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纺织革新(3/3)
只要有了明确的方向,这种应用实践的落地对于中国的能工巧匠来说,完全有可能超越李勇的预期。
不到一周,绿娥便邀请李勇来观看他们已经定型的新型纺织机和织布机,据说效率提升了五倍以上。
在场的李勇立即将其命名为绿娥纺织机和绿娥织布机,李勇心想,必须卡位,别给外国人给抢了名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接下来的计划中,沈佩玉被指派负责资金的安排工作,李勇决定让军属们也参与投资,出资比例定为两成,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大华纺织商行。
商行的大掌柜职位由绿娥担任,她在院内一声令下,立即就有数百人响应加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作团队。
工匠们开始按样机生产纺机和织机,主打一边生产一边改进。
由于有了水泥和砖块,修建纺织厂房变得轻而易举。
目前,军嫂的人数已经接近千人,预计未来这个数字会增长到上万。
士兵们在前线作战时,得知家中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自然会感到更加安心。
家庭经济的多元化,为他们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此外,随着商行的不断发展,未来招募新兵时,还能提供双职工的机会,这无疑会吸引更多人踊跃报名参军。
在处理完手头的事务之后,李渣男感到一种既无聊又兴奋的情绪。
他走进了书房,拿起炭笔,开始描绘起后世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军服和时装。
他的笔触下不仅有各种时尚的外套和长裤,还包括了女性内衣和超短裙等大胆的设计。
他一边画,一边情不自禁地流着口水,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后世现代世界的深切怀念,更是一种对那些渐行渐远的回忆的挽留。
他渴望尽可能多地记录下这些未来的时尚元素。
当两女看到这些作品时,她们羞红了脸,掩面而逃,对李渣男这种“登徒子”的行为感到震惊。
她们认为,这个渣男实际上是个变态狂。
在第二天,李勇决定找来绿娥,与她分享了他关于制作成衣的构想。
他强调了引入尺码标准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组建一个专业的成衣设计团队的计划。
他雄心勃勃地设定了三个月的时间目标,在金山卫城建立一个门店,作为他们大华品牌展示的窗口。
李勇还展示了自己精心绘制的一些时装款式,他相信这些款式能够得到大明民众的喜爱。
在这些款式中,他特别指出了几个是专门为汤沈设计的,强调了保密的重要性。
然而,当涉及到内衣款式时,绿娥的脸色突然变得通红,显然她对李勇的这一面感到意外。
平日里严肃认真的李大人,竟然也有如此“不正经”的一面,这让绿娥感到十分尴尬。
李勇看到绿娥的反应后,感到非常恼怒,几乎要将她赶出书房。
喜欢水煮大明请大家收藏:()水煮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