、化学、数学那是不会就是真不会,蒙都不能蒙。
兜兜转转自己又回到了高中的课堂,这个既熟悉又让他感到陌生的地方。
唉!杨皓心里默默一声叹息,这可咋整,太丢人了,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他感到十分无奈。
成绩不佳,名列榜尾。
倒不是因为担心同学的笑话——那些闲话哪儿能伤着他啊。
又不能让他身上掉块肉,又不能让他钱包瘪下去。
他也不是特别怵老师的唠叨——大不了挨几句硬磕,只要他老实认个错,态度端正就成。
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灵魂,他的抗压能力杠杠的,外头的风风雨雨还不至于把他怎么着。
真正让杨皓脑仁儿疼的,就是咋跟家里人开口说这事儿。
他心里明镜儿似的,他妈对他的期望高得吓人,不是嘛,他初中才多大一点儿,就被送去国外念书了,那可是咱们海淀有名的“鸡娃”套路啊。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儿,他老妈那一张嘴可真叫一个犀利,损起人来一套一套的,三天三夜都不带重样儿的,真是让人吃不消啊。
更磕碜的是,哪儿有穿儿爷混得这么惨的?
人家那穿越的一水儿都是学霸级人物,学习成绩好得跟尖儿似的,拿奖拿到手发软,荣誉披身就跟披个马甲似的。
可他倒好,成了所谓的学渣。
就算够不上那种学霸档次,至少也得混个中不溜丢儿的水平才算说得过去吧。
他自个儿倒是挺豁达的,对这些成绩啥的不咋上心,毕竟这些年折腾下来的那点儿家底儿,这辈子估计都耗不完。
可眼下最棘手的是,怎么平抚老妈那颗炸了毛的心啊。
妈这要是真急了,整个屋闹腾得鸡飞狗跳的,谁也甭想消停。
她就算不动你一根汗毛,每天挤兑你几句,那阴阳怪气的调调也不是谁受得了的。
这该咋整呢,犯难呐。
开学都三周了,除了那军训,杨皓还是没能适应成天在教室里窝着听课的日子。
这倒不是因为他屁股长刺儿坐不住,其实呢,在他前世儿当自媒体up主那会儿,他常常得坐在电脑前头码字儿、剪片子,一屁股坐下去就是半拉天儿,也没觉得咋地,哪儿累啊、枯燥啊。
现在让他感到别扭的,就是在教室里,老师在那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课,他得乖乖在底下竖起耳朵听。
高中那些个学问啊,对他来说早抛脑后去了,一切都得从头再来,还得使劲儿学,要不然真跟不上趟儿。
这也是为啥他会来到农大附中——这学校还是他爹妈、姑姑托人找关系、花银子才勉强给弄进去的。
这学校它不是市重点,连区重点都不是。
选这儿的理由嘛,一个是离家近边儿,二是这种普通高中对成绩要求不那么严。
谁曾想,开学除了搞那军训,还来个摸底考试啊,一点儿缓冲期都不给,好歹让人家努努力啊,别一下就把人打出原形来。
初中那会儿,杨皓可真没怎么正经八百地上学,上课?那对他来说就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