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记忆如璀璨星辰,永不磨灭。
对于老红军李通贞而言,那段跟随红三军、参与创建黔东苏区的经历,便是他生命中最熠熠生辉的篇章。
1934年,民国23年古历5月初4日,红三军的身影出现在了沙子坡。
那时的李通贞,年仅15岁,却早已怀揣着对革命的向往与热忱。
他在1933年古历12月13日,便毅然加入了“神兵”。
加入“神兵”后的第三天,李通贞便随队伍前往印江攻打黎刚部队,然而,战斗的结果并不如人意,“神兵”战败了。
到了第二年古历2月,“神兵”的力量基本瓦解。
就在李通贞感到迷茫之际,红三军来了,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冉少波率几个神兵人员在彭水找到红三军,红军给出了包容而开放的政策:“神兵”愿意参加红军的就参加红军,愿意参加游击队的就参加游击队。
古历5月初8,李通贞和父亲李仁陶(后来在湖南壮烈牺牲)在沙子坡正式参加红军,开启了他们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
5月11日,他们踏上前往枫香溪的路途,随后队伍又辗转至白石溪晓景,6月抵达南腰界,再从南腰界到龙池、麻阳。
在麻阳攻打玛瑙山后,部队来到来安营。
7月上旬,他们抵达松桃县中谷坡、火烧桥、甘龙,之后由甘龙回南腰界攻打冉瑞廷匪部。
击败冉瑞廷后,部队又前往晓景、李溪,上卜山,过家担河,出高洞庙,再到艾口、坝茅、白水。
8月上旬,从白水到平洞口、冷水溪、山羊溪、甘龙,接着又由来安营、叶家湾,再到枫香溪、石家察、新场。
在新场,他们与王家烈部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8月中旬,从新场转到木黄,在木黄又同王家烈的部队杨昭卓部激战一番,随后从地荼到岩河坝经甘龙回南腰界。
在南腰界,李通贞所在的部队改编成独立师,独立师肩负起保卫黔东苏区的重任。
此后,他们在淇滩与杨畅时匪部展开作战。
8月21日,部队从淇滩出发,先后经过甘溪、扇子坨、土门、谯家。
27日晚,在谁家与王家烈部队展开殊死搏斗。
28日晚上,王家烈的部队杨昭卓匪兵紧追不舍,将他们追到铅厂坝、秤坨坳、吴家寨。
29日,在苦竹坝与周矮子的部队战斗后,退到俞家岩,过安家坝,再到来安营、岩柯坝,随后上花果山开会讨论决定寻找二、六军团大部队。
第二天,在平洞口终于见到大部队。
两支队伍胜利会合后又转到甘龙口回南腰界。
在南腰界,盛大召开了二·六军团木黄会师联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