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3)
几个小时以来,宋婶红肿的眼睛第一次迸发出希望的色彩。
可查槐觉得声音发涩,每一个字都划得他嗓子生疼。
“您……有保存什么证据吗?”
宋婶愣住了:“什么?”
“就是视频,录音,或者聊天记录,”查槐说,“他们向你承诺‘保健品与药物作用一样’的东西,有吗?”
“他们都是讲课时说的啊!我连手机都不太会用,怎么会搞那些录音摄影的东西----”
宋婶意识到什么,本来因为激动而发红的脸色瞬间黯淡下去:“没人会相信我,对吗?”
望着她灰暗下去的脸色,查槐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我说的是真的,”宋婶喃喃地重复道,“我说的是真的,都是他们亲口说给我的,我没撒谎啊!”
她的眼泪几乎流干了,只有细小的涓流顺着眼角的皱纹偶尔淌下一点,把整张脸都染上湿意。
走廊的风一吹,湿润的皮肤就迅速冷下去,冰冷灰败,就像是被推走前的秦伯一样,缺少生气。
“我想不到啊,他怎么会骗我呢,”宋婶无助地哭道,“我们没有哪对不起他……他每次来,我都给他做最好的菜留饭;你秦伯嘴上不说,可他来的时候也尽心招待,他怎么会骗我们,他为什么要骗我们?”
没人能给她回答。
--------------------
【不想影响阅读观感的话,就不必看这个作话了】
我知道多余的话很影响阅读体验,但想了很久,还是觉得这次应该说几句。
因为这段故事取材自我的亲身经历,如果可以,希望能给大家做一个警告。
我外婆从三四年前起,开始听讲座买保健品。
时不时就说“要开会”然后冲出家门找不见人,过几个小时拿一堆东西回来。
每次问起来都是“免费发东西”的理由去,然后花很多钱买回来杂七杂八的保健品吃(当然也会拿回来一些“免费”的很难吃的肉或者菜)。
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味道不对的剩菜都舍不得扔,却在这上面一而再再而三花了很多钱。
也不是因为儿女不在太孤单,我妈每周至少去住两天,来往送东西更是常态,但劝了很多次,依然一点用没有。
有时候推销人的电话会直接打到家里座机上,文里说的过节问候、上门拜访都是我见到过的。
某次我正好在外婆家,推销保健品的拎着东西进来,我出去看,他和我对视一眼以后拒绝了我外婆“进来坐坐”的邀请,立刻转身走掉了。
挺可惜的,我本来还想和他当面battle呢。
虽然看着心堵,但实在劝不住,我们也放弃了。
积蓄是老人自己的,管得宽还怕他们多想影像家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