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年九月的北京城,秋风萧瑟,落叶纷飞。
紫禁城内的银杏树金黄一片,本应是京城最美的季节,可此刻却弥漫着肃杀之气。
乾清宫内,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
他刚过而立之年,却已两鬓斑白,眼角的皱纹比同龄人深了许多。
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上的雕花,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陛下,该去崇政殿了。
"王承恩轻声道,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
崇祯收回目光,转身时龙袍下摆微微晃动。
他看了眼这个从小陪伴自己的老太监,对方脸上每一道皱纹他都熟悉,此刻却显得格外苍老。
文臣们都到了吗?"崇祯问道,声音低沉。
王承恩低下头:"回陛下,内阁大臣魏藻德大人说染了风寒,内阁大臣陈演大人称家中老母病重...够了!"崇祯猛地拍案,桌上的茶盏跳了起来,茶水溅在奏折上,墨迹晕开如同泪痕。
"一个个都有理由!李自成的军队都打到京城了,他们还在装病!"王承恩跪伏在地,不敢出声。
崇祯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传旨,再派锦衣卫去请,就说朕今日不见到他们,就不散朝!"半个时辰后,崇政殿内依然空空荡荡。
除了几名被崇祯常年打压的武将外,东林党文臣集团竟无一人到场。
殿内烛火摇曳,照在崇祯铁青的脸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陛下..."周遇吉单膝跪地,铠甲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位曾被崇祯贬斥的将军此刻眼中却满是忠诚,"末将愿率部死守城门!"崇祯看着这个自己曾经因为直言进谏而罚俸半年的将军,喉头滚动了一下。
他走下御阶,亲手扶起周遇吉:"周将军...是朕错看了你。
"周遇吉虎目含泪:"陛下言重了。
末将世受国恩,当以死报效!"崇祯环视殿内仅有的十几名武将和王承恩等几名太监,声音沙哑:"诸位爱卿,如今贼兵压境,文臣们...唉。
朕只能仰仗诸位了。
"他转向王承恩:"大伴,你即刻组织内廷太监和宫女,协助守城。
"王承恩叩首领命。
崇祯又看向周遇吉:"周将军,朕命你总领外城防务,务必守住城门!末将誓与京城共存亡!"周遇吉重重叩首,额头在地砖上留下血痕。
当夜,北京城外火光冲天。
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将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城墙上,周遇吉亲自巡视,铠甲上凝结着夜露。
"将军,东直门箭楼需要增援!"一名亲兵急匆匆跑来报告。
周遇吉眉头紧锁:"调三百神机营火铳手过去,再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