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缘灭长安赵长安结局> 第二十二章 苟能制侵陵

第二十二章 苟能制侵陵(2/3)

身上一袭银蓝丝织长衫光彩熠熠,虽相貌平常,气度却是非比寻常的尊贵,且尚有一种清华出尘的韵致。

    他举止闲雅沉着、端庄雍容,一路缓步行来,对看着他的每一个人都报以优雅谦和的微笑,自有一种半人半神的超然。

    行到阶前,他右手一伸,轻提长衫下摆,款步上阶。

     他身后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士着青色长袍,只看服色,便知是他的仆从。

     宁致远不觉注目于他:这正是昨日饭堂中,背对自己而坐的那人,而救了贾人星的那一阵清风,就是从他们桌上发出来的。

     青年上阶站定,对诸人作了一个罗圈揖:“各位请了,不才兰某,贱名塘秋。

    这是不才的伴随,樊先生。

    听闻此城被困,不揣冒昧,敝二人特来看一看,可有什么可供各位差遣的地方?” 杨利用问他的功夫、门派,赵长安微笑:“呵,不才不会武功……”一语未了,有人冷哼:“不会武功?不会跑这儿来干啥?秀才要以为你只要作首诗、吟副对子,城外的敌兵就会被你的那股子酸劲儿熏跑了,那你最好还是赶快躲回你的书堆里,别来这儿瞎捣乱!”众人一看,是章强东。

     赵长安笑了:“老英雄怎知书生便只会吟诗作对,不能统兵御敌?昔年诸葛孔明羽扇纶巾,谈笑间,不也令曹孟德的百万雄兵,顷刻间,樯橹灰飞烟灭了吗?” “哈哈哈……你以为你是诸葛孔明?莫非你也要谈笑间,让西夏兵灰飞烟灭?” 他见赵长安一进来,也不见如何,立时便抢了宁致远的风头,不免对他不快,这时却见对方端肃面孔:“老英雄说对了,不才虽不是来统领诸位英雄的,但今天却的确是要效仿卧龙先生来为大家指点一二。

    ” 杨利用听他说话狂妄,不知分寸,颇不耐烦:“兰公子,你要为本官指点一二?身份上,只怕还差了些。

    ” “哦?”赵长安目光一闪,“原来在这里,出谋划策也是要身份的?那……”自怀中掏出件物事,“凭此玉符,我是否就有出谋划策的身份了呢?” 众人一看,他举着的是一块玉符,晶莹无瑕,正中镶一个金字:“御”。

     一见这玉符,杨利用大惊,立刻跪伏地上:“臣静塞城守备杨利用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长安一愣,侧身避开:“我不是耶律隆兴。

    ” 原来当日他在玉桂山庄与萧太后周旋之际,见她腰间悬了这块玉符,形制仿似令符,心中一动,逃逸时便顺手摘了去,不意今天却派上了用场。

     杨利用官卑职小,又是宋国降臣,从未见过辽帝,但听人说起过辽帝、萧太后各有一块玉符,上分别镌“御”、“旨”二字,两玉符由两位帝后随身携带,只在有调动全国兵马的军国大事时才动用。

     现他见兰塘秋竟亮出了两块玉符中的一块,且兰塘秋的年纪、气度,亦与自己想象中的辽帝相差无几,只道是辽帝御驾亲临,是以立刻跪倒。

     而李隆及身后一位大眼睛的锦衣少年,见赵长安手持这块玉符,亦是十分吃惊。

     李隆腾地跳起身来:“你怎么会拿着它?” 赵长安眨了眨眼睛:“喔,我是朝中的南面官——翰林牙都林牙,才随侍太后不久,这次敌军有非常举动,太后事先已有所察觉,是以特将它交付于我,命我火速赶来,协同杨大人共御敌军。

    ” 李隆问:“太后居然事先就知道西夏军会来攻城?” “不。

    太后只是发觉西夏军近来调动异常,否则以太后圣明,不会只派我一个人来。

    ” 李隆喃喃道:“太后果然圣明,竟能料敌机先。

    ” 当日萧太后擒住赵长安,却又被他从容遁去,还失了玉符,深以为耻,回燕京后,对此事只字未提,是以李隆、杨利用竟不知眼前这个太后的随身近侍,辽国的南面文官——翰林牙都林牙,竟是赵长安。

     杨利用站起,深为自己的唐突冒失羞愧,道赵长安既奉圣命,那自是主持守城大局的不二人选,他愿听从赵长安的调遣。

     但群雄对赵长安却仍是一副拒不接纳的神气。

    赵长安自思,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自己却是要舌战群雄了,于是请杨利用为他引见堂内诸人。

     杨利用喏喏连声,为他大略说了众人的身份。

    头一个便是李隆,接着是宁致远。

     两人此时已对赵长安深具好感,而赵长安对他二人亦是特别地目注于心:嗯,宁致远自不必说了,便是这位李隆李公子,也绝非凡俗之人。

     引见完毕,赵长安微笑:“我今天来,只管出主意,至于人员的安排调遣、器械的供应配置,非我所长,到时还得仰仗宁少掌门、李公子和杨大人。

    ” 章强东冷眼旁观,见他自进来,不过半盏茶工夫,便夺了宁致远的权,抢了宁致远的风头,大为恼火。

    虽说守城御敌的大权早成了个烫手山芋,扔都扔不及,但这个姓兰的如此一来,却大大伤了宁致远的颜面。

    伤了宁致远的面子,便等于伤了四海会的面子。

    江湖中刀尖上混饭吃的人,爱惜颜面胜过性命!而且这个姓兰的,好好的人才,却去做了辽国的奴才,这也让人气闷。

    于是成心找碴:“嘿嘿,虽说是太后派来的人,可说到领兵打仗,你不如杨大人,武功又半点儿不会,教俺们怎么招架城外的四万多鞑子兵?” 苗夫人亦有同感:“兰公子要来帮忙,当然好得很。

    不过带兵打仗,不是写字画画,兰公子也不必那么麻烦自己啦,这守城的事,还是宁少掌门做主的好。

    ” 赵长安接过话头:“夫人所言极是。

    想来,在我来之前,诸位已议好御敌守城的策略了?” “这倒还没有。

    ”宁致远老老实实地回答,“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是一筹莫展,你来时,我们都正为这事犯愁呢。

    ” 一时间堂中唯听一片长吁短叹。

     赵长安一笑:“各位前辈何必如此?我们现与敌军才堪堪战成了个平手,不必沮丧!” 众人皆莫名所以,不知他在说什么,还没开战,怎么双方就已战成了平手? 他好整以暇,用茶盖拂了拂盏中飘浮的茶叶,方道:“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 这文绉绉的一番子曰诗云,使大半豪杰皱起了眉头,幸亏众人既为一派掌门,多少都还识文断字,而孙子的这几句话,开头两句倒也曾听说过,但后几句,就有许多人不懂了。

     赵长安亦不理会,径道:“现我们已然知己,是以我才说,我们已有与敌军战平之可能,如若再能知彼,那岂不就是胜算在握了吗?” 章强东反唇相讥:“兰公子此言差矣……”他一大老粗突然也转起文来,旁人倒也罢了,宁致远等人是素知他的,无不暗暗好笑,“这敌军的‘彼’我们也早‘知’矣,他们一共有四万多人,领头的熊人是没藏乞逋,而‘己’方才有区区八百人,倒要请问兰公子,我们的这个胜算,却是握在哪里?” “错了,章老英雄,你既未知己,更未知彼,所以才会说出这等丧气话来。

    ” “那就请兰公子给大伙儿说一说这‘己彼’!” “好!我且先来说说‘己’!现城中可守之兵虽仅八百人,但‘己’方却有一极有利处,能令这八百人,有三千二百人之力。

    ” 众人无不讶异,都盯着他,到底什么有利之处,能让区区八百人变成三千二百人? “静塞城东西两面是绝壁,南临深涧,城外大路一旦被封,城即被围,这固然是个极大的弊端,但于守城而言,却是大大有利的!” 众人均一头雾水:他这是在胡诌什么?诸人均觉得,这个静塞城建得实在没有水准,而最没水准的,便是城外的这条大路!只要此路一被封,城内人便是插翅也难逃出。

    赵长安却说,这个要命的缺陷,竟成了个大大的好处,众人大眼瞪小眼,均觉他的话太过玄奥。

     只宁致远一怔之下,随即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而李隆注视赵长安片刻后,目光也渐渐明亮起来,显然,他也明了赵长安话中的深意了。

     赵长安将茶盏放在面前茶几一角:“这是此城的方位,两边就是深涧、绝壁,只这里是一片开阔处,”点了点茶盏前,“也就是现在城外敌兵安营扎寨之所。

    己方固然无法自这三面越城而出,”比划了一下茶盏的三面,“但没藏乞逋也无法派兵来攻击这三面城墙。

    是以,我方无须分散兵力,四门皆守,只须倾尽八百人,看好这前面的一道城墙即可,这岂不就是将四门的守城之士尽聚一处,使得一人之力,作四人用的道理吗?” 众人恍然,继之大喜,看来,己方还真有一线固守的希望了。

     “说过了‘己’,现再来说说‘彼’。

    西夏军自立国初,就由李元吴分为左右厢监军司,左厢监军司下设神勇、嘉宁、静塞、保泰、和南、祥佑六司,右厢监军司下有朝顺、甘肃、西平、镇燕、强镇、威福六司。

    每司最高统帅为都统军,之下是统领、总管、佐官。

    另据各军的职司不同,又分为卫戍军、侍卫军,或称御围六班直、擒生军。

    其中,以卫戍军军力最强,而在所有卫戍军中,又以现在围困我们的祥佑军最为凶悍。

    ” 他这一番娓娓道来,众人无不听得暗暗心服。

     “西夏全国皆兵,士兵蛮狠凶残,最善攻城掠地。

    ”赵长安环视群雄,目光在遇到宁致远的炯炯清眸时稍作停留,微笑示意,“以前,西夏军在攻城时,深以城前宽且深的壕沟为苦,后制造了一种战车,名唤‘对垒’,攻击时,每出数十上百辆车,每车载兵士十多人,推车手十人,将车推到壕沟前,然后车上兵士跃下,众人合力一推,将翻入深壕,无论多宽多深的沟堑,顷刻便被填平,这时众兵士再越壕沟,如履平地。

    接着,弓弩手持神臂弓,发射夺命箭。

    此箭非同一般,箭杆长逾一尺,上铸倒钩铁刺,中者伤处立时爆出海碗大的裂口,血涌如泉,片刻即死。

    而此箭一发,少则万余,多则百万,故又名飞蝗箭,这样疾风暴雨样的一轮猛射,城墙上几无生还者。

    ” 众人不寒而栗,深为西夏军的强悍凶暴而心惊。

     赵长安眼中则流露出了痛楚:“这时复冲出步跋子,人人左手持三钩长铁链,右手握番刀,这些士卒久经战阵,上下城墙,出入沟堑,逾高超远,行动迅疾,一扬手,链钩咬进城墙垛口,只须三两下,人已跃上了城头,打开城门。

    接着再派铁鹞子,即如女真人的拐子马,穿戴重甲,刺斫难入,冲入城内。

    这样,城就被攻破了。

    这种进攻,前后耗时不过一刻。

    据说,最快的一次,是攻克南朝的东境军事重镇抚宁砦,仅半盏茶的工夫,抚宁砦的城门已被洞开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校园逍遥高手 医师1879 盗香 战神已加入带球跑豪华套餐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星照不宣 妖孽兵王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猎赝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随身带个侏罗纪 爱要说,爱要作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绝命毒尸 沧浪之水 官仙 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天后她多才多亿 余生有你,甜又暖 对不起,我不想被你吸血了(快穿)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超神学院的宇宙 忍界修正带 龙王戒 我女儿来自未来 人生何处不尴尬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野痞绅士 余生有你,甜又暖 挂职 官太太 巴国侯氏 我女友是up主 至高利益 画中王 刀剑神域03:妖精之舞(上) 仙藏 无限之开荒者 家里养个狐狸精 在名侦探中身兼五职 不朽丹神 龙神至尊 盗墓笔记:南部档案(食人奇荒) 萍踪侠影录 七种武器4:愤怒的小马·七杀手 缘灭长安 中唐侠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