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兵部正堂(1/3)
午后的太阳特别毒辣,虽然已经是初秋,京师还是显得闷热无比,只是早晚稍微凉快一些。
朱由检吃过午饭,准备休息片刻,待避过这正午的炙热后再出门。
“殿下,兵部来人,尚书李大人请殿下去兵部一会。
”
徐应元的声音让朱由检一惊,自己和李春烨没什么交情呀!虽然上次被封为武略将军、奋武营指挥同知是他向皇兄的推荐,但自己担心被言官弹劾,并没有拜访他。
他找自己能有什么事?
如果是因为山东的灭倭,皇帝要给自己什么奖励,那也应该是太监来宣旨,有他李春烨什么事?
想想不对,李春烨找自己,好像不是公事,只是让自己去“一会”,很可能谈的是私事,难道对奋武营的奖励,先来征求自己的意见?好像这事兵部也没必要和自己商量呀!
“应元,来人是怎么说的?”
“殿下,来人只说李大人请殿下去兵部一会,但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徐应元躬身回答,来人没有明说,他也是没辙。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免得白白伤害脑细胞。
9n,
兵部的正堂内,只有三个人,除了李春烨,另外两人朱由检都不认识。
“李大人,哈哈,这两位是……”
“见过信王殿下。
”三人一起向朱由检行礼。
“这位是兵部右侍郎赵彦,这位是兵部左侍郎阎鸣泰。
”李春烨向朱由检做了介绍。
“哈哈,都是兵部重臣。
不知李大人找本王何事?”人虽然不多,却都是重量级的,朱由检觉得气氛有点重。
“这么热的天,让信王殿下跑路,实在是不该。
”李春烨再次拱手表示歉意,他没有直接回答朱由检的问题,而是绕了个弯子:“不过奋武营发回的军报太简洁,老臣实在希望了解详细的战况。
”
“尚书大人是指?”朱由检还不知道李春烨对自己的战绩有了疑问。
“殿下,恕老臣直言,当年戚少保平倭,用兵如神,但准备充分,麾下士兵几乎都是专门对付倭寇的好手。
即使如此,战场之上,士兵亦是伤亡不断。
今奋武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能以极小的伤亡而歼灭倭寇,希望殿下能给老臣解惑,老臣也会将奋武营的战例向全军推广。
”李春烨已经相信秦永年和朱由检并没有虚夸战功,他真心希望了解奋武营获胜的原因,不管这个成功是来自秦永年还是朱由检。
“尚书大人是否怀疑奋武营的战报?”李春烨在皇帝还没有决定给奋武营什么奖励的时候就来责问自己,朱由检觉得李春烨可能怀疑战报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他朱由检和秦永年在冒功。
但人家没有直接说出来,朱由检也不便发作,他用直接发问来逼迫李春烨表态。
“殿下误会了。
”李春烨站起身,再次向朱由检行礼,“如果老臣怀疑军报的真实性,一定会派人暗中查访,而不是直接询问殿下。
况且,山东离京师不远,锦衣卫也会根据自己的方式核对军报。
老臣只是在想,山东十几万军队不能剿灭倭寇,而奋武营只有六千士兵,却能完胜倭寇,这中间的差别到底在那里?”李春烨不待朱由检回答,重新坐到位子上,“殿下,辽东军士正陷入苦战,犹且处于不利局面,如果殿下能将奋武营的战术推广到辽东,那辽东的局面必定定能大大改观。
老臣主管兵部,对辽东的战事忧心如焚,故此不避嫌疑,私会殿下。
望殿下不要怀疑老臣一片为国之心。
”
“奥。
”朱由检轻答了一声,李春烨的话,无论从原因还是结果,都说得合情合理。
朱由检想到他对自己有推荐之恩,心中的怨气早已消散。
“李大人,奋武营以六千士卒,对付倭寇的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