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掌心火毒如跗骨,五脏安神粥方成(2/3)
牌(虽然效果大打折扣,但至少能证明身份),加上小太监的引路和徐鑫口中“奉旨为太子殿下准备温养药膳”的旗号,他们一路倒也没遇到太大的阻拦,只是沿途宫人投来的目光,更多了几分对他那只“神手”的敬畏和好奇。
御膳房位于外廷东侧,离东宫有相当一段距离。
还未靠近,一股混合着油脂、香料、蒸煮食物以及木柴燃烧的复杂气味便扑面而来。
巨大的院落里,数十口大小灶台排列有序,炉火熊熊,蒸汽弥漫。
穿着统一灰色短褂、戴着白色头巾的杂役、火工、厨子们穿梭忙碌,洗切剁炒,锅碗瓢盆碰撞声、吆喝声、柴火噼啪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热闹,与东宫的死寂压抑形成鲜明对比。
徐鑫的到来,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沸腾的油锅。
忙碌嘈杂的御膳房瞬间安静了几分。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尤其是他腰间那块独特的腰牌和那只包裹得严严实实、引人遐想的右手上。
“东宫行走?”
“他就是那个…文华殿救太子的…”
“手…听说能冒火?”
“嘘…噤声!”
窃窃私语如同水波般在人群中扩散开,敬畏、好奇、猜疑的目光交织成网。
一个穿着深蓝色管事服、身材微胖、面团脸、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太监,在一名小太监的指引下,快步迎了上来。
他脸上堆着职业化的、带着十二分小心的笑容,对着徐鑫深深一躬:
“奴婢御膳房管事王德全,见过徐行走!不知行走大驾光临,有何吩咐?”他的目光飞快地在徐鑫的右手上掠过,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徐鑫没时间客套,直接亮明来意:“王管事,奉旨为太子殿下准备一道温养安神、调理五脏气机的药膳粥。
需借用你御膳房一处清净灶头,并备齐所需材料,我需亲自指点熬制。
”他刻意强调了“奉旨”和“亲自指点”,以增加分量。
“药膳粥?”王德全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变得更加谄媚,腰弯得更低了,“哎哟!行走为殿下亲自操劳,奴婢们自当全力配合!只是…”他搓着手,面露难色,“这药膳一事,非同小可,用料火候皆有讲究,更需太医院验方核准…不知行走这方子…”
果然来了!徐鑫早有预料。
他直接从怀中(实则是系统空间)掏出一张早就用左手歪歪扭扭写好的粥方(自然是简化版,只列了主材和主要辅材,用量模糊处理),递给王德全:“粥方在此,乃祖传安神养生之法,正合殿下当前温养所需。
烦请王管事立刻备料,同时派人速请太医院张世安御医前来验看!事关殿下玉体,刻不容缓!”他把张世安抬了出来,既是流程所需,也是堵住王德全的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到要请张御医,王德全脸上的难色稍减,连忙接过方子,飞快地扫了一眼。
粳米、莲子、百合、山药、银耳、枸杞…都是些常见平和的食材,用量也写得很保守(徐鑫刻意模糊了具体分量)。
他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只要不是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好办!
“是是是!行走放心!奴婢这就去办!”王德全连忙应下,转头对着身后一个伶俐的小火工吼道:“小顺子!快去!按徐行走这方子,把库房里最新鲜的上等好料都取来!要快!”又对另一个小太监道:“快去太医院请张御医!就说徐行走在东宫行走,奉旨在御膳房为殿下准备药膳,请张御医速来验方监制!”
两个小太监领命飞奔而去。
王德全亲自引着徐鑫和小太监,穿过忙碌的人群,来到御膳房角落一处相对清净、靠近水源的小灶间。
这里显然是专门用来熬制汤羹精细活的地方,灶台干净,工具齐全。
很快,小火工小顺子气喘吁吁地抱着一个竹筐跑了回来,里面装着徐鑫方子上列的所有食材,果然都是精挑细选的上品:粒粒饱满的新粳米,雪白饱满的去芯莲子,鲜嫩的百合瓣,粉糯的山药,晶莹的银耳,红艳的枸杞…甚至还有一小包炒香的黑芝麻和剥好的核桃仁。
徐鑫检查了一下材料,满意地点点头。
他强忍着右手的剧痛和虚弱感,集中精神,开始用左手笨拙地指点。
“粳米,取…一小碗半,淘洗三遍,用山泉水浸泡两刻钟…”他努力回忆着粥谱的细节,尽量让自己的指令清晰。
“莲子、百合,取…莲子十粒,百合一小撮,用温水浸泡…”
“山药…去皮,切…黄豆大小的小丁…”
“银耳,取…小半朵,冷水泡发,去蒂,撕成…指甲盖大小的碎片…”
“枸杞…取二十粒,清水冲洗即可…”
“黑芝麻、核桃仁…各取一小匙,碾碎备用…菊花…取两三朵,最后放…”
他的指令有些磕绊,用量描述也带着“一小撮”、“一小匙”这样模糊的字眼,但好在王德全经验丰富,小顺子也机灵,结合徐鑫的比划和强调“宁少勿多”、“清淡为主”,倒也理解得八九不离十。
食材处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徐鑫紧张地盯着每一个步骤,额头的冷汗就没停过。
右手的灼痛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折磨着他的神经,让他精神难以完全集中。
他时不时需要停下来,闭眼深吸几口气,才能继续。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徐行走!”张世安那熟悉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喘息和明显的不耐烦。
他快步走进小灶间,目光锐利地扫过灶台上处理好的食材,最后落在徐鑫身上,眉头紧锁。
“您这是…又要做什么?殿下玉体初现一丝转机,经不起任何折腾!”
徐鑫心中暗骂这老小子来得真快,脸上却挤出一丝“诚恳”的笑容:“张御医来得正好!小子见脉案提及殿下急需温养安神、调理五脏之食补,想起祖传一道‘五脏安神粥’,所用皆寻常平和食材,重在调和气机,涵养生息。
正欲请御医验看!”
张世安冷哼一声,劈手夺过王德全递上的那张简易粥方,快速扫视。
粳米、莲子、百合、山药、银耳、枸杞…黑芝麻、核桃仁?还有菊花?
他眉头越皱越紧,脸上写满了不以为然:“徐行走!此等杂烩之物,岂能为殿下所用?莲子百合虽有安神之效,但其性微寒!山药茯苓健脾尚可,然此方未见茯苓!银耳润肺,却稍显滋腻!枸杞平补肝肾,芝麻核桃油脂过重!菊花更是清散之物!诸物混杂,药性不明,寒热不清!殿下心脉孱弱,脾胃虚弱,虚不受补!此等驳杂之粥,如何能入殿下之口?万一引发虚火上升或寒凉伤胃,后果不堪设想!简直是胡闹!”他一口气说完,语气激烈,唾沫星子差点喷到徐鑫脸上,显然是想将之前在东宫门前受的窝囊气一股脑发泄出来。
灶间内瞬间鸦雀无声。
王德全和小顺子吓得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
小太监担忧地看着徐鑫。
徐鑫的心沉了一下,但并未慌乱。
张世安的反对在他预料之中,而且对方的指责也并非全无道理。
但他有备而来!
“张御医息怒!”徐鑫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您所言药性寒热、滋腻之虑,小子岂能不知?此方名为‘五脏安神粥’,其精髓,不在某味药材之君臣佐使,而在‘平衡’与‘微调’!”
他指着处理好的食材,一一分说:
“莲子、百合性微寒,故取其量极少(他特意指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