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极品婆婆(2/3)
碗打碎了,偷偷瞄了眼薛花花,大声提醒,“大哥,没事啊,你慢慢洗,别着急。
”
关于陆德文的反常,陆明文和陆建勋看在眼里,但完全不知作何反应,他妈常教他们兄妹友恭,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然而像陆德文突然莫名奇妙的单方面体贴善解人意的转变,兄弟两诚惶诚恐,总觉得心里毛毛的害怕得很。
然而薛花花都没开口,两人不敢多问,差不多学了半个小时,兄弟两就背着背篓去地里上工了,草木凋零,到处光秃秃的,陆明文和陆建勋的任务是割草,割回猪场当柴烧,兄弟两拿着镰刀,背着背篓,一条田埂一条田埂的割,田埂上没草就转去地与地中间的小路,哪儿有草就往哪儿走。
学的知识多了,数学不仅限于算数,会配合场景进行问答,陆明文出的题目是:小明有四个苹果,每个苹果切成四块,分给下边的八个弟弟,每人能分到多少?
陆建勋心头默念着数字,记不住的时候反复问陆明文,这题考察的是乘除法,没有特殊原因依着顺序算,先乘法后除法,差不多三分钟才算出来答案,2.
4乘以4除以8。
轮到陆建勋问问题,他还没开口呢,不远处挑着粪的陆德文来了,见两人背篓装满了杂草,闪着腰走得飞快,到了庄稼地把粪桶交给陆通,阔步往陆明文走,“二弟,你们的背篓装满了,我去保管室顺便给你们背到猪场去怎么样?”
陆明文和陆建勋对视眼,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陆德文语重心长,“没关系,左右我要路过猪场,也就顺便的事儿,建国叔说再跑一趟就下工了,我和你们一起啊。
”说着陆德文就伸手拖住背篓,陆明文赶紧侧身躲开他的手。
反常即为妖,陆德文不会平白无故献殷勤,恐怕有什么重要的事儿需要帮忙,他人微言轻,恐怕无能为力,“大哥啊,有什么话你还是直说吧,作为兄弟,能帮的我一定帮,只求你正常点。
”昨天让他惶惶了整天,今天又来,他快吃不消了,问他妈,他妈意味深长的说了句:欠的人情越大,到时候帮的忙越难。
他怕啊。
陆德文怔忡了下,双眼明显亮了起来,陆明文心下咯噔,张口就想收回那句话。
但是晚了,陆德文先他一步开口,“明文哪,妈说的没错,关键时刻还是兄弟靠谱,明天西西外公不是过生吗,他们家落下六个箩筐两个背篓在咱家,我想着你们和我一块去,顺便把箩筐给他们捎过去。
”怕吓着两人,陆德文不敢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陆明文和陆建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敢相信陆德文憋两天憋出来的是这种无关痛痒的话,陆明文不放心,“大哥,没其他事情了吗?”都是亲戚,把东西还回去时理所应当的,陆德文弄这么大阵仗做什么?
陆德文目光明亮的点头,从善如流,“没其他事儿了,你们能去不?”
“能去是能去,不过赵叔他们会不会以为我们上门打秋风啊?”陆明文其实想问的是赵家还有粮食给赵东良过生吗?别是一锅开水把他们打发了吧,要是那样,他们宁肯在家吃陆红英煮的饭,起码有红薯而非清汤寡水。
这个陆德文说不准,眼看两个弟弟要拒绝,他赶紧表示,“不会,我和妈说过了,妈说毕竟是亲戚,空手去不好,要我和彩芝装点红薯和玉米呢。
”其实像过生这种日子不兴带粮食,要么带包盐巴,要么带包糖,要么直接给钱,也是他们太穷了,别说钱了,多余的盐巴一颗都匀不出来,至于糖,剩下的都让他们吃完了。
想了想,还是带粮食吧,寒碜就寒碜些,左右赵家喜欢就是了。
陆明文想了想,他们自己带了粮食,哪怕赵家丁点粮食都没有,煮他们带去的粮食也不至于饿肚子,陆明文又道,“我得问问妈的意思,耽误一天的活不知道她答应不答应。
”陆明文隐隐觉得陆德文有其他目的,一时猜不到而已,得问问他妈,他妈聪明肯定知道。
陆德文眼珠转了转,逢地里的陆通喊他,陆德文冲陆明文扬手,“妈那边我去说,先挑粪了啊。
”
又跑了趟后,陆德文回保管室还了扁担和粪桶,脚步略有些沉重的去了猪场,里边坐着几个纳鞋的妇女,陆德文一一打招呼后,跟着薛花花进了灶房,薛花花凑到水缸边舀水,陆德文边留意着外边的情形边小声和薛花花说明天的事儿,“妈,明天能不能让二弟四弟跟我去赵家,我怕他们又问我要粮食……”不是有句话叫狗急跳墙吗?他怕赵家人被逼急了什么都做,他甚至想好了,西西和东东就留在家里,以防赵家闹起来伤到他们。
这种事他以前不会怕,反正穷得叮当响,赵家人逼得再紧也只拿得出那么多,今年不同了,他们家堆着好多粮食,赵家狮子大开口怎么办?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他可是穿鞋的人了,不得不小心提防。
陆德文不认为自己心眼多,他是未雨绸缪先发制人,把自己的想法和薛花花说了,看薛花花一眨不眨盯着他看,陆德文心惊,“妈,咋了?”
“把西西和东东留在家是防止打起来伤到他们,带明文和建勋你就不怕伤到他们了?”薛花花语气阴恻恻的,陆德文心跳漏了半拍,“没有那么严重吧,真打起来二弟四弟知道跑吧。
”哪怕跑不动就有其他法子,总比他单枪匹马的去要强。
“你自己的老丈人自己应付,明文和建勋还有事情做,至于箩筐和背篓,你和彩芝挑两挑,剩下的下次挑过去。
”薛花花一锤定音。
陆德文哭丧着脸,眉头快拧成川字了,“妈,我和彩芝过去,双方打起来怎么办?”
“你有腿不会跑啊?”薛花花推开他,“别磨磨叽叽的,赶紧去地里干活,明天下午回来记得把落下的知识补上,我们是不等你的。
”薛花花提着水桶踏出门忙自己的去了,留下陆德文脸色惨白的站在那不知怎么办,许久才出去找薛花花,“妈,我和彩芝吃了午饭就回来,你估摸着时间,如果很晚我们都没回来记得来赵家村找我们啊!”
事已至此,陆德文只有退而求其次。
薛花花站在院坝沿,往箩筐道了半桶水后,双手抓着箩筐左右摇晃,陆德文大步走向前,提起水桶,“妈,我帮你。
”
红薯大个大个的,不过都有裂口,是挖红薯时不小心挖烂的,陆建国主张把烂红薯煮来喂猪,猪长得肥,过年才有肉吃,生产队的人没意见,陆建国派人把烂红薯挑出来送到猪场,薛花花眼下就是在洗红薯,红薯多,一个个洗的话费时,直接装箩筐,一人灌水,一人使劲抖使劲摇,红薯上的泥自然而然会被冲刷摩擦干净。
薛花花嗯了声,摇了十几秒,示意陆德文倒水,水哗哗的倒进箩筐,顺着箩筐底部汩汩流出,倒进去的是清水,流出来的全是浑水,倒了五六次,箩筐里的红薯洗得干干净净,露出鲜嫩的红色,陆德文往檐廊瞄了眼,见没人注意又小声说了遍,“妈,明天下午我和彩芝没回来的话记得来找我们啊。
”
“知道了,快去干活吧。
”什么年代了,赵家人哪儿敢对上门的亲戚做出这种事,陆德文怕是有被害妄想症。
得了薛花花应承,陆德文轻松不好,赵家人真对他做点什么,他只需要想尽办法拖延时间等薛花花赶到就成。
去地里跟着陆明文和陆建勋一块割草,不再提明天的事儿,陆建勋忍不住好奇,“大哥,明天我们真的要去?”
“不去,妈说你们得干活,我和你大嫂去就成。
”陆德文语调微扬,没了之前的低声下气,陆建勋听着顺耳不少。
还是这样的大哥让他心里踏实些。
看在赵彩芝的面子上,薛花花给他们装了很多红薯,倒不是薛花花舍不得米麦子玉米,而是红薯管饱,对赵家人来说太需要了,除了红薯,还有小袋子玉米,薛花花让他们把孩子带上,陆德文说什么都不肯,理由是他和赵彩芝又背背篓又挑箩筐的,压根照顾不到娃儿。
没有人壮胆,陆德文走着走着又心虚了,赵彩芝觉得无聊,提议背课文,陆德文心不在焉的,哪儿有心思背课文,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赵彩芝吃完饭就回来,别逗留,弄得赵彩芝以为陆德文下午还要干活,不断地点头说好。
快到赵家村时,远远的看到乡间小路的岔口站着四个人,两男两女,女的手里提着个篮子,嘀嘀咕咕在说着什么,吓得陆德文心口紧了紧,心跳砰砰砰加快,“彩芝,你看前边的人不是大哥他们吧?”
不怪他风声鹤唳,自从知道要来给赵东良过生他就绷着情绪呢,这会儿看谁都觉得像赵家人。
赵彩芝抬头望了眼,随即笑容从脸颊蔓延开来,“是七妹和八妹,估计等着我们一块进村呢。
”
三姐妹结婚后少有团聚的时候,这会儿看见她们,赵彩芝觉得亲切不已,喊了声七妹八妹,快速的跑了起来,相对而言陆德文对赵彩萍熟点,和赵彩莲没怎么说过话,至于赵彩莲男人,除了在赵家饭桌上说上几句话,几乎没怎么交流。
听到赵彩芝声音,赵彩萍和赵彩莲闻声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