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千古第一骈文(3/3)
公司没我是不能转了吗?(微笑)】
【谁让你资历小,只能欺负你呗。
】
柳绵继续朗读:“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教授继续感慨:以“嗟乎”起兴,直抒胸臆。
连用冯唐、李广等六则典故,借古喻今,道尽命途多舛之叹,却于失意中见昂扬。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振聋发聩,以“贪泉”“涸辙”自喻,显身处困厄而心志弥坚;“北海可接”“桑榆非晚”寄寓希望,于沉郁中勃发生机。
末以孟尝、阮籍对比,拒效穷途之哭,明孤高之志。
于悲叹中见风骨,于失意中显豪情,典故与议论交融,将个人感慨升华为人格坚守,掷地有声。
这到底是读了多少书,才能知道这么多典故啊,我这读了大半辈子的书,才堪堪了解,而且还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两句写得太好了!可以拿来当座右铭了。
】
【没想到老六这么有志气。
】
【这两句或许是老六的真实写照,不然很难走到今天啊!】
【这……可能陈实这家伙天天背着我们学习。
】
【平时也没见他抱着书啃啊!】
【这或许就是天才吧,有的人高中三年天天上网吧都能考清北……】
【不是他凭什么啊?都说上帝给人打开一扇门,就要关上一扇窗,他关得哪扇窗啊?落地窗?】
柳绵继续朗读,就在这时,陈实也上完厕所回来。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哩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以“三尺微命”自谦,却藏青云之志。
“无路请缨”叹报国无门,借终军、班超、宗悫典故,显少年壮志;“舍簪笏”“奉晨昏”叙孝亲之心,柔中带刚。
“非谢家宝树”自抑,“接孟氏芳邻”赞宾客,谦敬得体。
“趋庭叨对”承家训,“捧袂龙门”谢知遇,礼数周全。
末以杨意不逢、钟期既遇作结,既憾怀才未遇,更喜得逢知音。
以典故串联,于卑微中见傲骨,在谦辞里藏真情,书生意气与人生感慨交织,余味绵长啊……”徐教授感慨道。
“不过,这个勃是什么意思啊陈实,不,陈老师?”
“实不相瞒,我小的时候姓陈,名勃,叫陈勃,后来改了名。
”
陈实厚脸皮地糊弄过去。
“哦,原来是这样啊!”
【其实我以前姓姬,名勃,叫姬勃。
】
【不对,漏了一个小字。
】
【还是太客气了,根本没有。
】
柳绵的朗读也来到最后一段:“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徐教授也解释着最后一段:“以“呜乎”起兴,借兰亭、梓泽典故,叹胜地盛筵难再,点出时光易逝之慨。
“临别赠言”“登高作赋”承上启下,既谢宴遇,又邀群公赋咏,谦逊中显气度。
末附诗作,“滕王高阁临江渚”点题,“佩玉鸣鸾”忆往昔繁华;“画栋朝云”“珠帘暮雨”绘阁之灵秀,融时空于眼前。
“闲云潭影”“物换星移”写岁月流转,“帝子何在”“长江自流”以设问收束,将人生渺小与自然永恒对照,余韵苍凉。
”
“好,写得太好了!”
“那如果让徐教授您给这首《滕王阁序》打分,打几分?”
这时,宁静说道。
徐教授喝了一口水感慨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这篇骈文一共用了36个成语,46个典故。
说实话让我来打分,我不配。
用分数来衡量《滕王阁序》,是一种侮辱。
”
他正色道:“依我个人的看法,纵观华夏文化上下五千年,自有骈文起,《滕王阁序》,当属千古第一骈文!”
……
喜欢叫你参加节目道歉,你现场撩妹请大家收藏:()叫你参加节目道歉,你现场撩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