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孝恭皇后免费阅读> 第四卷 孤凤哀 第十六章 长门孤影暗

第四卷 孤凤哀 第十六章 长门孤影暗(3/3)

像邝埜大人这样的忠臣,朝廷应有嘉奖。

    像于大人他们这样,想在君王之前的,是诸位大人学习的榜样。

    ” 说到此,她面露嘉许之色:“于大人他们当时曾力言‘六师不宜轻出’,王大人曾率百官力谏,说:‘边鄙之事,自古有之,惟在守备严固。

    陛下得天之臂助,宜固封疆,申号令,坚壁清野,蓄锐以待之,可图必胜,不宜亲率六师远临塞下。

    况目前秋暑尚盛,旱气未回,青草不丰,水泉犹涩,人畜之用,实有未充。

    且车驾既出,四方急奏岂能即达。

    其他利害难保必无。

    天子至尊而亲赴险地,臣等以为不可。

    ’可惜,这样的逆耳忠言皇上没有听进去,要不然,也不会出现皇上被俘之祸。

    ” “如今,邝埜大人和英国公他们多位国家的栋梁之臣赴难,国家正值风雨飘摇之时,诸位大人一定要精诚团结,万不可做那只顾自身,意图保全身家富贵、性命之人,须知覆巢无完卵,若是城破国亡,那瓦剌反复小人,又怎么可信?哀家召众位大人前来,就是想立皇太子,让居守的郕王监国,一方面,与瓦剌谈判,用金银赎回皇上,另一方面,做好坚拒瓦剌大军的准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众位大人以为如何?” 听见一向不理政事的太后竟然有这般见地,众臣吃了一惊,细品太后所说,俱都称善。

     随后,于谦奉命晋见,孙清扬让他以代理兵部尚书的身份承担起保卫京城的重任,于谦慨然受命。

     随着千户梁贵带回被俘正统帝的亲笔信,讲述了御驾亲征一路上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土木堡之变的内幕才完全揭露出来。

     自七月十六圣驾出京,七月十九日,大军出居庸关,二十三日,到达宣府。

    一路上,连日都是大风大雨,道路泥泞,加之司礼监掌印、东厂厂公,当今天子最宠信的大太监王振催促赶路,由于塞北的天气已经变冷,兵士们饥寒交迫,苦不堪言,人马在路上摔伤的不计其数,两军未曾交锋,就已经开始大量伤亡。

     为此,群臣多上奏章请求暂缓前进,王振大怒,说:“朝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难道御驾亲征,还未交锋,就想后退吗?谁人再敢阻挠,一定军法从事!”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垫同他争了几句,竟被武士强拉下去罚跪在路旁草中好几个时辰。

     众人愤慨,却都敢怒而不敢言。

    自此之后,王振独揽大权,要求文臣武将奏事都要先向他回禀,由他判断是否再转呈皇上。

     而当时随驾从行的人里,英国公张辅虽然官职、资历都居首位,但不直接参与军政。

    阁臣只有曹鼐与张益二人,其中张益入阁未及三月,也一样为王振所举忧愤。

     曹鼐在途中曾与诸御史相谋曰:“不杀王振,则驾不可回也。

    今天子蒙尘,六军气丧,痛恨王振久矣。

    若用一武士之力,捽王振而碎其首于驾前,历数其奸权误国之罪,然后遣将前往大同,则吾意犹可挽也。

    ”可惜诸御史惴惴无敢应者,曹鼐想与英国公商量此事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只得一路遂行。

     大军未至大同,兵已乏粮。

    瓦剌也先佯避,诱师深入。

     待八月初一,大军开进大同城之时,传来了各路兵马纷纷战败的消息,尤其阳和会战失利,大同总督军务西宁侯宋瑛、总兵官武进伯朱冕战死,监军太监郭敬和总兵官石亨下落不明,其余各处要塞都遭到瓦剌和蒙古骑兵攻击,损伤惨重。

     而到达大同后,各地军报纷纷传来,知道瓦剌各路人马都已进了长城,迅速南下,大军的归路有被切断的危险。

    王振看到边关情势危急,惊慌失措,竟然畏敌如虎,在众人都没有说退兵之际,决定退兵了。

     当时大同副总兵郭登向皇上建议:大军最好向东南方撤退,经过紫荆关回到北京,可保安全。

    因从这条路撤退要经过蔚州,王振想请皇上驾临他的老家,以示恩宠他衣锦还乡,对此建议皇上答应了。

    可是走了四十里路之后,王振又突然变卦,他怕大军经过蔚州,千军万马会踩坏他田地里的庄稼,又下令朝东北方向前进,循来时走过的路直奔宣府。

     同时,王振派出几千辆车子,到蔚州搬运他家中的财物,随军前进。

    一路上,他任意指挥文武百官和几十万大军,就像赶牲口一样。

    全军将士都愤怒到了极点,行军途中,怨声载道。

     大同参将郭登向大学士曹鼐建议,宣府太远,地势不利,宜退回紫荆关。

    曹大人劝谏天子,可是王振却挟天子令诸臣,硬是命大军向宣府转进,结果白白耽误了七天,八月初十才到宣府! 这个时候瓦剌平章,孛罗已率军追了上来,孛罗是也先的亲弟弟,瓦剌军中的悍将,有“铁颈元帅”之称。

     在鸡鸣山与明军交战,皇上派殿军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领兵断后,因明军来往奔走多日,疲惫不堪,体力不济,死伤过半,吴克忠、吴克勤兄弟二人,都壮烈战死。

     败报传来,皇上命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军三万断后,在鹞儿山与敌军交战,这一战,士卒死伤殆尽,薛绶与朱勇都战死疆场。

     两战死伤无数,却总算为大军争得时间,十三日,皇上的亲军从宣府进至土木堡。

    土木堡是个重要的驿站,周围高峰矗立,只有几条山间小路可通车马。

    此地距离怀来县城只有二十多里,如果大军赶到怀来,可以据城而守。

     结果,因为王振的一批辎重车辆迟迟未到,为等那些东西,硬是没让大军进怀来城,全军驻在了土木堡附近的狼山上。

    兵部尚书邝埜两次求见皇上,想请皇上率一支轻骑先入居庸关,大军随后跟进,派精兵殿后,以策万全。

    可王振竟然不让邝大人面见天子,硬是把他拦在帐外,邝大人气得破口大骂,王振喝令侍卫将邝埜大人拖了出去…… 次日黎明,角声呜呜,瓦剌追兵到达,立刻包围了明军驻地。

    土木堡地势很高,明军掘地丈余,得不到一滴水,军心恐慌,这时虽是初秋,暑热未退,两天得不到饮水,人马饥渴难熬。

     狡猾的也先看到明军被困,十分高兴,但是当时瓦剌军只有骑兵两万多人,明军却是号称五十万大军,纵然一路折损,此时也有二十余万人马,不用计谋,难获全胜。

     于是,也先挥军暂退,派使者携带书信前来谈判议和,引诱明军离开阵地。

    等到大队明军都在山间小道上行进,首尾不能相顾之时,才猛然发动攻击,从四面八方以强弓硬弩射向明军,明军被动挨打,队伍大乱,四散奔逃。

     当时,皇上的驻地受到围攻,他身边的侍卫、太监纷纷中箭。

    而这些箭镞,正是过去王振以高价卖给瓦剌的。

    护卫将军樊忠恨得咬牙切齿,一把揪住王振痛骂:“你这个狗太监,国家大事都坏在你的手里,你跑不了,今天我要为天下人除害!”随即用铁锤猛击,敲碎了王振的脑袋,可惜,这个时候,瓦剌军已经从四面包围上来,樊忠左冲右突,接连打死了几个敌人,最后力竭殉国。

     此次征战,王振为了谋私,以国事为儿戏,把文武百官和几十万明军推上了绝境。

    但是当时的明军将士却在形势不利、死伤惨重情况下,英勇不屈,勇敢地与敌人拼搏,绝不屈服。

     混战中,从征大臣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洪熙帝长女嘉兴公主的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刑部侍郎丁铉、工部侍郎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上百名文武重臣,都在乱军厮杀中,壮烈殉国。

     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等极少数人趁乱侥幸逃出。

     在他们里面,有不少人是从未经历战阵的文官,有的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却全都手执军器,战死沙场。

     此次土木堡之战,瓦剌军只有两万多人,四五十万的明军在朱祁镇与王振的瞎指挥之下,一路上冻饿而死的、往返路上被追杀的、混战期间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活下来的已经所剩无几,竟然一败涂地,死伤过半,骡马损失二十多万头,衣甲辎重全被敌人夺去。

    四处奔逃的明军士兵,逾山坠谷,连日饥饿,蓬发赤身,弃尸数百里,惨不忍睹。

     听完梁贵所言,回到慈宁宫,孙清扬久久不语,半晌才喃喃道:“皇上未满九岁登基,得太皇太后监政,三杨辅政,朝中一向清平,天下安定,作为太平天子,皇上从未亲自经历过战争,每每向往祖宗们的神勇,期望像他的曾祖父、父亲一般,能够得到亲征得胜的盛大荣誉,却对敌我交战,你死我活的惨烈所知太少。

    正如吏部尚书王直等人所言,起初就准备不足,竟然没有早备粮草,只集结了十来天就匆匆上路,这才会出现离开京城数日,未到前线战场,军中就已经乏粮的事情出现……” “这事,始作俑者虽是王振,但何尝不是皇上偏听轻信,只是如今,也先将皇上当奇货可居,该如何是好?”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我的女友是嫦娥仙子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铁掌无敌王小军 限制级特工 商海谍影 余罪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爱要说,爱要作 逍遥药仙 文娱新贵 古神的诡异游戏 野痞绅士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神仙超市 刑警荣耀 沧浪之水 意图(官场浮世绘) 位置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 画中王 星云幻想I游戏学园篇 最强反套路系统(最强装逼打脸系统) 快穿之养老攻略 辣手狂医 我女儿来自未来 医师1879 妖孽兵王 黑道悲情2 铁掌无敌王小军 官仙 文娱新贵 爱要说,爱要作 班底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最强反套路系统(最强装逼打脸系统)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 无限之神话逆袭 星云幻想I游戏学园篇 天神主宰 神话烘炉 我从小泡在蜜罐里 六零咸鱼小团宠 无限之开荒者 我的美女老师 我有一刀在手 结局 六指琴魔 沧海2·东岛西城(2017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