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丁邦文喀大> 第八章

第八章(1/3)

49 副书记张大龙和副市长秦众很可能结成某种同盟!这就意味着,两个原本利益冲突的竞争对手,将可能联起手来共同对付冯开岭,原先的某种平衡会被打破,冯开岭面临的形势便由优势在握变为急转直下,乃至命悬一线。

     这个信息,是黄一平在市府秘书聚会上获悉的。

    聚会结束,虽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半了,黄一平还是马上给冯开岭打了电话。

     冯市长一改往日的沉着内敛,连忙说:“快到家里来详细说。

    ” 黄一平不敢怠慢,当即打车赶往冯府。

     这时,省委组织部在阳城的民主推荐与测评刚刚过去一个多月,距离市府班子换届时间越来越近,眼看着省委就要正式研究确定市长候选人,然后组织人员下来考察。

     阳城市长推荐、测评的结果,与当初预料基本一致——在所有被推荐提名者中,意见相对集中且条件过硬者只有常务副市长冯开岭、市委副书记张大龙、副市长秦众三人。

    按照民主推荐情况排序,冯开岭列在首位,张大龙居中,秦众殿后,冯、张二人呼声相对较高。

    最后民主测评下来,三人的得票总数相差不多,特别是冯开岭与张大龙之间仅仅差了十几票,档次并没有完全拉开。

     根据年处长私下里透露的信息,市委洪书记首先推荐了冯开岭,对他的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评价总体也还到位,尤其对他在常务副市长任上,大刀阔斧进行城市改造与建设,大力修正过去城建理念、规划谬误方面,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

    不知内情者听则听之,像年处长那样熟知阳城政坛情况的人,自然就听出其话外之音——在褒奖冯开岭的同时,也顺便将丁松狠狠踩了一脚。

    不过,这个老奸巨猾的官油子,并未在推荐和表扬完冯开岭之后就此打住,而是话锋一转,给年处长下了个不大不小的套子:“像冯开岭同志这种德才兼备的干部,估计省委和你们组织部门不会只有一种任用方案。

    如果对他另有更加重要的使用,那么,我再推荐一个人选。

    ”这个人选,自然就是市委副书记张大龙。

    对张大龙的评价,洪书记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与周密准备。

    他着重介绍了张大龙在乡镇、县里任职的经历与政绩,再三强调作为一个地级市长,拥有基层实际经验的重要性,而且以近乎悲情的语调,强化了年过半百的张大龙,多么需要在仕途的最后一站上,坐上市长这个位置,既是他为党和人民的最后一搏,也是组织上对他的一种同情与安慰。

    事后,年处长对冯开岭说:“假如不是因为你的因素,或者另换了一个人在场,也许就会被他的煽情所打动。

    ” 到了市长丁松那里,倒是说话爽快,直截了当:“阳城市长第一人选,当然非冯开岭莫属。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至少目前没有比他更适合者。

    ”毕竟在政府班子里相互配合多年,冯开岭帮他支撑城建、交通这一大摊子,啃的是政府里公认的硬骨头。

    丁松掰开指头,将冯开岭近几年所做工作一一列数,对其勤奋、踏实、能力、政绩充分肯定。

    当然啦,他对冯开岭也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为人内敛,心机甚重,不易交心,特别在处理委、府两边矛盾上,瞻前顾后,缺乏是非观念,旗帜不够鲜明,等等。

    当年处长问起是否还有另外人选时,丁松当即十分警觉,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市委那边已经推荐了什么人?”接下来他警告年处长:“千万不要受骗上当,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在他看来,市委那边个别人,是想趁这次换届浑水摸鱼,把阳城市委市府变成自己家的天下。

    “如果有人阻挠冯开岭同志担任阳城市长,或者组织上对他另有考虑,那么,政府这边还有一个人选,那就是副市长秦众。

    这个同志,本来就是你们省委重点培养的对象嘛,下来这两年表现也是有目共睹,给他压点担子肯定成长进步更快!” 至于下属的部、委、办、局、院、行、社,以及各个县(市)、区的主要负责人,从最后得票比例的分布情况看,冯开岭占有相当的优势,估计黄一平背后做的那些工作,基本收到了应有的效果。

    只是,智者千虑果然必有一失,几十位离退休的地、市级老干部那儿,冯开岭忽视了,黄一平也是无能为力,却让张大龙钻到空子捡了便宜。

    那些离退休多年了的老干部,远离了政坛,也渐渐被政治所淡忘,可他们对政治的热情不仅丝毫不减,有的甚至还老且弥坚、与日俱增。

    这种对政治的热情,平时由于信息的日益闭塞,其关注面往往越来越狭窄,最后甚至慢慢聚集在某一两个点上。

    最近几年,则相对集中在腐败与物价上,尤其日益疯涨的房价更让他们愤愤不平。

    事实上,就他们中的很多人而言,在位时已然用足职权,为自己备足了面积宽敞、价格便宜的住房,得其荫庇,其子女也往往大多安排在收益丰厚的机关事业单位,不论房价多高,他们及其子孙皆非受害最深一族。

    可是,他们仍然要大骂特骂该死的房价,既泄心头之不平,也显示他们的存在。

    这一骂不要紧,倒给张大龙提供了捞分的契机。

    在市委那边,张大龙长期分管老干部工作,平日常做些类似糊、涮、抹之类的泥瓦匠活计,把老干部们哄骗得不错。

    这次民主推荐与测评之前,他又特地召开了一个老干部座谈会,鼓动老干部给政府提意见,特别把话题引导到房价上。

    结果,分管城建、规划、房管的冯开岭就倒了大霉,在会上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如此,冯开岭原本遥遥领先的得票,因了老干部的一次测评,马上就被拉了下来。

     所幸的是,最终结局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冯开岭仍然排在首位。

    可是,假如张大龙、秦众接下来真搞了什么动作,就像那三国时代刘备、孙权招亲结盟一般,那么纵然冯开岭再强势,双手也断然难敌四拳。

    因此,冯市长半夜得到黄一平报告,马上就从床上跃起,当即召他前来细说情况,商议对策。

     黄一平气喘吁吁赶到,冯市长已在客厅沙发上坐定,一副十分警觉模样。

     “消息来自小吉,应该不会有误。

    ”不待坐定,黄一平马上一五一十细说原委。

     原来,市府一帮秘书例行聚会时,又是丁市长秘书小吉酒多了,席间悄悄把黄一平拉到僻静处,说:“告诉你一个绝密消息,张大龙副书记最近极力拉拢秦众副市长,两人有结成同盟的趋势。

    前者仗着市委洪书记撑腰,一心做着市长美梦,许诺先让秦众做常务副市长,分管政府里最重要的几个部门,等洪书记提拔到省里了,他和秦再分任党政一把手。

    秦众虽然在省里也有些后台,但自知资历不够,难敌冯、张两个强劲对手,或者也经过了省里什么高人指点,已有暂退一步、以退求进的念头,因此就听从了张大龙的安排。

    ”黄一平听了,心里大惊,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问:“他们做这事丁市长不知道?”小吉说:“丁市长也是从别人那里间接获悉,而且知道后非常生气。

    他虽然马上就要到政协上班,却不想让洪书记一系在委、府两边都一手遮天,因此把秦众叫到跟前痛骂一通,说你怎么这样不长眼色,跟着那帮混蛋哪里能有你的好处,做梦吧!”小吉酒喝多了,叙述得却一丝不乱,模仿丁市长语气也是惟妙惟肖。

     听完黄一平的汇报,冯市长神色立马冷峻起来,眉间的川字拧得几乎变了形,右腮咬嚼肌抖动得完全没了规律。

    见此情景,黄一平的心也骤然抽紧,与其说他对冯市长前途担忧,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把握。

    他知道,此时自己和冯市长的命运,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地拴在了一起。

     多亏了自己及时组织这次秘书聚会,否则,哪里能获得如此重要的情报啊! 50 阳城市委、市府秘书班子,不定期有个聚会,已是延续了二十几年的一个传统。

     这次聚会,轮到黄一平做东,时间有些提前。

    由于前一阵帮助冯市长在下边跑选票,紧接着又处理那个狗屁记者黄光明的事,把个黄一平忙得瘦掉好几斤肉。

    于是,为了让自己借机放松一下,他就提前张罗一帮秘书聚会。

     据说,阳城机关里这种秘书聚会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其时,全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地委、行署一级建制普遍撤销,地、市刚刚合并,原来地区和市里的两套领导班子合成一套班子,秘书班子自然也归拢一处。

    那阵子,正是拨乱反正之后不久,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严打、清除精神污染等大型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会议材料多,领导讲话多,各种文件也多,市委、市府办公室便显得人手紧、事情杂,经常需要加班加点赶材料。

    而且,那会儿办公手段原始,写作、打印讲话稿、会议材料之类不像现在直接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利用网络传输可以一条龙作业。

    通常情况下,一个主管秘书写了初稿,先交给主任修改,再誊抄了送给秘书长和市领导审阅,而后再交给文印室一个字一个字地用手工敲打出来,最后校对无误了油印、装订,全套工序都是手工操作。

    如此一来,两办的秘书们不仅星期天、节假日经常不得休息,平日熬夜也是家常便饭。

    再加上,当时秘书班子和领导的组成一样,一半来自原地委、行署,一半来自老的市委、市府,刚刚捏在一起难免有些不协调,亟待通过某种方式实现黏合。

    因此,足智多谋的秘书长、主任们便用了心思,每当节假日或夜里加班,就轮流掏腰包请客,或者是每人一个烧饼、一碗馄饨,或者是点几只小菜就三五斤黄酒,数九寒冬则大都聚到楼下小店打来一锅滚烫的羊杂碎汤,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喝谈笑,饱了肚皮,也增进了相互了解与感情。

    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甚至制度,隔三差五大家聚一聚,菜不在精,酒不在贵,热闹为主。

     到九十年代冯开岭做秘书那会儿,领导队伍扩大了,秘书队伍也随之壮大,基本上每个市领导都有相对固定的专职秘书,人手似乎不像过去那样紧张。

    而且,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文稿写作、印刷、装订全部机械化、自动化,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不再需要过去那种大兵团作战,秘书们集聚在一起加班赶材料的现象渐渐稀少。

    但是,聚餐的传统却没有丢掉,只是形式由不定期改成了定期,通常每年利用五一、十一、春节搞那么三四次,地点也不再是楼下小店、办公室、家里之类,一般多是在某个有点特色、价格实惠的餐馆。

    有时,十几、二十来人挤在一张大桌子上,杯盘碗碟堆得重重叠叠,挤得屁股靠屁股、椅子挨椅子,搛个菜敬个酒费了老鼻子劲,可是大家感觉非常愉快,较少有人无故缺席。

     等到黄一平跟了冯市长,秘书队伍已然比过去更庞大,办公室下边分出若干小部门,以前叫科,现在称处,两办合在一起聚会显得过于拥挤。

    另外,市委、市府主要领导矛盾公开,弄得下边的秘书也非常难办,上头两大要员整天踢脚绊腿抽梯子,下边秘书嘻嘻哈哈吃吃喝喝,好像反差太过强烈。

    于是,聚会不再是市委、市府两办合在一起搞,而是分开进行、分中有合。

    两边总体上是每个月聚一次,市委那边逢双月,市府这边逢单月。

    洪书记、丁市长的秘书,得益于其特殊身份,基本上两边都参加。

    冯市长还不是常委时,黄一平只参加市府那边的单月聚,后来冯市长进常委变常务了,黄一平就和市长丁松的秘书小吉一样,两边都参加。

    至于聚会地点,曾经一度流行放在大型酒店、豪华休闲中心,集吃、喝、歌、舞、洗、按于一体,名义上是各个秘书请客,实质由关系单位买单或者干脆签上领导名字。

    自从市委洪书记的那个秘书嫖娼事发,秘书长有指示,秘书们也变得自律了,就不再在公共场所聚会,而是放在机关里某个单位食堂,或下边企业的招待所进行。

     按说,现在秘书队伍庞杂了,人际关系淡薄了,这种聚会应该越搞越稀松,最终趋于寿终正寝才对。

    可是很奇怪,一帮秘书们还是不肯放弃,而且逢聚必是一头劲,只是人员在慢慢精简,活动渐渐有些走向地下的味道。

    过去,不管你是机要秘书还是文字秘书,是跟领导还是蹲办公室,见者都有份儿,现在只有跟在常委、市长们后边的贴身秘书才有此资格。

    以前聚会都是公开约、当面请,喧喧嚷嚷不避任何人,要的就是个热闹,时下则短信、电话个别联系,搞的都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究其实,就像整个官场那样,已然形成了一种专属于秘书的党派、山头、圈子。

     黄一平原本对这种聚会兴趣不浓,感觉有些庸俗与无聊,另外也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与是非。

    可是,几年参与下来,竟慢慢体会到其中乐趣、奥妙无穷,因而也就渐渐习惯且乐在其中。

    他发现,秘书们热衷于这种小型聚会,固然有某种从众心理在,是谓你请我请大家都请,不能因为自己的例外坏了规矩,显得与众不同、格格不入。

    可是,透过这种表象往深一层次探究,却也折射、透露出秘书这行,其实也是孤单、寂寞且值得同情的一个弱势群体。

    身为秘书,甭管你跟的是多高级别的领导,外人看起来整天被人前呼后拥,灯红酒绿、山珍海味应酬不断,可那热闹、繁华景象却距你相当遥远,甚至根本就与你无关。

    别看秘书在人前风光无限,其实却永远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时刻须提醒自己,走路脚步要轻、步幅要小、姿态要低且不能冒在前边,说话不能抢嘴多舌、高声朗调、喧宾夺主。

    领导在那边主桌主座上细斟慢饮,你则只能在楼下某个角落里赶紧随便吃点,根本没人理你不说,还得早早在某个领导容易望见处等候,随时听从召唤、支使。

    等到酒足饭饱了,领导在牌桌、桑拿间、歌舞厅娱乐放松,或者早早进到温柔之乡酣然入睡了,秘书还得熬夜整理当天文书,或是准备第二天的领导讲话。

    如果遇到的领导脾气、修养好,对手下宽容、温和,那倒也算运气不错,倘是遇到一位不好侍候的官员,或是再加上母夜叉一般的首长夫人、刁蛮无理的少爷小姐之类,那秘书就算倒大霉了。

    在阳城市委、市府机关史上,就曾发生过书记夫人掌掴秘书、副市长孙女让秘书四肢着地当马骑的故事。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秘书又是一个充满无限辛酸的职业,不是其中人焉知其中味啊!也因为如此,大家既然都是秘书,就希望隔段时间能在一起聚聚,放开手脚吃喝也好,嬉笑打闹也罢,不过借故倾诉、发泄、放松一番。

    这当中,虽然也有大秘书、小秘书之说,是谓有些秘书跟的官大了,难免就趾高气扬一些,可一帮秘书厮混一处,终究不像在领导跟前,等级不是那么森严,也无需低声下气说话、耷拉眼皮看人,说到底,彼此有种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同声相求的亲近与热贴,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除此而外,这类聚会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味:别看大家目前都是低眉顺眼的小秘书,可几年一过,说不定就如冯开岭一样,成了说一不二的领导。

    今天大家同在一个部门共过事,又经常同坐一张桌子上吃饭,就颇有点当年一道扛过枪、一起下过乡的意思,有朝一日苟富贵了,但求真能勿相忘。

    话再说得不客气一点,秘书就像当年欢笑场上的女子,吃的不过是青春饭,铁打的领导流水的秘书,或赎或卖将来终究是要放出去,万一有如港星梁洛施那般嫁入豪门者,大家不都乐得跟着沾光嘛。

     51 这次的例行聚会,黄一平做了精心准备。

    他预先向冯市长做了报告,把时间定在星期六晚上,地点放在交通局食堂。

     “办公室里几个同事想小聚一下,借贵方宝地一块,打个秋风。

    ”黄一平一个电话打到交通局长那儿,也不多说客气话,更无需绕什么弯子,直道其详。

     局长当然是明白人,别的也不多说,只问:“几位?什么标准?要不要局里班子成员陪同?” 黄一平也不客气,直言答道:“酒要国宾茅台,绝对不能有假货;菜以江鲜为主,河豚一定要个头适中、体格肥硕些的;香烟软中华就行,多备些就是。

    你们局长大人都忙,就不必陪同了,我们自娱自乐。

    ” “那好,我让局办主任办理,你有什么要求直接找他,除了出台陪睡的小姐,保证有求必应。

    ”局长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电话,自然知道如何处理才能让黄大秘书满意。

    虽然贵为一局之长,手下也有上千号人,可对黄一平这类市长秘书,还是得服侍到位,否则他在背后稍用把力,说不定就让你摔个鼻青脸肿。

     提前两天,黄一平短信一一发出,又分别打过电话,很快就收到各位秘书同僚的热烈回应,表示知晓并乐意成行。

    如此,就算万事俱备,只待到时由着一帮秘书兄弟吃喝闹腾了。

     对于这种定期举行的小型聚会,表面看上去似乎很随意、松散,好像只是一时兴起之举,其实不然,每次聚会都是精心组织,充分准备。

    譬如聚会时机,一般只能选在星期六或星期天晚上,是考虑领导秘书平时很难掌握自己的时间,唯有双休日领导公务活动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熬鹰航空业 修真聊天群 东北往事3黑道风云20年 太子奶爸在花都 花都兵王 天才相师 流氓高手2 大耍儿之西城风云 房产大玩家 天下珍藏 我的黑粉们都重生了 秘书长 驻京办主任4 中国式秘书 凤兄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春未暮 我成了二周目BOSS 火影之最强震遁 苍雷的剑姬 魔法禁书目录第1卷 推理笔记2·狐妖杀人事件 带着火影重生日本东京 前世老婆找上门 最牛古董商 鉴宝大师 东北往事2黑道风云20年 穿书后我在恋综当作精 我的大小魔女 大戏骨 和女主妈妈HE了 我是猫大王 神偷化身 中国式秘书 局长日记 隔壁那个饭桶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我把女骑士养成死宅女 幻符 厨道仙途 九仙图 仙楚 阳神 寸芒 帝皇演义 武林三绝 赌坊恩仇 鹰爪王 玄兵破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