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玄阙老宋崇明是好人吗> 第19章

第19章(3/3)

是师父的同宗晚辈,若他能胜得一名真传弟子,师父可否将他收入问道峰?” 秦休神色不动,淡淡说道:“罗浮宗不是秦家的产业,不是姓秦的人进门就能当真传弟子的。

    你是我的首徒,地位不同,我今日便多提醒你一句若你敢在大比时故意输给旁人,我便将你逐出问道峰。

    ” 余音尚未散尽,秦弼就已被移出了陵阳殿,跪在门门外青石之上。

     陵阳殿大门徐徐闭上,掩尽殿内景色。

    秦弼也不敢起身,只抬手拭去了额上渗出的冷汗,便规规矩矩地跪在门外思过。

    他其实不觉着自己有什么错,只是越发佩服秦休大公无私的情操他自己怎么也做不到这样。

     “你这徒弟眼界太窄,心也太急。

    ”陵阳殿内忽然回荡起一道温和儒雅的声音,一个紫衣绶带、丰神俊秀的中年道人悄然自殿后绕了出来,站在了大殿当中。

     秦休连忙从座上起身,到那人面前躬身施礼:“弟子参见师尊。

    ” 来人正是问道峰前任首座,也是秦休的师父,朱陵真君。

    他抬手送出一股掌风,止住秦休下拜之势,自己则缓步登上玉阶,坐到了方才秦休所坐的位置:“本座常说师徒传承优于家族传承,就是因为修真世家出身的人过于看重小利,不见大势,只想为自己族人求些好处。

    ” 秦休也随着在下首坐了,肃容听朱陵真君问他:“那个秦朗修为、心性如何?比起秦弼怎样?” “我也只在收徒法会上见他过一面。

    记得当时他心性悟性都是上佳,只是经脉受了伤,灵气不足,现在应当已经好了。

    这么看来,比秦弼应当不差。

    ”秦休眉头微皱,又加了一句:“若是师尊想用此子,不如我召他来问一问话?” 朱陵真君轻轻摇头:“他是秦家出身,就算身在步虚峰,等如也是我们问道峰的人。

    你见他倒容易让人侧目,还是叫你那弟子继续和他来往,且往后看吧。

    ”他说着说着,忽然笑了一笑:“景虚那天硬要了你这个晚辈去,不知是不是也想把手伸到我们问道峰来。

    不过他这如意算盘未必打得响,秦朗出身在这儿摆着,他在步虚峰呆得越稳,将来对咱们也越有用,你要把得住。

    ” 秦休应道:“弟子明白。

    ” 朱陵真君满意地点了点头,一步步踏下玉阶,身形渐渐虚化。

    他的身影消失之际,声音却还萦绕在殿中:“一个才入门的弟子,要用上也不知到哪一天了,眼下最要紧的还是顾好明性峰那边,万不可有疏失。

    ” 秦休肃立殿中,待朱陵真君的身形完全消失,才低声叹道:“云铮到底不如他贴心……”说罢又立刻反应过来不该想起那个魔头,登时沉下脸来,将大袖一拂,传声令秦弼回洞府修行,自己步入后殿静静思考将来之事。

     他与云铮已然合籍,气运紧连在一起,倒比什么情份都更可靠得多。

    有这一层关系,关键时刻洞渊真人也一定会支持问道峰。

     只是掌门景虚真人背后还有罗浮唯一一位合道道君撑腰。

    师尊多年谋划,到今日算是初见成果,但只要那位道君心意不改,这成果就难再进一步。

    就是其余三峰都一体支持师尊,他也难以登上掌门之位。

     修行者力在己身,权术手段皆是虚妄,唯有自身道行才是真,若师尊已跨过忘虚合道这一步,又何必借重他人之力?这样汲汲营营却是执着错了方向。

     除非景虚真人中途殒落…… 他缓缓闭上双眼,神情清冷肃穆,宛若上界真仙。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逆水行 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重生之都市仙王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族谱太厚怎么办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聚宝乾坤碗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天绝剑破宿命劫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伪装者:被明镜震惊的我爆装备了 无妄仙君 史上最强县令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三藏还俗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修仙大盗 剑魄沉星录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衣冠谋冢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医圣杨洪一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大明辽国公 乱世猛卒 灵气复苏:全民海克斯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逆仙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