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桃花露的全部小说晋江> 第16章

第16章(1/3)

姜芸接受了大葱培育的重任以后,第二天就让小哥俩带着黑猫去捡柴火,她去改造大葱试验田土壤。

     大葱不挑土质,沙壤土到黏质土都能长,但是要想葱白高甜而不苦不刺鼻辛辣又高产的话,那最好要选一下土壤。

     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既要透气性好,又能保水保肥力强。

     这样的土壤,再加上灵泉的特效,自然就能收获一等的大葱。

     大队长交代给红丰大队第二生产队的宋长顺,让他为姜芸提供需要的帮助,比如提供腐熟的农家肥、挑水浇菜等等,帮忙锄地薅草等。

     宋长顺觉得他们在瞎搞! 大葱能当口粮?根本就是大队长自己想吃就瞎忙活! 当然,他对大队长没那么大的意见,他反而觉得是姜芸认了福爷爷当干爹,福爷爷给她走后门让大队长照顾一下,以后不用她跟着下地风吹日晒雨淋的遭罪。

     这是知青以及干部子女惯用的伎俩,他自认一眼就看透了! 他本来就对姜芸印象不大好,因为她是和宋占刚私奔的,没有得到爹娘允许,在过去看来奔者为妾,那是不光彩的。

     而现在姜芸又闹腾着离了婚,这是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观念的挑衅,更让他看不惯。

     当然,他只是看不惯而已,并不会说出来,更不会指责姜芸,只是对姜芸很冷淡罢了。

     “你本来是一天七工分,这会儿就照旧,不能因为你给大队长种大葱就给你涨,你没意见吧?”他日常拉着脸一副不高兴的样子,社员们都叫他驴脸队长。

     姜芸笑道:“队长,我没意见。

    ” 她种大葱也没比跟着下地种庄稼累,反而轻松得多,工分照原样是正常的。

     宋长顺见她态度不错,就点点头,“种大葱也不用见天盯着,这里忙完还得去育苗室帮衬,这几天要扚地瓜秧去秧地瓜。

    ” 姜芸爽快答应了。

     宋长顺原本还寻思她现在可能仗着有福爷爷当靠山,会跟他拿乔偷懒耍滑涨工分,没想到她居然一点不提要求。

     难不成是他看错了? “那就这样。

    ”他背着手要走。

     “队长,我这里有点事儿需要帮忙。

    ”姜芸喊住他。

     宋长顺:看吧,来了!我就知道! 姜芸:“队长,种大葱土质要求特殊,我得用小车推点其他的土过来掺和一下。

    比如沙壤土、烂树叶子土还有牲口粪这些。

    ” 宋长顺:“就这些?” 姜芸点点头。

     宋长顺:“听说你和郑知青几个比较熟,那就让他们几个给你帮忙,种上大葱再各自归队。

    ” 姜芸忙道谢。

     很快郑毕臣、任向成、杨晴过来给她帮忙。

     他们已经听郑毕臣说过,都很好奇姜芸家大葱到底怎么个好吃法。

     杨晴笑道:“我就知道姜芸家韭菜和荠菜好吃,没想到大葱也格外好吃。

    ” 任向成:“咱大队长脑子算活泛的,尝着好吃就想往城里换东西,搁别的大队可没这脑子。

    ” 第一天他们按照姜芸的要求去拉土过来,然后再连同腐殖土、粪肥这些混合一下,直接均匀地撒在试验田里。

     第二天则打葱垄,一排排小垄培起来,这样适合播种育苗。

     等过几天出苗长到一搾高的时候就要移栽,大葱需要移栽,这样才能刺激根的活跃度,提高生长率。

     小葱的时候就可以挑粗壮的拔来吃,个把月以后开始变大葱,会越来越粗壮,一直吃到抽薹变老开花结籽为止。

     如果不想它们抽薹变老,就在出葱花之前□□贮藏,可以吃一冬天。

     播种的时候浇了定根水,等出芽以后再浇透一次,之后三四天浇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你修仙,我修功德值 巨宋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刚入截教,听到截教气运在抱怨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重生之都市仙王 寒门状元路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护法他做不到啊 族谱太厚怎么办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大楚武信君 史上最弱男主角 剑魄沉星录 大乾风云起苍穹 无名剑主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大周第一婿 刚入截教,听到截教气运在抱怨 师妹攻略完,就抛夫弃女 修真就听收音机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大唐躺平王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族谱太厚怎么办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无名剑主 大乾风云起苍穹 史上最强县令 云起惊鸿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开局被捉奸,从小吏到权倾南北 水浒之往事随风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温阮霍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