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势力扩张与各方来投(2/3)
勃勃的景象,农作物产量大幅增长。
不仅满足了根据地内军民的粮食需求,还有大量的余粮可以用于贸易,为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在文化教育领域,一位名叫林诗瑶的女教师也来到了根据地。
她毕业于知名学府,有着扎实的文化功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林诗瑶主动承担起创办学校的重任,她四处奔走,动员根据地内的孩子们入学读书。
在她的努力下,一所所简陋但充满希望的学校在根据地内相继建立起来。
林诗瑶亲自编写教材,将抗日救国的思想、文化知识以及实用的生活技能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她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着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
依然能够汲取知识的养分,茁壮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
随着人才的汇聚和部队实力的增强,张浩开始谋划进一步扩大根据地的地盘。
他将目光投向了距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临安县。
临安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周边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日军在占领临安后,在这里设立了重要的军事据点,驻扎了大量兵力,对周边地区进行残酷的统治和掠夺。
攻打临安县绝非易事,但张浩凭借着对系统的信任和部队日益增强的实力,决定发起这场挑战。
他先派遣了大量的情报人员潜入县城,对日军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以及日常巡逻规律进行了详细的侦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情报收集,张浩对县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心中也渐渐形成了一套周密的作战计划。
战斗打响的那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激战而默哀。
张浩的部队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悄然接近临安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按照预定计划,一部分精锐部队悄悄绕过日军的正面防线,从县城的后方发起突袭。
他们身手敏捷地翻越城墙,解决掉城墙上的哨兵后,迅速打开城门,接应大部队入城。
与此同时,正面部队在重火力的掩护下,向日军的据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迫击炮的轰鸣声、机枪的怒吼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仓促组织抵抗。
但张浩的部队士气高昂,战术运用得当,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
在激烈的战斗中,张浩身先士卒,亲自带领一支突击队,直捣日军的指挥中心。
他手持从系统兑换的先进手枪,在敌群中左冲右突,精准地击毙一个个敌人。
在他的带领下,突击队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撕开了日军的防线,成功占领了日军的指挥中心。
失去指挥的日军顿时陷入了混乱,战斗力大幅下降。
张浩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对日军展开了全面围剿。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日军的抵抗被彻底粉碎,张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