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杀死玛丽苏小说> 第85章 八十五

第85章 八十五(3/3)

我们会往往过于执着于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风景其实也很美妙。

    ” 说着,他侧了侧头,似乎是忽然想起了某段美好的回忆,银灰色的眼睛里泛出温暖的笑意。

     那是一个天还未亮的寂静清晨,父亲带着年幼的她,避开了所有守卫,走了很久才来到了一座葱茏繁盛的山林,只因为这里生长着母亲最喜欢的蘑菇。

    父亲走在前面,而她就踩着他宽阔的脚印小喘着亦步亦趋地跟上。

    天色昏暗,林间还缭绕着薄薄的云雾,远处隐隐传来野兽的呼啸,可她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害怕,因为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只要有家人在,她就不是孤独无依的。

    父女二人踏着潮湿的林间野道找了很久很久,到最后她甚至已经抬不起脚再多走几步,而就在此时父亲忽然停住脚步,指着头顶不远处,笑着对她说,看,我们到了。

     她抬起头,然后就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惊呆了。

     在刺柏和榆树之间密密麻麻地站立着担子菌,高脚小伞菌,麇集的灰球菌,带露珠的头菌,红帽菌,旁边是桤树和桦树,血乳菇则藏在针叶之下,旁边挨着味道鲜美的喇叭菌。

    就这样一排一排地绽放着,安静地接受着远道而来之人的赞叹。

     那个时候她突然就明白了父亲不惜跋山涉水带她来到这里的用意。

     很多时候你苦苦寻找却一无所获,然而忽然某个瞬间,雨天之后太阳重新暖和起来的时候,它们从苔藓里突然绽射出来,将厚厚的落叶顶起,奇迹得以在眼前重现。

     原来我生活在如此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也成为一种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像我爸爸,”杰伊耸了耸肩,“他在去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度之前可一直坚定认为自己要孤独老死了。

    毕竟以他那个倔强暴躁的脾气,又怎么可能会娶到我妈妈那样漂亮贤惠的妻子呢?” 伊丽莎白忍不住被他逗笑了,觉得世事真是奇妙,居然能够让她遇见像杰伊这样温暖又有趣的人,和他待的一个下午胜过十场热闹繁华的舞会,她总能从他身上汲取到莫名的安定感,就像是一位认识了很久很久的老朋友,甚至不需要多说什么,他总能明白她的意思。

     “你是如此的独特,伊丽莎白·班纳特。

    ”杰伊认真地注视着这位年轻美丽而独立勇敢的少女,他凝视她的眼神就如同在凝视某种美好的未来,“请务必相信,这世上所有的坚守都有其意义,在未来的某一天你终会为自己这一刻的决定而感到无比庆幸——庆幸自己保持了这种独特,庆幸自己不曾为最珍视的东西而妥协,将就。

    ” 的确,这个世界不喜欢与众不同。

    可有趣的是,人人都在明面上嘲讽,却又在暗地里羡慕着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因为他们总是如此光彩耀目,兴致盎然。

    他们总能为绝境找到出路。

     “虽然我知道很失礼,也很可笑,”杰伊耸耸肩,“但我还是要说,如果我是你,如果我一直无法找到那位Thechosenone,我宁愿当一个有钱自由的老姑娘——至少在大家的谈资中,我能够被诟病的,也只有单身这一个‘缺点’了,不是吗?” 伊丽莎白忍不住被他逗得笑弯了腰,觉得认识这位朋友真是这一年中最幸福的事儿了,他可真是比女孩儿还懂女孩儿不是吗?她真想知道是怎样的父母才能够养育出这样有趣的年轻人,那一定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母亲了! “不过你也不要太挑了哟,丽兹。

    ”杰伊打趣道,话语中明显有着调侃的意味,“听说附近新来了两位和我齐名的‘有钱单身汉’,也许多了解了解就会有意外收获也说不定呢?” 看着伊丽莎白回忆中些许不以为然的神色,他脸上的笑意愈发深了。

     毕竟,爱是摈弃傲慢与偏见之后的黎明曙光。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冰临谷 三藏还俗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聚宝乾坤碗 史上最弱男主角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大道仙瓶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剑魄沉星录 大乾风云起苍穹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铜镜约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衣冠谋冢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道藏辑要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大唐躺平王 逆水行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大道仙瓶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大楚武信君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天绝剑破宿命劫 无名剑主 明朝的名义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道藏辑要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乱世猛卒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踏雪寻青梅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温阮霍寒年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一梦江湖之宸霜玄龙锁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