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醒来(3/3)
能弥补她心中的恐慌,她伸出手鬼使神差推了裴元惜一把。
裴元惜头一歪,撞在凉亭的柱子上。
事情就发生在一瞬间,沈氏愣了。
“元君,你…”
“母亲,女儿不是故意的。
谁知道三妹妹如此不经推,这可怎么办…祖母和父亲知道后定是要怪罪我的。
”
不等春月叫出声来,沈氏对劳妈妈使了一个眼色。
劳妈妈捂着春月的嘴拖到一边,然后赶紧派人去请大夫。
沈氏的心突突直跳,说不出的难受。
面对女儿惊慌失措的脸,她迫使自己狠下心来。
三娘再是可怜,也没有她自己的亲生女儿重要。
“不怕,元君,有母亲在。
”
沈氏的话安抚裴元君心里的慌乱,她慢慢平静下来,心里闪过疯狂恶毒的念头,要是三妹妹醒不回来该多好。
康氏和宣平侯赶来的时候,裴元惜还没有醒。
额头缠着白布,面色如纸。
无声无息毫无醒来的迹象。
沈氏在哭,自责痛心。
在她的哭诉中,康氏和宣平侯知道事情的经过。
裴元惜收到贺礼后十分开心,手舞足蹈蹦蹦跳跳,谁知道一个没站稳摔了一碎,摔碎玉笔的同时自己也磕到头。
裴元君死死掐着手心,不停责怪自己没有看好裴元惜。
这是意外,康氏没办法怪她们母女。
宣平侯递了帖子请来太医,还是上回替裴元惜看诊的那位龚太医。
龚太医一听受伤的是侯府的三姑娘,暗想着也不知这位裴三姑娘犯什么太岁,命运怎生如此波折。
诊了脉,施了针,开了药,裴元惜还没有醒来。
众人坐在外间等,皆是一脸沉重。
好好的摔一觉就醒不过来,龚太医都说额头的伤不重,也不知道为什么人不醒。
“夫人,奴婢有些担心,李姨娘不是说过三姑娘的命格…”劳妈妈小声在沈氏跟前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福气太过,她压不住。
”
康氏凌厉的眼神看过去,“什么命格?”
劳妈妈低着嗓子把李姨娘的那套说辞说了一遍,越说越是忧心忡忡,到最后眼里全是担忧和怀疑。
除了命薄不积福,实在没办法解释裴元惜自打被人重视以来的一波三折。
刚住到轩庭院就高热,得到侯爷的看重后李姨娘差点自焚。
还有这一次,才搬到水榭就摔一碎,偏偏太医都说伤得不重愣是醒不过来。
宣平侯送龚太医回来,听到劳妈妈的话脸色是猛地一沉,“胡说八道,明明是意外摔倒,怎么就是命薄?”
他是不信的,此事是意外。
“侯爷,妾思量着怕是有些邪乎。
三娘才刚养在母亲的身边就出这样的事,难道不是因为自己福薄受不住吗?太医都说她伤得不重,为什么醒不过来?”沈氏这会儿的功夫已经缓过来,为了元君,只能对不住三娘。
大家都沉默起来,如果说第一次没有信,第二次没人信,眼看着都是第三次,或多或少会引起猜测和怀疑。
康氏的眼中闪过怜悯,默默念几声阿弥陀佛。
虽然只是相处不到两日,她已然对这个孙女生出不一样的寄托。
别看三娘傻,但乖得让人心疼。
明明什么都不懂,却又像是事事都懂事。
一看到三娘那肖似莲儿的长相,她的心就得到慰藉。
如果莲儿长大,应该也是这副模样。
“太医都说伤得不重,你们说什么丧气话,三娘肯定不会有事的。
”
宣平侯环顾众人的脸色,道:“我也不信,我相信三娘肯定会没事。
”
母子二人这个态度,旁人还敢说什么。
守到将近子时,康氏有些受不住,被云嬷嬷扶回去休息。
沈氏让宣平侯回去,她留在这里守着。
宣平侯摇头,他要留下来等。
他不走,沈氏没有办法走。
裴元君恨到不行,也不走。
她望着内室床上的裴元惜,眼里的恶毒都快藏不住了。
如果三妹妹醒不来,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和她抢和她争。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她脑海中还划过更疯狂的念头。
若是父亲不在这里,她是不是能做些什么让三妹妹永远醒不过来。
人的执念一起,便是燎原的野火一般不可阻拦。
她几次看向内室,眼里的疯狂越来越盛。
沈氏偶尔望过来,惊见她眼里的疯狂,骇得心口发凉。
“元君,你回去歇着吧,明日…我和你父亲守在这里即可。
”
明天是她十五岁生辰,是她未出阁前最重要的日子。
约定的亲友们明天都会上门观礼,她应该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宣平侯也让她回去,她一直磨到子时三刻才走。
劳妈妈忙进忙出,期间给裴元惜喂了几次药。
那药流出来的多,喝下去的少。
宣平侯心里发沉,这药都喂不进去,难道他的三娘…
天微明的时候,有下人来报说李姨娘回府了。
李姨娘是从侧门一路哭到水榭的,这个时候宣平侯也顾不得责罚她,也没功夫去查谁给她报的信,又是谁放她离开庄子的。
她哭晕在屋门前,“三姑娘,姨娘来迟了。
”
宣平侯额间青筋直跳,“三娘还好好的,你哭什么丧!”
“侯爷,婢妾有罪啊,是婢妾的罪过啊。
老天爷,你要收就收我走,不要带走我的三姑娘。
我知道你发怒了,你在怪婢妾没有看三姑娘。
求你念在她还是个孩子的份上,饶她这一回吧,婢妾给你磕头了。
”
她头磕在地上,“咚咚”直响。
听得沈氏一阵阵心悸,熬夜的憔悴和心力的劳神让她的脸色看上去十分难看。
她捂着发虚的心口,示意李姨娘进屋说话。
“既然回来了,去看看三娘吧。
”
李姨娘抹着眼泪艰难起身,跌跌撞撞进屋。
一进内室看到床上面白如纸的裴元惜,扑过去放声大哭。
“三姑娘,三姑娘,你为什么不听姨娘的话?姨娘只想你平平安安地长大,稳稳当当地过一辈子。
你命薄如纸,为何要与天做对?”她哭到几近昏厥。
沈氏跟着抹泪,“早知道她命格如此,千不该万不该由着她的性子来。
侯爷,眼下还来得及,要不让她住回原来的院子…”
李姨娘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般,爬到宣平侯的脚边,“来得及的,侯爷,还来得及的…那高僧说三姑娘十五生辰是个大坎,婢妾心里慌得不行这才擅自离开庄子,事过之后婢妾任由侯爷处置。
为了三姑娘,侯爷怎么罚婢妾都没关系…”
“你说来得及,是何意?可是有什么法子?”沈氏急问。
“对,是有一个法子。
那高僧曾对奴婢说过,若是三姑娘真的遇到劫难,可用他人的命格相替换。
夫妻同心,冲喜换命。
”
冲喜?
沈氏一个激灵,确有这样的说法。
不论是世家大户还是民间,都有过冲喜的例子。
只是三娘没有订过亲,又是个痴傻的,这一时半会的去哪里找人冲喜。
再者这可是换命,一般人家也不会同意。
宣平侯也在思考,虽然他不相信那什么命格之说,但三娘这个情况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
要是能救女儿,冲喜一事倒也可行。
只是这人选…还真是无从找起,他总不能去大街上抓一个。
“侯爷,妾觉得为了三娘,怎么着也得试一试。
”沈氏道。
“你心里可有合适的人选?”宣平侯问。
沈氏摇头,凭心而论。
别说三娘眼下昏迷着,就是人没事的时候也难找婆家。
大户人家不想娶个痴傻的媳妇,丢不起那个人。
穷苦人家也不想要傻子当媳妇,养不起又顶不起家。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彼此都知道此事为难。
宣平侯只觉一股气冲上脑门,“我就不信找不到人!”
眼见着他要往出走,沈氏吓了一跳,“侯爷,你要去哪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侯爷!”李姨娘急忙唤住他,“侯爷您万万不可为了三姑娘而张扬行事,万一传了出去坏的是您的名声。
三姑娘本就福薄,真是抢回一个心不甘情不愿的男人,别说是冲喜,保不齐还是结了怨造了孽,岂不又是她的罪过。
”
沈氏一想也是。
宣平侯停下脚步,恼怒又无奈。
李姨娘垂着头,不知想到什么,急切道:“婢妾倒是有一个人选,他定千肯万肯的,就是怕侯爷和夫人不同意…”
“谁啊?你赶紧说。
这都什么时候了,哪里还管得了许多。
”沈氏催促。
“是奴婢娘家的侄子。
”
宣平侯倒吸一口气,李氏的侄子,那不就是昌其侯府的奴才。
她真敢说,一个奴才也敢配他的女儿。
沈氏先是一愣,尔后沉思起来。
劳妈妈见状,低声道:“夫人,如兰的娘家侄子你见过的。
小时候还做过世子爷的陪读,最是机灵好学的性子。
前两年老夫人恩典他进学堂读书,还说若是日后他有出息就放他一家的奴籍。
”
沈氏想起这事,“对,我记得,是个长相周正好学的儿郎,听说在学堂里学得还不错。
”
宣平侯的脸色好看一些,只是再是个读书识字的,那也还是奴才。
他的三娘可是侯府的姑娘,再怎么说也不能配个奴才。
劳妈妈又道:“其实若是放了奴籍,眼下倒是个好人选。
”
“夫人,奴婢的侄子最是心疼三姑娘,他一定会答应的。
别说是换命格,就是要他赔上自己的命,奴婢相信他也是毫不犹豫。
”
沈氏有些心动,因为其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若是李家那个儿郎脱了奴籍,日后又考取功名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后有侯府的拂照,领个差事不是难事。
也正是因为他要依附侯府,又是受主子恩惠的,必会心存感恩对三娘好。
宣平侯似乎在思考,思考这事的可行性。
李姨娘巴望着他们,目光殷切。
这时,内室传来一声咳嗽。
李姨娘脸一白,目光幽幽与劳妈妈一对视。
宣平侯首当其先冲进去,看到床上的裴元惜已经醒过来,他的目光中是前所未有的欢喜和庆幸。
“三娘,你…你醒了?”
裴元惜已经睁开眼,听到动静朝宣平侯看过来。
那双总是懵懂迷茫的眼清凌凌一片,先本涣散的眸像是汇聚万千星光。
她望着宣平侯,“爹,我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