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百度一下金戈> 第34章 稻浪北涌

第34章 稻浪北涌(1/3)

贞观四年正月,岭南道进贡的十车稻种运抵长安时,李承乾发现押运官神色异常。

    他掀开苫布,只见本该金黄的稻谷上布满霉斑,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酸腐味。

     "沿途可曾遇雨?"李承乾拈起几粒霉变的稻种问道。

     押运官跪地颤抖:"过长江后连晴七日,只在潼关遇过晨露..." 太医署的孙守真剖开稻壳,突然"咦"了一声。

    他用银针挑出些许黑色粉末:"这不是寻常霉变,倒像是人为掺了明矾和醋糟的混合物。

    " 李承乾眼神骤冷。

    这种手法他前世在农科院见过——分明是要让种子在短期内迅速腐败!他立即命人彻查运输记录,发现稻种在荆州换船时,曾被某位"崔观察"请去验看过。

     "荆州刺史崔元礼,"长孙冲低声道,"博陵崔氏旁支。

    " 正当众人束手无策时,老农周德旺提出个大胆想法:"老汉年轻时见过,岭南稻种壳厚,或许内里还有生机..." 李承乾当即决定冒险一试。

    他们在皇庄辟出半亩暖炕,用温水浸泡霉稻三日,再混入草木灰搅拌。

    第七日清晨,竟真有零星嫩芽破壳而出! "快看这芽势!"周老汉激动得胡须直颤,"比咱关中的稻种壮实多了!" 李承乾却盯着那些未发芽的稻种出神。

    他突然取来《齐民要术》,翻到"水稻篇"指着一行小字:"岭南稻喜暖,播种前需曝晒三日。

    " "我们都被误导了。

    "他冷笑道,"有人故意让稻种受潮发霉,就是怕我们看出这批稻种根本不适合直接播种!" 二月初的大朝会上,一场关于"是否推广岭南稻"的辩论激烈展开。

     "《周礼》有云:'种谷必因地利'。

    "王珪捧着笏板出列,"强行推广南稻,违背祖宗之法!" 李承乾不慌不忙命人抬上两个陶瓮。

    一个装着关中常见的粳米,另一个是岭南稻米煮成的饭食。

     "请诸公品尝。

    "太子亲手为大臣们盛饭,"这岭南稻虽粒型细长,但亩产比北方稻高出两成。

    " 当反对派还在咀嚼时,他又展示了几株稻苗:"这是经三次驯化的新种。

    保留了南方稻的产量,又能耐关中春寒。

    " 崔敦礼突然发难:"听闻太子为育种,竟动用将作监打造'暖房',耗费炭薪逾万斤!" "比起五姓七望冬日赏梅的温室,"李承乾微笑反击,"本宫这暖房还省了七成炭火呢。

    " 三月播种季,李承乾亲自在昆明池畔主持"御田插秧"。

    正当他赤脚踩进水田时,岸边突然传来惊呼——几条翻着白肚的死鱼正顺着灌渠漂来! "水里有毒!"孙守真用银簪试水后惊呼。

    紧急排查发现,上游有人向渠中倾倒捣碎的乌头汁液。

     更蹊跷的是,同日在终南山"代耕帮"的秘密粮仓外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师妹攻略完,就抛夫弃女 地府探案,坏妖骗钱 人仙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全职武神 貌美大师兄拒当万人嫌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族谱太厚怎么办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大道仙瓶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刚入截教,听到截教气运在抱怨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洪荒:我屡出毒计,十二祖巫劝我冷静! 巨宋 我的女友非人类[gb]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人仙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大唐躺平王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修仙大盗 大楚武信君 明朝的名义 伪装者:被明镜震惊的我爆装备了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轉生成豬的我,突破只能靠雙修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从综武世界开始逍遥诸天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都市最强战神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