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3)
色中。
宋显对夏雪侯的背影微笑着摆了摆手,目光渐渐有些失神。
藏在袖中的白皮树花粉和霹雳弹到底没使出来。
听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听说优柔寡断,常常会错失最佳的时机和利益。
但他就是下不去手。
人终其一生,能有多少真心待他的朋友,真正爱护他的家人?屈指可数吧。
他从前一个没有,现在屈指可以数了,这叫他怎么能不贪心?他都想要,但两者之间好像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爹爹想什么呢?”宋济民悄悄靠到宋显身边,声音很轻很轻地询问。
“在想能鱼和熊掌要怎样才能兼得。
”
宋济民眼珠儿转了一下,“爹想吃鱼和熊掌?”
宋显半开玩笑地应答:“是啊,从没吃过,有点好奇呢。
”
“熊掌哪有爹做的糖三角好吃。
”宋济民贴在宋显身边蹭了蹭,“我睡前还想再吃一个。
”
“不行哦,对牙齿不好。
”宋显拍拍宋济民的后背,让他快去睡觉。
宋济民有点小不开心,撒娇居然都没能换来一个糖三角。
哼,他一定要吃到。
熄灯后,宋济民一直强迫自己睁着眼。
小孩子觉大,他早就困了。
但他坚持挺着不停打架的眼皮,熬到了大家都睡着的时候,偷偷下床,跑到厨房去寻糖三角吃。
蒸屉里没有,橱柜里也没有,他明明记得糖三角还剩几个,怎么都没了?
宋济民正发愁之际,转身与白歌撞个正着。
俩人都捂着自己身上被撞疼的部位,靠吸气压抑住叫疼的冲动。
“糖三角都被你偷吃了?”宋济民质问白歌。
白歌疯狂摇头,“我还想问你呢。
”
俩人一起努力找了一会儿,还是没找到。
“会不会被宋叔藏起来了?”
宋济民摇头,“阿爹才不会耍这种心眼呢。
”
白歌合理分析推理:“那就是你二哥给偷吃了!”
宋济民赞同:“肯定是他!饭桶一样!”
吃不到美味糖三角的俩人瞬间佝偻了身体,异口同声地叹气。
行了,都老实去睡觉吧。
……
东方刚刚泛起红霞的时候,宋显惯例早起,去山上寻找新鲜的山货。
今天天气不错,山里的露水少,宋显就往高山深处多走了一段距离,进了一片他从没进过的区域。
这里已经出了古树林里,位置在半山腰处,气温更凉爽一些,植被没有底层的茂密。
宋显在这里挖到了佛掌薯,营养价值与山药类似,根茎肥厚,形状很像胖乎乎的手掌。
宋显挖了一筐后,就准备下山,忽然瞟见远处林子里有一棵结满了果子的大树。
他当即就放下竹筐,快步直奔那棵树去。
【价值说明】:五瓣瓜,皮薄而坚韧,摘瓜瓤即烂,瓤中含有大量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发酵灰化后营养元素更易渗透吸收,可以促生长,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这不就是天然化肥吗?
宋显赶紧摘了几个瓜下来,打算带回去试试效果。
宋显在溪边把佛掌薯洗干净后,就去了厨房,切一部分佛掌薯加上山枣,熬了佛掌薯红枣粟米粥。
另一部分佛掌薯蒸熟了,碾碎,添面粉、油、鸡蛋和葱花,做成了山药鸡蛋饼。
等孩子们洗漱好,陆续上桌,宋显做好早饭就端上了桌。
“宋叔,我赚的家用。
”白歌将一袋钱放到宋显跟前,不太好意思道,“这段时间一直麻烦你们,在这白吃白住。
这是我帮李大娘做针线活赚来的钱,我也想出一份力,补贴家里。
”
“用不着。
”
宋陆远替宋显拒绝,直接把钱袋子丢回白歌跟前。
“钱攒着,赶紧给自己盖一个房子才是正经。
”
宋陆远话虽然说得直,但很在理。
她一个姑娘家,总是跟人家父子住在同一屋檐下,很容易惹人非议。
“那我在哪儿盖房子?在那行吗?”
白歌指了指远处东边山坡上的空地,那里地势高一点,野花特别多,白歌一直挺喜欢的。
“行啊,你要是想在那儿盖房,我们都帮忙。
”
宋显笑着把最后一道凉拌豆芽菜端上桌。
“钱你就自己留着,心意到了我们就很开心了。
再说你在这家可不是白吃白喝,我们的新衣裳、被子,还有洗碗烧火的活儿,你都没少干。
”
“好,听宋叔的。
”白歌也不矫情,先攒钱盖了房子自立门户,之后再表达感谢也一样。
饭后,宋显去查看他扦插的地狱藤,几个罐子里的地狱藤都没什么动静。
伏诛笼长势更加好了,有几根新枝条伸展了出来,上面生出不少花苞。
宋显想到了五瓣瓜,破开一个,一股难以言喻的腐烂味道当即就飘了出来。
“唔,什么味道这么臭?”孩子们都捂着鼻子,好事儿凑过来瞧。
宋显赶紧在伏诛笼植株旁边挖土,将五瓣瓜的烂瓜瓤倒了进去,盖好土,封住了味道。
“阿爹从哪儿摘的烂瓜?”宋济民总算能到大口喘气了。
“东山腰那边,别看他闻着臭,用处大着呢。
”宋显笑了笑,“走吧,今日我送你去李大娘家。
”
李春花不在家,李大郎说她一早就去赶集了。
宋显将宋济民送到李大郎那里后,观察了一下李大郎的双手,没有习武人的茧子,看起来这李大郎就是普通的读书人。
“宋叔?”李大郎发现宋显走神了,又喊了他一声,将一碗水送到宋显跟前。
宋显笑着接过,抿了一口后,佯装无意问:“你娘原是哪里人?”
“平安郡人,来永州郡有二十几年了。
”
“那你们与你外祖家可还有联络?”
李大郎摇头,“外祖母早逝,我们与舅父他们早就失联了。
听说现在的平安郡很不太平,百姓日子过得很苦,好多百姓都——”
“李大哥,这个字怎么念?”宋济民突然出声,打断了李大郎的话。
李大郎看眼宋济民指的字,愣了下,教宋济民念:“缄。
”
“该怎么写呢?”
李大郎马上提笔,教宋济民一笔一笔写。
宋显不好打扰他们,就默默退出门外了。
宋济民听着宋显的脚步声走远了,才对李大郎解释:“他听不得孩童受虐,以后别对他说什么易子而食之类的话。
”
“是。
”
“第一批百杀水卖的怎么样了?”
宋济民将宋显的除虫水重新包装了一下,用沾有茉莉花香的精致瓷瓶盛装,让除虫水散发出了高贵的花香味,取名为“百杀水”。
他将一小瓶百杀水卖出了十两金子的高价,还有价无市,搞限量供应,以至于现在的永州郡黑市上,一瓶百杀水的价格被炒到了百两黄金。
“这是这个月的账簿,生意极好,一本万利。
”李大郎恭敬地回答后,望向宋济民的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晋国皇商钟棋道与我们的人接触了,竹筒蜡、马匹、百杀水他都想要,说价钱不是问题,全部都用金子来付,只求能与三公子见上一面。
”
宋济民专心摆弄手里的鲁班锁,随便两下就拆开了,“不见。
”
“他说他手里有三公子最想要的东西。
”
宋济民的手顿住,问李大郎:“行,那他想在哪儿见?”
“红袖楼。
”
宋济民哼笑,稚嫩的声音发出老成的感慨:“又是红袖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