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3)
也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利益。
山山水水间,不仅留下了各级领导的足迹,也不断地留下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赞美。
因此,每到长假前,领导们的安排就成了一些人关注的焦点。
蒋和川去年长假曾请任怀航书记一家到西北走了一趟。
据任怀航书记回来讲,看了西北,才知道什么叫苍凉,才知道什么叫旷达。
相比南州这样的江南城市,西北就是伟岸的丈夫了。
程一路原以为鲁胡生一定早已知道吴兰兰和老首长要来南州,但听口气,好像并不知道,就顺便告诉了他。
鲁胡生在电话里大着嗓子喊:“这个吴兰兰,真不像话。
这事都不和我说,还是团长好啊!”
晚上,程一路回家打开电脑,就看见张晓玉发过来的邮件,内容主要是告诉他出去旅游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写得很细,连牙膏牙刷等等,都写上了。
程一路想以张晓玉的打字速度,打这样的一封信,怕也要两个小时。
心中就有些感动。
赶紧回信,告诉她九寨沟去不成了,老首长要来南州。
同时,让她自己和程小路都注意身体。
又问问澳洲现在的风景怎样了,让她下次也发一点和儿子一起在澳洲的照片过来。
说实在话,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程一路还真的很想她们了。
程一路和张晓玉结婚时,并不是住在现在这套房子里,而是住在即将要拆迁的滨江大道的那条老街上。
老街临江,大都是明清建筑,古朴典雅。
那时,程一路的父亲还在,家里种了一院子的花草。
一进门,就能闻到各种不同的花香,“四季有花,日日有香”,这是父亲在自己屋门上写的对联。
这些花草,后来随着父亲的故去,也不断地凋谢了。
人说花草有情,程一路算是真的见识了。
父亲去世后,程一路也从老房子里搬了出来,住到市委宿舍里。
先是在处干楼,后来到厅干楼。
老房子一直空着,前几年一个老家的亲戚曾借住过。
也有人想买它,但程一路根本连想都不想地就回绝了。
老房子里不仅仅住过父亲母亲,也留下过他的童年、少年和他与张晓玉最初生活的温暖。
好像一旦卖了,就没有了回忆,没有了根。
现在,老房子终于要拆迁了。
而且曾经生活在老街上的程一路,恰恰是拆迁改建工程的常务副组长。
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程一路已经计划好了老首长来南州后的安排,当然首先是同所有在南州的老部下见面,然后他想安排老首长去一趟南州禅寺,虽然老首长不信佛,但去看看也无妨。
如果老首长兴趣好,他还想请他到湖西去,到程一路的老家看看。
那地方也曾经过战争的洗礼,对老首长来说,可能会更亲切些。
生活问题,他已让接待处详细安排,老首长在级别上是大军区级,即使不搞兴师动众,但到地方来后,由组织出面接待也是理所应当。
想到这儿,程一路觉得还是应该把老首长来南州的事,向任怀航书记汇报一下。
不然事后问起就被动了。
因此,五一节早晨,程一路一起床,就给任怀航打电话,简单地将事情说了。
任怀航对级别问题十分敏感,立即吩咐程一路好好接待,他如果有时间的话,将赶回南州亲自陪同。
中午,冯军和刘卓照提前赶来了,大家就一同在湖海山庄就餐。
冯军和刘卓照都是今年常委换届的竞争人选,席间大家却都不说,只谈在部队里的事。
鲁胡生前前后后,像个勤务兵一般。
王志满跟程一路说到市委刚出台的优化环境的政策文件,边开玩笑边说:“这可真的断了我们的一条财路。
现在是公开保护了。
”
“话不能这么说,”程一路打断道,“那个文件也没说对违法的要保护。
说得很清楚,至于断了你们的路,说明你们以前走的就不是正路。
不是正路却要罚钱,这只是你们公安的内部规矩。
”
“其实,要我说,还不如一切公开了好。
一个愿卖,一个愿买,生意两清,堵也堵不住。
你看这些年,这是越堵越多,越堵越猖狂。
”刘卓照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