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丁邦文写的小说> 第三章

第三章(1/3)

15 郑小光又要从省城来阳城请客。

    电话直接打给黄一平,语气依然亲热且不乏客气,却又隐隐含有某种没有商量或者是吩咐的成分。

    刚开始,黄一平并不太习惯一个不是领导的人这样对自己说话,可是几年交往下来,慢慢也就适应了。

     “好的,你放心,一切由我来安排。

    ”黄一平虽然不像对待冯市长那样恭敬,却也算是相当客气。

     冯市长的朋友、客人里,郑小光是比较特殊的一位,这已不是什么秘密。

     放下电话,黄一平赶紧联系阳城大酒店,果然晚上的包厢非常紧张,已经没有空的了。

     “是冯市长的客人,从省里过来的。

    ”黄一平无奈,只好搬出身后的大菩萨,这才调剂出一间。

     可是那边大堂经理也不是很买账,放下电话前还不忘嘟囔一句:“每次都这样!以后订餐得提前一些。

    ” 黄一平也生气,心想,都是那个大来大去的郑小光弄的这种破事! 在如今宴席泛滥的年代,按照一般请客的规矩,哪怕就是邀请机关里的一般办事员吃饭,也应当履行提前预约程序,确定客人有时间了,才把饭店定下来,然后再一一通知到客人,某日几时几分在某某饭店某某厅恭候大驾。

    可是郑小光倒好,他来阳城请客,从来就不遵守这种规矩,十之八九是忽然想起要在阳城请一次客,而且请的还都是副局长一类的实权人物。

    请客之前也不先打招呼,等到汽车上了省城至阳城的高速路,才给黄一平打电话,通知说要约几个人聚聚,还特别交代一句:某某非来不可,告诉某某不要迟到。

    黄一平放了电话一看时间,往往离吃饭时间也就三两个小时了。

    于是,赶紧丢开手头的所有事项,约请客人,联系饭店,紧赶慢赶才不误事。

    郑小光的客人,主要是建、交、规、土、房等几个局的头头,都与他的公司业务有关。

    请客的标准因客人身份和请客动机,分成两种档次:一般的标准,通常放在华侨宾馆,每客二百元左右,喝茅台五粮液一类的国酒;好一些的哩,就放在阳城大酒店鲍翅厅,五百元甚至一两千元一客,喝的是欧洲或美国洋酒。

    如此急就章式的请客风格,会不会出现客人没空或找借口不来的现象呢?放心吧,基本上不太可能,至少黄一平帮郑小光请了那么多次客,还很少出现过。

    原因很简单:郑小光要请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那些人又都是冯市长分管部门的负责人,这些人都知道郑小光和冯市长的关系,岂肯不来?再加上,每次都由黄一平出面邀请,而在那些被请的官员眼里,秘书往往就是市长的传声筒,冯市长请你吃饭,敢不快来!在阳城,不要说你还在冯市长直接分管、领导之下,就算不是,也没人会傻到拒绝这样一位权势人物的宴请。

    要知道,这个城市里,每天不知有多少人在绞尽脑汁创造机会,希望有机会与冯市长碰上一杯哩。

     郑小光这次要请的人,无非还是城建局副局长马大富、交通局副局长何忠来几个,另外还有城建上的一个什么监理,还有交通上的一个财务总监,郑小光也说不清他们的名字,只说让马、何二位局长顺便带来即可。

    听那口气,就如同那监理、总监只是局长裤腰上的一把钥匙,不过顺手牵羊的事情。

     依照郑小光的意思,地点放在阳城大酒店鲍翅厅,每人两千元标准,点名要喝一种新上市的XO,说是马、何二位局长喜欢那种口味。

     饭店定下来了,再把电话打到马大富、何忠来的手机上,全都欣然答应。

    马大富原本还有其他应酬,一听郑小光要来,马上就答应推掉。

    何忠来在满口答应的同时,照例问冯市长是否参加,听说市长不参加,却又连声说了几声“好”,不知他到底是希望市长参加,还是盼着市长不来。

     一切安排妥当了,黄一平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对面冯市长办公室,简要报告了晚上郑小光安排的活动。

     正在看文件的冯市长,埋着头听黄一平如此这般一番叙说,未置可否,只是面无表情地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少顷,见黄一平还立在面前,似乎这才缓过神,苦笑着摇摇头说:“这个小光呀,好吧,你们忙你们的吧。

    ”说完,又继续看他的文件。

     回到办公室,黄一平还是有些纳闷:冯市长对郑小光频频来阳城,好像是知情的,又好像有些茫然;似乎是欢迎的,但又似乎有些无奈。

    刚才冯市长最后那句话很奇怪,你们忙你们的吧,就好像郑小光来请客,不是依托你冯市长的面子和名义,而是和我黄一平有什么私交,是两个小朋友之间的某种游戏之类。

     纳闷归纳闷,黄一平还是早早离开办公室,提前来到酒店,确定了菜单和烟酒,甚至提前在单子上把自己的名字签了,然后坐到包厢里,要了杯茶,趁吃饭之前的一个多小时,正好借机歇息一下。

     不一会儿,却有叮叮咚咚的敲门声,随之进来的是长相漂亮的酒店前台经理。

    彼此都是熟人,经理也不多加寒暄,坐下便问:“黄大秘书,酒店新进了一批上好龙井,是人家产地老板专供中南海的特级品,要不要给你弄点?” 黄一平笑笑说:“不要了,你那专供的特级品肯定价格不便宜,我一个小公务员哪里喝得起哟。

    ” 经理也笑,说:“这有什么喝不起的呀,一斤茶才两千五百元,还抵不上半桌饭哩。

    前几天,丁市长秘书小吉在这里招待客人,不也带了二斤走了。

    ” 黄一平并不接小吉那个话头,而是指着杯子里的茶,自我调侃说:“就这种十块钱一杯的茶,我也只敢偶尔尝个鲜哩。

    ” 经理看话不投机,便不再多说什么,讪讪地退了出去。

     其实,黄一平知道这位前台女经理刚才的来意。

    这家由政府招待所改建的阳城大酒店,名义上仍是政府主管,其实早就搞了承包经营,而且很多项目诸如餐饮、客房、桑拿、歌厅等等部门,都分包给了各个部门的经理,刚才来的前台经理承包了商务中心,烟、酒、茶、礼品都归她承包。

    能在阳城大酒店担任部门经理以上的人,大多是市委洪书记、丁市长之类市里要员的关系人,有的甚至背倚着更上一级某位权势领导,承包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而是让这些关系人能够名正言顺地多捞点好处。

    据说,这个前台经理还在做客房服务员的时候,就先后同洪、丁二位领导上过床,是横跨委、府两边的红人。

    她那个所谓的高档茶叶,标价二千五百元一斤,实际最多一半价钱都不到,而这些茶叶之所以能推销出去,况且销路还很好,就是因为有政府机关在这里公款签单,说白了,茶叶落了签单人腰包,费用则打到饭费里公款报销。

     刚才前台经理盯着黄一平跟进来,自然也是看中了他手里的签单权。

    别看黄一平这样的秘书,平常跟在市长后边屁颠屁颠的,好像没有什么实权,其实却是各大饭店、宾馆、娱乐场所竞相追逐、逢迎的对象。

    按照规定,冯开岭这种级别的领导,无论接待什么样的客人,吃、喝、行、玩直到礼品都可以由财政公款支出,而且不拘档次、不限数额、不挑地点,消费完了只要签个字,到时候店家把单子直接拿到机关事务局领钱就是。

    照理,领导招待的客人,也只有领导才有签字报销的权力。

    可事实上,但凡有签字权的领导,一般都不会在消费单上亲自签字。

    一方面,这边陪着客人酒足饭饱谈笑风生,那边服务生把消费账单递上来签字,应是大煞风景的事情;另一方面,现在审计之风盛行,什么离任审计、晋升审计、年度例行审计等等,哪个领导愿意因为吃饭、娱乐、礼品这样的事惹上审计这个麻烦?因此,签字大权往往就毫无疑问地转让给了秘书。

     黄一平就经常有这种机会。

    比如今天帮郑小光请客,名目是省里来客,主人是冯市长,最终消费单子上却签着黄一平的大名。

    这种签单权,在很多秘书来说又成了一种特权,时常有人用来为自己谋些私利。

    黄一平知道,那个丁市长的秘书小吉,就很会利用这种签单权,经常从一些饭店、宾馆往家拿烟拿酒拿礼品,据说有时连厨房里的螃蟹王八也往家拎。

    这样的现象,在秘书圈子里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或者也勉强可算是一种潜规则,可黄一平就从来不做这种偷鸡摸狗的勾当。

    他觉得,同是市长秘书,自己和小吉那号人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想因为贪图一点蝇头小利,失去了作为领导秘书的尊严,辜负了冯市长对自己的信任。

     这,也许又是对冯市长那个“不俗”评价的一种注解吧。

     16 一杯茶才喝到一半,郑小光又来电话,说是还要再追加一个城建局的总工,而且他已经直接同城建局副局长马大富说好,由他负责把人带来。

     郑小光的口气依然客气,但这种先斩后奏式的通知,还是让黄一平感觉很不舒服。

    而且,郑小光似乎暗中一直与马大富、何忠来们保持着热线联系,打电话给他这个秘书,只不过是让他出面买单而已。

     花的是公家的钱,用的是冯市长的名义,需要黄一平做的仅仅只是打几通电话、签个名,原本也不值得有太多的想法。

    问题是,冯市长本人平时在这方面向来比较低调,除非公务活动,私人方面的来客接待一般不会放在阳城大酒店这样显眼的地方,即使放也控制在一个比较适当的规格。

    可是这个郑小光,嘴一张就要花费阳城财政几万块钱,口气显得那样轻松。

    偏偏冯市长对郑小光又这样宽容,甚至到了放任放纵的程度。

     这样一想,黄一平心里就有些不平衡。

     那么,这个郑小光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他和冯市长又是什么关系呢?跟随冯市长快五年了,这是黄一平一直无法猜透的一个谜。

    然而,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素养的“不俗”秘书,他又时刻牢记着那句秘书行业人所共知的格言:不要好奇心太重,不该知道的不要打听! 自从跟随冯市长做秘书,黄一平就认识郑小光了。

    那时,冯市长还是分管农业的副市长。

     记得第一次见面,冯开岭特地把郑小光领到黄一平面前,介绍说:“这是我在省城最好的朋友,关系比亲兄弟还要亲,以后他来阳城,万一我没空或不在,你全权负责接待安排,就当是我在的时候一样。

    ” 黄一平感觉冯开岭不是在开玩笑,也没有那种场面上的虚情假意,就很认真地回答说:“你放心,我会比你在的时候还要热情接待。

    ” 那时候,郑小光经常会专程从省城赶来看望冯开岭,两个人见了面不是握手,而是拥抱。

    郑小光称呼冯开岭冯哥,不是用的那种江湖口气,也毫无巴结、谄媚的味道,完全是那种亲密无间随意自然的感觉。

    冯开岭对郑小光也是一口一个小光地叫着,透着大哥哥般的亲热。

    这期间,冯市长又多次嘱咐过黄一平,对这个郑小光一定要好好接待,不可怠慢。

    事实上,此后几年来郑小光频繁光顾阳城,黄一平对他都做到了无微不至。

     早先,郑小光好像是在一个什么贸易公司做副总,到阳城来似乎也只是随便转转,最多和冯市长一起吃吃饭打打牌。

    其间,郑小光偶尔也会提到自己的工作,抱怨说公司业务不好做,在别人手下打工不容易,言外之意大家当然都听得出来。

    可那时冯市长分管的是农业口,排名又落后,就不怎么接他话茬儿,最多安慰说:“不要急,慢慢来嘛。

    ”等到冯开岭升了常务,大概也就半年之后吧,郑小光在阳城出现时,突然就变成了一个叫做“光蓉建工”公司的总裁,说话行事也显出了一副老板的派头。

    此后,郑总裁光临阳城,不再是探亲访友性质,而是开始在阳城接工程、做项目,更多是业务上的往来了。

     平时,冯市长和黄一平谈心的机会很多,话题非常广泛,官场上一些敏感、机密的东西也时有涉及,偶尔还包括他和朱洁的家庭事务。

    可是,有关这个郑小光的情况,却从来也没深谈过。

    私下里,冯开岭曾经含糊其辞地说过,郑小光是省里一个老领导的亲戚,得罪不起。

    言下之意,对郑小光热情一些,无非碍于某种情面,属于工作需要性质。

    至于郑小光背后是哪位领导,什么亲戚关系,则语焉不详。

    但从几年间两人交往的情况看,似乎确实背景不简单。

    冯开岭对郑小光的态度,一直令黄一平感觉捉摸不定。

    刚开始那两年,郑小光还没自己开公司,冯开岭对他的态度表现热情,那种热情不是虚假应付,而是真实坦诚,直接体现在言行举止上。

    那时,不论多忙,只要郑小光来了,冯市长总会尽量抽空陪吃陪玩陪说话。

    两人之间的对话交谈,也往往都是家常式的,非常亲切与随便。

    冯开岭会经常聊起郑小光家里一些人的情况,对郑家的事情表现得很热心,也知道得很详细,包括他们的年龄、生日、喜好等等,甚至连家里养的猫猫狗狗也都能叫上名字。

    如果这时黄一平恰好也在旁边,冯开岭就停下来专门解释一下:“前些年我孤身一人在省城工作时,没少到小光家蹭饭。

    ”郑小光也附和说:“冯哥在我们家,比我这个儿子还受欢迎哩。

    ”当然,他们之间也时常会有些比较隐晦的对话,比如,冯市长突然没头没尾地问:“这两天又怎么了?”郑小光会很自然地接腔道:“可能单位的事情烦,心情不太好吧。

    ”或者郑小光主动说:“那个事情处理好了,让我当面谢谢你哩。

    ”冯开岭马上会说:“哦,好的。

    ”诸如此类的对话,如果不是相互在心理上达到了高度的默契,那一定是有意要避开什么。

    每当遇到这样的场合,黄一平通常会知趣地主动退出,让他们能够把想说的话痛痛快快、无遮无拦地说出来。

     等到郑小光自己办了“光蓉建工”,又陆续在阳城做了工程,冯开岭突然就对他疏远了。

    这种疏远,很明显,却也有点刻意。

    由于业务上的关系,郑小光来阳城的机会更多、频率更高了,可冯开岭却基本上不再陪他吃饭、娱乐,甚至连见面、说话也很少了。

    冯开岭曾经当着黄一平的面,很严肃地交代郑小光:“在阳城做任何事情,都不得打我的旗号,用我的名义!”可屁股一转,又悄悄嘱咐黄一平:“小光以后有事直接找你,该办的还是要办。

    ”那么,什么事情该办,什么事情不该办呢?黄一平听了有些懵,却又不便多问,只好慢慢在实践中体会。

    一段时间体会下来,他感觉冯市长对郑小光的态度,本质上并没什么改变,只是外冷内热而已。

    期间,郑小光让办的一些事,包括请客吃饭、介绍认识有关单位负责人等,黄一平做过之后都及时向冯市长汇报过,甚至对于郑小光在外边公然打着他旗号的事,也含蓄地说过一两次,可冯市长每次都只是点点头,说:“哦,知道了。

    ”或者摇头叹息一声:“唉,这个小光。

    ”却从来没有交代黄一平,要制止郑小光的行为,或者对郑小光的接待、帮助要降低规格。

     大概是一年前,有一件事让黄一平更加感觉奇怪。

    那天夜里,郑小光突然又来阳城,黄一平安排他在阳城大酒店住下,早晨上班的路上顺便报告了冯市长。

    没想到,冯市长当即脸一沉,以少有的火气吼道:“原来他在阳城!走,上酒店!”到了酒店,冯开岭差不多一脚踢开房门,把郑小光堵在被窝里,一顿痛骂。

    当时,虽然好些话都说得掐头去尾,但黄一平还是听明白了,原来郑小光正在闹离婚,一直瞒着家里年迈体弱的父母,半夜来阳城是因为和老婆吵了架,赌气出走。

    听冯市长口气,一定是连夜就知道了郑小光从家里出走的情况,那么这个通报情况的人,是郑小光的什么人呢? 17 不像有的官员喜欢滥交朋友,甚至结交了一些三教九流之徒,冯开岭交友相当小心谨慎,因此朋友圈显得比较窄。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抵可以分成几类: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在人生某个时段或点面上有过交叉的同学、同事、同行者,有利益关系的生意伙伴、竞争对手、同盟者,只有纯粹感情、毫无利益关系的朋友。

    亲人由上天安排,甚至前世注定,你无权选择;同学同事之间,彼此都是擦肩而过的过客,去留随意;利益关系人相当于做买卖,要么尔虞我诈,要么互惠双赢,交易结束即可拜拜……朋友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也不是随便可以定义的。

    很多人喜欢把朋友一词挂在嘴上,遇到一个人说上两句话,感觉投机投缘了,马上便搂肩搭背,相互称之为朋友。

    其实呢,过去不到几分钟,又因为某件事说不到一起,或者缘于某种利益上的不一致,马上就翻脸了,相互恶言相加再不相往来。

    因此,真正的朋友,不受利益的支配、尘俗的袭扰,经得住风狂雨骤,抗得了惊涛骇浪;真正的友情,如水又如酒,似雨里一把伞、雪中一盆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都市超级少年 熬鹰航空业 极品天王 修真聊天群 穿书回来我成了自己的替身 太子奶爸在花都 那些惨不忍睹的日子 危险拍档 我的极品女友们 星光璀璨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2 校花的终极护卫(校花的全能保安) 超级玩家 大戏骨 后备干部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咒术最强说他要做大魔王 官票 国家干部 官运 生肖守护神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魔法禁书目录第1卷 推理笔记2·狐妖杀人事件 最牛古董商 重生之等你长大 被诅咒成猫后我成了万人迷 流氓高手2 那些惨不忍睹的日子 我是猫大王 国家干部 进步 荒野直播 精灵之黑暗崛起 前世老婆找上门 幻符 魔法师的幸福时光5:绿色森林 魔法师的幸福时光3:空痕 六零年代炮灰小姨子[穿书] 重生西游之万界妖尊 仙楚 战天魔神 三生道诀(最强弃少) 死人经 玄兵破魔 勇士传 玉玲珑玲珑玉 剑神 华音流韶:彼岸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