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丁邦文新疆> 第四章

第四章(1/3)

22 赶到省城N大的时候,才中午一点半,离电话里与方教授约定的时间还有整整一个小时。

     这是黄一平从N大毕业后,第一次回到母校,拜访自己当年的老师、如今的哲学系主任方教授,目的自然是为了冯市长那篇准备在《理论前沿》上发表的重要文章。

     冯市长的这篇稿子,由于定位在头条位置,又希望能引起省委龚书记的注意,因此就显得尤为慎重。

    抬出方教授这尊大神,既能利用其如椽巨笔为文章增色,又能借助他与龚书记的特殊关系,可谓一箭双雕之举。

    由黄一平出面做这件事,更加是机缘巧合、浑然天成,希望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看时间还早,邝明达找个阴凉处把车停下,他在车上休息,黄一平则到校园里转转。

    一晃毕业十五六年了,这么多年也没再回母校,多少次在梦里见到菁菁校园,却总是那样虚幻与遥远,今天置身其中真得好好重温、感受一番。

     初秋的艳阳柔柔地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正是午饭后的休息时间,又是周六,偌大的校园里一派悠闲与宁静。

    新学期开学不久,到处是目光好奇、表情青涩的新生,遇到黄一平大多会主动点头微笑,或是招呼一声“老师好!”而那些成双成对十指相扣者,则多半是大三大四的“校油子”,其中也许还有领证甚至结了婚的硕士、博士生。

    头顶是参天古树,脚下是茵茵草坪,在这里苦读四载,即使离开十几年了,也还有恍若昨天的感觉。

    想当年,青春年少不知天高地厚,整日幽灵般徜徉在校园小径,赋诗明志,扬言要做放浪形骸的当代太白,以利剑一般的文字解剖时事、荡剔污浊,可是如今脚踩当年的石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却分明感觉身疲心衰,雄心大志早已不复当年。

    因此,黄一平不时停下脚步,看着那些学弟学妹们成群结队从身边走过,心底里充满羡慕甚至忌妒。

     那幢历史系的学生宿舍楼还在,也还是那样破旧,朝阳的窗口上,挂满了万国旗般林林总总的背心、裤衩、被单之类。

    黄一平站在楼下,仰首向上数:一,二,三,四,数到五层从东向西第三个窗口,就是他住过的五零三房间了。

    窗户对面大约十米左右的距离,就是艺术系的宿舍楼。

    每当从课堂回到宿舍,对面楼上不是歌声悠悠,就是琴音绕梁,而这边楼上却永远充满了古代史一般的暮气。

    当时同宿舍一共六个人,虽然不同班,学的却是清一色唐宋元明清。

    夜里睡不着觉闲聊,或是课余回来杂议,大家谈的最多的不是课堂上那些三皇五帝,倒是现实中日益迫切的未来走向。

    读过那么多历史书籍,早就从历史中谙熟了何为尊贵、何为卑下,社会职业也在三六九等的基础上被他们切割成更加细小的碎块,仅一个仕途门类就有官、吏、僚、宦等等不同。

    那时候,觉得最没有出息的便是做学问,尤其是老师、研究员、文史馆员一类吃粉笔灰、钻故纸堆的角色。

    后来毕业时,六个同学中三人通过各种途径奔了仕途、商界,还有一人宁可北漂京城,到一家报社做了编外记者,也不肯到学校吃粉笔灰。

    唯有一个外号粽子的同学,通过门路分到省城的农业大学,还有就是黄一平因为毫无门路与关系,家里境况又那样窘迫,不得不老老实实到学校做了老师。

    可如今,几个舍友北漂的依然漂着,在商界的无大起色,奔了仕途的最多才是科长级别,大抵在小吏一类的档次,也只有他黄某人后发制人,虽说也在僚的层面上苦撑十年有余,可眼看着就将跃居官的一级阶梯,飞黄腾达已是指日可待。

     那些教室还是老样子,外表灰蒙蒙旧得不成样子,里面的设施也是几十年不变,可在这样的教室里获得的学问,远比时下那些外表气派、装修豪华的所谓现代化大学要厚实得多。

    前边那幢阶梯教室,是学校组织上大课的地方,经常有国内外顶尖名流前来举办讲座。

    曾几何时,为了抢得一席之地,黄一平们采取轮流值班制,预先派一人饭也不吃,用书包、笔记本之类的物件,先为同学、舍友占下几个座位,经常因此和后来者产生口角甚至拳脚相加。

    如今,那些名流大多已经作古,他们讲的那些精彩故事也好,高深学术也罢,皆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图书馆已经重建了,造型是一本打开的书,外观比以前那座四方块的旧馆庄重典雅了许多。

    前些时在网上查到,说是这个国内大学馆藏规模位居前三的图书馆,所有图书资料正在实现上网,此工程一旦完成,图书信息容量排名据称将进入世界同类大学的前列。

    黄一平在校的前二年里,还没有和庄玲玲谈恋爱,多数课余时光都消磨在图书馆里。

    特别是节假日,别的学生大都回家与家人团聚,或是结伴外出旅游,他为了节约二十几块钱路费,就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打发时光。

    那时,捧一本书坐在馆前的台阶上,或徜徉在寂静的校园,略觉伤感、无聊的同时,也有某种满意与自得,甚至还有一些不可名状的悲壮。

    他心想,自己毕竟借机比别的同学多读了些书,多吸收了些知识,日后到了社会上肯定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优势。

    那时,他信奉通过读书能读出一个锦绣前程。

    现在想想倒有些可笑与可悲,当年读过的那些书,留下的满肚子历史知识,不知还有多少能用得上。

    平时帮冯市长写那些汇报材料、会议讲话之类的应景公文,自然只需大、空、套一类的政治术语,平常与人交谈除了假也鲜有多少黄、荤、灰之外的话题,只有上小学的女儿小萌偶尔问起一则成语,他倒还能马上穷根溯源、释疑解惑。

    只可惜,讲多了她嫌啰嗦,太深了她又不懂。

     走得有些累了,黄一平在图书馆门前的那块大草坪上躺下,仰面朝天,四肢伸展,身体呈一个放松的“大”字。

    青青草坪,绿草如茵,四周是一圈稀疏的白玉兰树。

    黄一平闭着眼睛也知道,从东南角那棵最大的玉兰树向西不远处,有一个木制小座椅,那上边曾经诞生过他的初恋、初吻,也曾经扼杀过他苦心经营了将近两年的爱情。

    奇怪的是,当年不忍目睹的物件,如今看上去竟然没了伤感,只有温馨,稍许也感觉些滑稽。

    他在学校那几年,N大有个比较规律性的现象:大学生入校,头两年一般有个熟悉环境、适应大学节奏的过程,大一大二基础课程学习也相对紧张,这期间很少有心思和时间谈情说爱,因此是爱情荒芜期。

    等到了大三,环境、课程等等一切都适应了,同学之间又已经非常熟悉,男女同学就开始向往饮食以外的另一种境界,校园恋人猛增。

    黄一平长相不错,因为写诗的缘故,留着飘飘长发,身材清瘦,外观颇有古代名士气象与道家风范。

    加之,在历史系学生里会写诗者寥寥,就如同现今官员队伍里偶有擅书画、通诗文者一样,又如同冯巩相声里说自己是相声界里电影演得最好一般,总之是出类拔萃那一类型。

    于是,很快就与艺术系学美术的庄玲玲有了点意思。

    与他同届、同龄的庄玲玲,来自于阳城市区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别看姿色不在校花、系花之列,可生得小巧玲珑、五官端庄,尤其是胸脯特别丰满、嘴唇性感十足,别说放在男多女少的历史系,就是在美女如云的艺术系也算是别具风情。

    两人入学不久就已认识,后来在大三开学后的一次联欢会上,黄一平的诗朗诵才惊四座,庄玲玲热烈的目光便紧紧瞄向了他。

    两人也不过先以目光演了区区两个小时的默片,第二天便开始相互传递纸条,然后就择了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相约着来到足下这块素有N大“浪漫之都”美称的草坪,就在刚才所说的那把椅子上,相谈甚欢,相知恨晚,当即就把接吻的程序给完成了。

    接下来的近两年里,两人几乎每晚都要在此相会,如果不是庄玲玲坚守最后一道防线,恐怕那张椅子将会增加锅灶功能,将一锅生米就地煮成了熟饭。

    到大四最后一学期,随着毕业分配的来临,严峻考验也来了:庄玲玲坚决不肯回到小城市阳城,而且凭借其家里在省城的关系,已经联系到省城一家纺织设计院,而黄一平则只能回原籍做他的中学老师。

    像绝大多数校园恋人一样,在那些春风沉醉的晚上,两人十指相扣,几乎把学校里所有小径踏遍,在那张曾经见证过他们爱情的长椅上洒下一掬掬热泪,最终还是没有想出好的办法,两人终以无奈分手,从此各奔东西,形同路人。

     至于黄一平后来在阳城偶遇庄玲玲,两人又复燃一段短暂旧情,那已经相隔好多年了。

     23 提前十分钟,黄一平与邝明达进到方教授府上,进门时客厅里已有三男两女在等待。

    保姆倒了杯纯净水,再三嘱咐:“方教授和夫人还在午睡,说了任何人不得打扰。

    请你们稍候。

    ” 坐下稍一打量周围环境,黄一平心里一沉,感觉有些不妙。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方教授府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方讲师、方副教授府了,光是房子的宽大,就足以让黄一平感觉吃惊;装修、摆设的豪华阔气程度,尤其是装饰橱里琳琅满目的名贵物品,更是令黄一平有些目眩。

    看来冯市长与邝明达所言不虚,眼下的方教授肯定不是当年那个方老师了。

     不一会儿,老师先从卧室出来了。

    十几年不见,老师有些发福了,脸色却比过去显得红润、健康。

    头发还是那样稀疏,但梳理得一丝不乱。

    从衣着、眼镜到手上修理得很规整的指甲,完全是一派名教授派头。

    看到曾经的学生、棋友,惊喜稍纵即逝,目光里虽然还能感觉出亲切,可那神情里明显带有居高临下的意思。

     简单寒暄几句,方教授对黄一平说:“你稍等一下,我先把其他人打发了。

    ” 那表情拘谨的一男一女,是教授带的两个博士研究生,此行前来是为学位论文修改的事。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方教授把两个学生狠狠训斥一通,原因是他们把一篇论文意思理解偏了。

    可从话语间也能听出,老师居然忙得一个多月没顾上同学生见面。

    面对斥责,两个博士生始终一副诚惶诚恐的神情,大气也不敢吭一声。

     另外两个中年男子,是江南某市社科联的主席和秘书长,他们准备搞一个有关和谐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希望得到方教授的指点与支持。

    扭扭捏捏说了一大段虚话,其实主要用意不在那个研讨会,而是该市市委书记新出版了一部理论著作,想利用研讨会搞个有些档次的新书首发,同时准备报送年度省社科项目评奖。

    那个主席和秘书长,以万分谦恭的态度,先后说出那个市市委书记、市长、宣传部长几个大员的名字,同时又点到省里宣传部副部长、社科院长、N大副校长等等名人,只是希望借此请方教授拨冗光临一下研讨会,同时在评奖时高抬贵手。

    整个过程,方教授一直表情冷淡,爱理不理,任凭两位来者说得额头冒汗、嘴角生沫,也没有点头答应。

     黄一平在一旁看着,不禁也为自己此行狠捏了把汗。

     说到方教授与黄一平当年的关系,还真是不一般。

    那时,说他们是师生,却不像师生,而是像一对无有尊卑的忘年交,尤其是在棋盘上厮杀时,更是形同兄弟、朋友。

     黄一平刚入N大读书时,方教授还只是哲学系一名年轻讲师。

    师生不在一系,自然交道不多,相互也无缘认识。

    到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学校组织新年文体比赛,黄一平与方教授双双杀入象棋决赛,这才开始相熟。

     说起黄一平的象棋生涯,还有一段特别有趣的故事。

     小时候,村里有两个从城里下放的知青,闲来无事经常喜欢下象棋,黄一平在旁边看得多了,渐渐熟悉了楚河汉界上的诀窍,有时还上阵和他们比试一番。

    后来在阳北县中读高中,平时寄宿学校,学习非常紧张,课余生活也相当寂寞,黄一平就喜欢找些棋谱研究残局一类。

    恰好当时学校里有一名烧饭的工友是个象棋迷,经常带副象棋在公园、文化馆等处找人切磋,带有某种挑衅性质,顺便也挣几个小钱。

    黄一平通过实战与书本研磨,本来也已经有了些棋艺,可是初和工友对弈,却常常被杀得落花流水。

    这一来,反而激起他无限的兴趣与斗志,只要有了空闲,他就悄悄找到工友宿舍,两人摆开棋盘开战。

    渐渐地,黄一平发现,工友的棋路竟然与任何一本棋谱都不相同,下得既无固定套路,也不大讲究章法,却是凶狠、狡猾,常常杀你个措手不及。

    高中两年,黄一平通过和工友频繁过招,象棋水平大为长进,最后竟要让工友一炮或一车,对方才能和他打个平手。

     方教授与黄一平的冠亚军大战,断断续续杀了将近一个星期,最后才分出伯仲,方教授只是略微占优,而且还有人说是黄一平暗中放水所致。

    这样的结果,却让一向自视在N大无敌天下的方教授大为光火。

    此后一段时间,每天晚饭之后,或是星期天、节假日,方教授便一手端只扬州酱菜瓶子做的茶杯,一手捧着棋盘、棋子,嘴里叨根永不熄灭的劣质卷烟,找上学生宿舍,誓与黄一平比高低。

    也有时,师生俩干脆就在校园某人多处摆开战场。

    往往一盘棋摆开不久,周围总会被看客簇拥得密不透风。

     那时的黄一平,也是初生牛犊浑身是胆,下得兴起,师道尊严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经常是棋盘上杀气腾腾不肯相让,嘴上也是你来我往不留情面—— “我要杀得你皮肉全无,只剩下骨头!”方教授落子有声,笑眯眯看着骨瘦如柴的黄一平。

     “我今天要剃你个毛发一根不剩!”年少气盛的黄一平更加嚣张。

    周围一片哄笑,方教授则捋着头顶不多几根毛发跟着嘻笑。

     “我要让你小子穷得娶不上媳妇!”老师知道学生未婚,才故意这样调侃。

     “我要让你今天输得赤条条而归,被师母关在门外!”学生也明白下棋不是赌博,输赢与衣服无关。

     不管怎样,这师生二人下棋,周围必是七嘴八舌如赶集般无疑。

    有时,师生俩也会双双放下手上棋子,对旁边乱支招的臭棋篓子怒目而视,同声口诛,极尽嘲讽,那场景比相互挑逗更为精彩热烈。

     那时的方老师,清瘦如竹,和蔼可亲,自诩“一生烟酒茶,半世棋书画”,下棋时落子有声,喜怒形于色,往往一边下棋还一边高谈阔论。

    在他眼里,棋盘上那不多的几十个方格,看似简单,却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哲学,充满了人生的玄机。

    “每一颗棋子,自有其角色定位,只有在特定的位置或按照特定的路线通行,才能发挥其作用。

    可是,任意一子却又缺一不可。

    譬如小卒,排在前头,只能进不能退,如果固定不动,不过炮灰一个;可若是没有这些炮灰,棋盘上的车马炮甚至大帅之流,又统统要暴露在对方火力之下,性命难保;而这卒子一旦过了楚河汉界,则马上成为左冲右突、所向披靡的一位勇士。

    ”故而,方老师经常告诫黄一平:“善棋者,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兵一卒的争夺,斤斤计较于一城一地的得失,眼光当看到十步八步开外,纵观全局大势。

    不过,大势者,稍纵即逝,又不可随便、大意,否则一步不慎可能满盘皆输。

    ”他非常不屑于黄一平喜欢研究残局,认为那不过是投机钻营之流的小勾当,因为任何残局都有公式、有套路,适宜于街头骗几个零花钱而已……在校期间,黄一平从方老师那儿得到的学问,课堂远不及棋盘。

     也有些时候,特别是逢年过节,方教授会把黄一平拉到家里,下棋的同时,让师母做几个家常小菜,师生举杯同饮,谈的还是棋理。

    那时候,方教授住在破旧、狭小、拥挤的讲师楼上,方夫人则在学校办的一家印刷厂上班,辛苦不说,工资也很低。

    不过,夫妇二人对黄一平这个穷学生兼棋友,还是非常关照甚至宠爱的。

    每逢寒暑假返校,黄一平也照例会从老家带来些花生、草鸡蛋、芋头一类的土特产,师母接过东西,眼睛就会笑得眯成一条缝,从心底里表现出开心。

     大三大四那两年,黄一平忙着和庄玲玲恋爱,方教授也在准备副教授的论文、外语等等,两人的手谈便稀疏了许多,但也还是不时抽空杀上一两盘,只是下棋过程中的斗嘴明显减少,围观者数量、气氛也远远不如当初。

    直至毕业前夕,黄一平工作落实,也与庄玲玲分了手,而方教授哩,副教授评上,随之搬进了教授楼上的新家,师生之间偶尔在校园里相遇,说是有空再来一盘,其实相互已经没有闲暇坐下,又好像少了下棋的兴致。

     24 黄一平此行,带了打印好的文章提纲,也准备了一些礼品作为敲门砖,带有投石问路的性质。

     饶是黄一平与方教授有如此关系,有关文章大事,也不是空口白牙就能解决问题的。

    冯开岭让邝明达一起出面,自然早就想到这一层。

     对于是否需要给方教授送些礼品,黄一平与邝明达并无不同意见。

    可是对于送什么东西、礼物的分量多重,两人却分歧很大。

     “不用管他什么教授不教授,反正当今社会没有不喜欢钱物的人,也没有不在钱物交易中生存的行当,而且是人都喜欢真金白银硬通货,干脆给方教授一二十万现金或者几块金砖了事。

    ”邝明达的看法很简单,也很直接。

     “堂堂著名大学的教授,可不像你生意场上那些商人,也不同于官场上少数贪腐官员,你给教授学者送礼,太过铜钱味了会辱没其斯文,伤害其自尊。

    ”黄一平却不赞同。

    就他对老师当年情况的了解,以及老师夫妇与自己过去的关系,如果一下拿出这么重的礼物,而且是如此扎眼的俗货,只怕会吓着或激怒老师,把事情办砸。

    记得当年在校时,黄一平送给老师最贵重的东西,不过是家乡产的豆腐乳,就是现在也才几块钱一瓶。

    那时候,方教授夫妇最喜欢豆腐乳就玉米糁儿粥,一口臭得转了弯的物件被他们咂出二重唱般的美声哩。

    有一阵子,方师母还让黄一平回去详细了解豆腐乳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当时校办印刷厂濒临破产,家里经济境况又不佳,如果学得这门绝技,一来可以借此重觅生存技能,二来也可以长期让方教授解馋。

    无奈,或是黄一平所询问的流程不对、不全,或是依样画葫芦过程中有些走样,反正经过若干失败、失败再失败之后,方夫人的豆腐乳终究没有做成,只好收手。

     “哈哈,你可能对那些教授的情况还没有我了解哩。

    要知道,如今的教授早就不是当年的穷教师了。

    教授们生活在当今的商品社会,观念肯定早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你给他们送礼,太过轻薄了他会觉得你对他不够重视。

    如果不重到让他感觉烫手的程度,他要么不会接受,要么拿了也不会尽心尽力办事。

    而且,现在教授们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都很高了,给他们送东西,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送些自行车、缝纫机、冰箱、彩电之类含金量低的物件了。

    即使不直接给现金或金银之类的硬货,那也得送点有增值保值意义的东西。

    ”按照邝明达的经验,时下好多有点文化品位、又有点小聪明的官员,喜欢收藏古董、文物。

    譬如一幅名人字画,只要是真品,只要那个作者稍有点名气,哪怕这种名气只是潜在的,那日后就有增值的空间。

    收受这种东西,听上去文雅、堂皇,且又避开金钱贿赂的嫌疑,经济、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都市超级少年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极品天王 重生之等你长大 神级管家 三重门 东北往事2黑道风云20年 被诅咒成猫后我成了万人迷 穿书后我在恋综当作精 宝鉴 危险拍档 诸天最强大佬 大耍儿之西城风云 星光璀璨 房产大玩家 校花的终极护卫(校花的全能保安) 神偷化身 国家干部 官路十八弯1 隔壁那个饭桶 官运 被照美冥挖了出来 春未暮 我成了二周目BOSS 在魔法女校当老师 剑灵同居日记 诛仙 一路繁花相送 修真聊天群 熬鹰航空业 我是大玩家 天才相师 我身体里有只鬼 我的极品女友们 星光璀璨 手术直播间 神偷化身 精灵之黑暗崛起 前世老婆找上门 超脑太监 幻符 推理笔记2·狐妖杀人事件 一品修仙 剑王朝(剑王朝原著小说) 中二人设成真了 六零年代炮灰小姨子[穿书] 驭兽修仙:天才炼丹师 反套路快穿 重生西游之万界妖尊 执剑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