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逝世的噩耗如黑压压的乌云般笼罩太子宫,朱高炽心中的悲愤与哀伤瞬间决堤。
他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发自肺腑地哭声将心中的痛苦全部肆意宣泄。
这一刻,朱高炽真切理解捶胸顿足二字究竟为何意。
他无比悔恨自己没能及时伸出援手改变解缙悲惨的命运。
杨士奇听闻消息后同样心急如焚,比起对他而言可有可无的解缙,杨士奇更关心太子的心境,怕他一蹶不振,怕他一时冲动。
匆匆赶到太子宫,看着悲痛欲绝的朱高炽,杨士奇深知此时此刻必须让殿下先重新振作起来:“殿下夜哭到明,明哭到夜,岂能哭死纪纲?”
这一声劝谏犹如洪钟般振聋发聩,朱高炽浑身一震,泪水戛然而止。
“像纪纲这等恃宠而骄、目中无人的匹夫,行事必然乖张,树敌必然众多。
”杨士奇目光深邃,缓缓说道,“想要扳倒他并不是一件难事。
”
朱高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朱瞻基悄无声息出现在身后,给他递来一块湿毛巾擦拭眼角泪痕。
“殿下,臣愿意发动人脉力量,开始四处寻找纪纲罪证,寻找愿意出头作证之人。
”杨士奇语气坚定,神情从容。
看到自己的老师这般态度,朱高炽心中顿时好受不少。
“扳倒纪纲,再打击汉王。
”朱高炽握紧拳头,眼神决然,“既是为解缙报仇雪恨,也是为我自己扫除前进的阻碍!”
然而,寻找纪纲罪证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反而充满荆棘。
纪纲身为锦衣卫头目,是皇帝亲信,平日里作恶多端却无人敢言。
杨士奇先后找到两个被纪纲欺压的浙江商人,但他们却都因为畏惧纪纲权势而婉言拒绝。
古语云,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朱高炽感到彷徨焦急之时,转机悄然而至。
五军都督府的右军都督薛禄,得知杨士奇正在搜罗纪纲罪证,立刻敏锐地察觉到太子朱高炽对纪纲的不满,他第一个悄悄赶来。
薛禄以找杨士奇帮忙品鉴书画为由,带着两卷书法和绘画作品来到太子宫。
朱高炽赶忙以礼相待,将他迎进屋内。
“永乐十一年初夏,臣和纪纲同时看上了一个貌美的女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