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丁邦文喀大> 第五章

第五章(1/3)

29 进入九月中旬,市府换届选举终于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在正式向省委提名候选考察对象前,省委组织部决定在各个省辖市先搞一次民主推荐,广泛征求一下意见。

     又是省委组织部年处长,把信息第一时间通知了冯开岭。

     据说,年处长提拔副部长已经部务会讨论,正待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就算走完程序。

     这次接听年处长的电话,冯市长没有避开黄一平。

    那边的声音虽然低沉,可坐在冯市长对面的黄一平却听得真真切切。

    电话响时,这边两人正在商量事情。

    知道是年处长电话,黄一平起身想回避,却被冯市长用手势拦住。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换届方面的事宜,冯开岭不仅不再避开黄一平,而且还有意让他多参与掌握些情况。

     “马上进入冲刺阶段,你要主动介入,尽量多地熟悉情况,可能需要你多挑些担子。

    ”冯市长不止一次对黄一平如是说。

    而每说一次,黄一平便会感觉自己肩头一沉,那种无形担起的分量,似乎比真的挑起千斤重担还要沉重。

     多亏有个年处长,总是在最关键时刻及时打来电话。

    他提供的那些最新的绝密信息,使冯开岭能够比别人更多更早知道内情,也更充分地做好应对准备。

    这和战争年代的打仗完全是一个道理,谁抢先拥有了第一手情报,谁就可以知彼于先,赢得主动,占有胜机。

     年处长电话里透露,由他带领的省委组织部一个五人小组,十天之后将悄悄进驻阳城,采取组织推荐与个人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为期一周的民主推荐工作。

    组织推荐当然以市委、市府主要领导的意见为主,个人的范围则比较广,既有市里几套班子的成员,也有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可能还要征求一些老同志的意见,采取的方式包括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集中测评等等。

     这次地市政府换届,果然如两个多月前省委常委会议定的那样,按照省委龚书记的指示,进行了一些重要调整与改变。

    其中,有关市长候选人的条件,年龄由原来的一般不超过五十,放宽到五十三岁;学历由大学本科降低到大专;任职经历方面,也不再要求在同级党委常委、政府副职上任期不低于五年。

    这样一来,阳城市委、市府两套班子里,除了冯开岭这个常务副市长,副书记张大龙、副市长秦众等人均可顺利入围。

     由于是五年一次的班子大换届,又同时涉及人大、政府、政协及检察、法院几套班子,因而表面上动静会显得特别大,波及的范围也特别广。

    可事实上,只有内行的人才能看明白,几套班子里,政府那一块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而最有悬念、最具竞争性的一个岗位,则是市长。

    因此,这次推荐的核心,是阳城市长人选,别的不过是例行公事。

    这个推荐工作,如果不出意外,将产生未来阳城市长的人选,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按照年处长的判断,阳城市长应该会在本地现有班子成员中产生,上边空降或异地交流的可能极小。

    理由是:阳城作为全省江北的第一大市,虽然实力尚不能同江南几个市相匹敌,但无论经济总量、地理位置,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势头与潜力,都是全省一个不容忽视的地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等荣誉也是应有尽有。

    可是,近几年阳城官员的政治命运,却一直与这种发展地位极不相称。

    早在十多年前,冯开岭跟的那一任市委书记,曾被提拔到省里担任常委、秘书长,此后这么多年,竟然再无书记、市长走此好运。

    洪书记、丁市长前边的几任,大多在阳城就地转到人大、政协任职,或者调到省城平级安排一个厅长,最多也不过人大、政协副秘书长之类。

    至于洪书记本人,本来前几年就已经盛传要进省府班子,龚书记到任也有三年多了,至今仍是只听打雷不见下雨,眼看着就要跨过年龄的“三八线”。

    市长丁松今年五十有五,铁定了换届时只能在本市政协任职,更是提拔无望。

    阳城官员的这种“连阴”现象,在当今中国官场其实并不鲜见,也不是什么奇怪现象。

    如今政坛有一种风气盛行——某位官员一旦主政一方,掌握了某一层级的生杀予夺大权,很快便带起一批同学、同乡、故旧,产生“龙卷风效应”。

    江南阳江市便是明证——龚书记前边两任省委书记皆出自阳江,如今省里从四套班子到重要厅局,到处可以听到软糯的阳江方言。

    而像阳城这般,多年无人晋升,日久便产生了迟滞效应,牵连一群人原地踏步,使之越发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可是,凡事又都暗合了对立统一观,具有相反相成的两面性。

    阳城近年官运不旺,时下却又有了一个好处,按照当今官场某种潜规则,新任阳城市长必由当地产生无疑,这既是对阳城方面的某种安慰,也显示了得失、苦甜间的某种平衡。

    说直白一些,即使堂堂一级省委,也绝不会让阳城官员有太过失落的感觉。

    于此而论,大可不必担忧会由外来官员抢了市长这个位置。

     具体到阳城市长的合适人选,年处长认为,常务副市长的胜算当在别的常委、副市长之上。

    年处长摆弄干部调配多年,自然谙熟中国官场的各种规则。

    在中国官场排序中,虽说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都是厅局一级,可实际地位、作用、影响力却形同天壤。

    作为执政党组织的一级市委,自然是统领一切的龙头,其常委班子成员是在第一方阵,而书记、副书记又居于前列,底下才是一众兼职常委。

    在他看来,若是再早几年,市长人选铁定是先在多位市委副书记中选拔。

    可是近年情况又有不同。

    前些年,中央出于提高行政效率与执政能力的考虑,大力削减了副书记的职数与权力,强化了兼职常委的实际职权。

    目前各个市委班子里,硕果仅存的个把专职副书记,其职权大多虚化,地位与作用也明显弱化。

    倒是那些专职常委们,各人把守一个方面,有职有权,威风八面。

    特别是身兼常委的常务副市长,实际职权已经成为仅次于书记、市长之后的三号人物。

    至于市委之外的其余几套班子里,更是无以能与常务副市长匹敌。

     “但是——”年处长语气明显加重。

    “这次的民主推荐,因为有了上述条件的放宽,龚书记又希望借机把干部任用这潭水搅活,所以就带有撒开大网捞鱼的性质,局面肯定不会很单一,阳城的情况我不敢说,北边有些市估计会乱得不成样子。

    你老兄也要早作准备,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再说,即使推荐上了,进入了候选名单,底下还有考察一关,工作务必做在前头,而且一定要做细做透。

    ”年处长的话已经讲得相当到位了。

    作为组织部官员,该说和不该说的他都说了,这在朋友情面上,也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放下电话,冯市长神情严肃。

    沉默间,他右腮上那块咬嚼肌又在快速滚动,好似含着一块滚烫的钢球,眉间的川字更是刀削般陡峭,顿时令人感觉波涛汹涌。

     “对我们来说,形势有些严峻!”冯市长说。

     黄一平心里一紧。

    刚才乍听到我们两个字,黄一平还感觉心头一热。

    说实话,这么多年来,只要是和冯市长单独交谈,他最爱听也最希望听到的词就是“我们”这两个字。

    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冯市长从来就没拿你黄一平当外人,意味着前途也好、未来也罢并不只属他一个人,而是属于我们——我和你。

    可是,严峻两个字,又让黄一平感觉到紧张。

    毕竟,像冯市长这样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人,很少会说出这样两个字来。

    而且,从他的表情与肢体语言上,也看得出此话并非危言耸听或故弄玄虚。

     “对我们来说,机遇与挑战同在!”冯市长又说。

     黄一平点点头,像一个准备上阵的战士那样,把身体坐直,表情也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状态,问:“底下需要做些什么?” “先要认真斟酌一下,做出一个万无一失的预案。

    ”冯市长也把身子往上提了提。

     30 桌子上摊放着一整张大白纸,红蓝水笔、直尺、橡皮等等一应俱全。

    不知道内情者突然进来,一定会误以为闯进了某个作战指挥部。

     对照市委编印的领导干部名册,冯市长口述,黄一平做标记,不一会儿就将偌大的纸面描绘得密密麻麻。

     从下午五点多接了年处长电话,到现在将近深夜十一点,时间已经过去五六个小时,冯市长与黄一平两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将全市可能参加民主推荐与测评的人员,上自洪书记、丁市长,下至各个部、委、办、局、院、行、社及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一一列出,然后又根据冯开岭与这些人的熟悉、亲疏程度进行了分类排队。

    这种纯然的纸上谈兵,就像大战之前将军运筹于帷幄、预演于沙盘,敌我态势一目了然,双方优劣尽现眼底。

    高度的兴奋,高度的紧张,使他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这期间他们甚至只吃了点饼干,却丝毫也不觉得饥饿。

     按照冯开岭与黄一平的纸上排阵,阳城官场大势,可谓尽现于眼前。

    全市可能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除了少量地市级离退休老干部外,在职的正处以上领导大约一百六十多人,其中洪书记、丁市长两位主要领导,不仅有资格以组织的名义讲话,而且个人推荐的分量也最重。

    其余包括四套班子成员在内的领导干部,应该都在个别谈话和无记名测评的范围。

     面对纸上那一百六十多个熟悉的名字,冯开岭陷入了沉思,黄一平更是有些迷茫——这些人,谁是不容置疑的朋友、同盟者,谁是铁定的对立面,谁又将是可能两面倒的墙头草呢? 阳城政坛,平常感觉风平浪静、一团和气,可一旦到了这种非此即彼、甚至是你死我活的非常时刻,仔细加以定量与定性分析,忽然就变得模糊起来。

    虽说平时大家心里都有些数,可真到需要落笔论定时还是有些犹疑。

    无论枉放与错杀,可都是硬碰硬的票数呀。

     对于未来阳城市长的人选,洪书记与丁市长的态度,自然首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起来,冯开岭与洪、丁二位的关系,应该都还不错。

    十几年前,冯开岭跟着老书记做秘书时,洪是副市长,丁是经贸委主任,相互之间只是点头之交,并无太多的交往与交情。

    不过,每逢洪、丁有事向老书记汇报,或者老书记有事需要交代给他们二人,冯开岭的二传手角色总是做得既到位又得体,对他们的尊重也表现得恰到好处。

    几年一过,等到冯开岭从省里回到阳城做副市长,洪已经是市委书记,丁则做了副书记、市长,后二者虽然暗中已经有些龃龉,但对这个新上任的小弟弟都还比较关照。

    再过两三年,等到冯开岭做到常委、常务副市长,相互关系就有些微妙了。

    一方面,由于权力之争加上性格不合等诸多原因,洪、丁二人之间的矛盾,渐渐由地下转为公开,两人甚至一度势同水火,闹到不在同一宴席吃饭的地步,或者是今天你在报纸、电视上放了个头条,明天我也非得找点由头挂个帅露个面,明显有了打擂台的味道。

    另一方面,冯开岭身为常委、常务副市长,属于在委、府两边都位置靠前的大员,自然成为洪、丁二人都极力争取的对象。

    处于这样的位置,倘是一般角色,可能早就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了,而冯开岭毕竟在省市机关浸润多年,见识过官场的风风雨雨,因此在二位上司之间搞点平衡并不困难。

    从内心里讲,他对洪的霸道、丁的褊狭都心存不屑,且二者又都精于权术、疏于能力水平,也不在他高看与尊敬之列。

    可表面上,他对二人都谦虚礼让,敬重有加,基本做到不偏不倚。

    更主要的是,与阳城官场上的多数官员不同,他从不在洪、丁之间搬弄闲话、搅和是非,也不过多评判你对我错。

    因此,就一般情况而言,洪、丁对他是满意的,也经常在他面前发发牢骚说说心里话,不出意外的话,至少在推荐候选人时都会投他一票,说他几句好话。

    可是,问题恰恰出在这次的推荐并非一般情况,而是事有特殊之处。

     民主推荐的奥秘之处,在于推荐的多元性,而非一元性。

    作为洪书记与丁市长,固然会说你冯开岭的好话,把你当做候选人推荐给省里,可是同时他们也可以推荐别人,将其他人一起作为候选人推上去。

    而且,在排名的主次顺序、说话的轻重分量上,会有很大的弹性与玄机。

    不错,平时你冯开岭是比较聪明、圆滑,在处理洪、丁矛盾时平衡术掌握得恰到好处,通常情况下会两不得罪甚至两头讨好。

    但是你也别忘记,这推荐市长可不是平常时候,也不是一般的小事,在这种决定前途命运的生死攸关时刻,平衡往往意味着在走钢丝,圆滑可能等同于滑头、不贴心、不知己,这个时候的首鼠两端也许就会两边都得罪、两头都落空。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精于官场权术的大家,就像在股市或赌场上一样,天生具备赌徒的胆略与眼光,往往看准目标奋力一搏,敢于在一人身上下足赌注,最终赢得巨大利好。

    最近,阳城市级机关就频频传出信息,说是洪书记、丁市长正在分别撺掇张大龙、秦众参与市长竞选。

    消息是否准确尚不得而知,分析判断下来却也并非没有可能。

     市委副书记张大龙,明显是洪书记的一员干将。

    洪、张二位都是本市郊区人,洪在乡镇担任书记时,张是副书记;洪到区里当了书记,张是副区长;洪当市委副书记、市长时,张是市委秘书长。

    两人长期在一起共事,张对洪言听计从、随前侍后,可谓百依百顺,而洪对张也是关照有加。

    特别是五六年前洪担任市长时,与当时的市委书记老印闹得不可开交,张在关键时刻狠帮了洪一把,挤走了老印,使洪顺利接任阳城一号。

    张大龙其人,本事虽然有限,心术也不是很正,可仗着是阳城土生土长的干部,从基层一步步奔上来,又在市委做过多年的秘书长、组织部长、副书记,加上他与洪书记关系特殊,自称能够当市委半个家,尤其是干部任用方面几乎也是一言九鼎,因此,其人脉基础自然相当雄厚,竞争力不容小视。

    这几年,张大龙一心希望解决正厅,在阳城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那个副市长秦众,刚刚年满四十,原是省农业大学校长助理,虽然没有多少基层管理经验,却拥有农业、水利双博士学位,是省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后备干部。

    他来阳城两年多,由于其背景单纯,与洪书记那边无多瓜葛,市长丁松对他紧抓不放,表现得相当偏爱,除农、林、水之外还让他分管至为重要的民营经济。

    最近,省委正在考虑任命秦众兼任市委常委,据说正是得益于丁松的力荐。

    如此年龄、学历、潜力优势明显的后生,难说不会成为一匹黑马。

    如果洪、丁二人真的分别大力举荐张大龙与秦众,虽说不致影响到他们对冯开岭的基本评价,且相互较劲、搅局的因素明显居多,但对冯开岭造成的实际影响却不可低估。

     再说冯开岭本人,如果按照通常的官场晋升规则,应该说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他二十来岁进入阳城市委机关,从小小秘书起步,到目前做到常委、常务副市长,一直给人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埋头做事的良好观感。

    当年担任老书记秘书,十分得宠于领导,却从来不曾仗势弄权谋私,在秘书圈子内外口碑不错。

    之后从省里回到阳城分管农业,刻苦自学,不耻下问,由一个不懂农业的外行,到拥有农业硕士学位,堪称大半个专家,深得系统内专业人士好评。

    自从担任常务副市长后,又一改过去白面书生形象,在分管的城建、交通、国土、规划等领域,大刀阔斧施展拳脚,整日奔波于废墟瓦砾之间,搞了不少颇具特色的亮点工程,于普通百姓中赢得“实事市长”的赞誉。

    在广大机关干部和普通市民眼里,冯开岭其人既无洪书记的张扬、专横,也比丁市长更加宽容、务实、低调,应当是一个理想的市长人选。

    可是,中国的事情从来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冯开岭的市长之路绝不是凭借草根之民的粗浅印象就能成就。

    在他身上,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弱点,可以说相当致命:步入仕途这么多年,他几乎没有在组织、人事部门任职的经历,也几乎不曾担任过某个区域性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因此,他就不像很多领导干部那样,拥有自己的山头、圈子之类。

    这样的状况,于平常也许是个优势,少了许多人事纠葛,落得省心,可现在到了需要人气、势力相呼应的时候,明显就成了一条不可弥补的短腿。

     此时,冯开岭非常清楚,洪书记、丁市长那儿功夫全在平时,这会儿再临时抱佛脚已无多大意义。

    四套班子里的那几十个成员,远近疏密也早已成型,绝不在一时一事之间可以轻易改变。

    最关键处,是各个部门、单位那一百来个正处级负责人,下边将要进行的民主推荐,不论是个别谈话还是集体测评,应该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他们手中的那一票,即使不能直接决定最终结果,至少也会影响整个局势的走向。

    现在,争取这部分人的支持,变得至关重要。

     31 “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一番冷静分析后,冯开岭再次得出如是结论。

     “这么说来,形势的确有些逼人。

    ”黄一平附和道。

     “说说你的想法。

    ”冯市长投来信任与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浴血山河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最牛古董商 都市超级少年 上位 三重门 花都兵王 宝鉴 危险拍档 我的极品女友们 大耍儿之西城风云 文娱帝国 秘书长 中国式秘书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咒术最强说他要做大魔王 朝夕之间 手术直播间 生肖守护神 春未暮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我成了二周目BOSS 我把女骑士养成死宅女 幻符 灵台仙缘 浴血山河 最牛古董商 上位 我的老婆是校花 诸天最强大佬 穿书后我在恋综当作精 房产大玩家 我身体里有只鬼 超级玩家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后备干部 官路十八弯1 我把女骑士养成死宅女 超脑太监 剑王朝(剑王朝原著小说) 厨道仙途 中二人设成真了 六零年代炮灰小姨子[穿书] 重生之逆战西游 战天魔神 黑豹传奇 钧天舞 帝国星穹 她又菜又爱撩 银龙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