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3)
十一月二十五日,将是朱怀镜终身难忘的日子。
王莽之带着市委组织部长范东阳,亲赴梅次。
梅次地委班子正式调整了。
朱怀镜出任地委书记,印证了外界谣言的真实。
专员名叫沈渊,原是吴市常务副市长,也到任了。
缪明仍回荆都去,任市政府秘书长。
陆天一调市纪委,任常务副书记。
棋局已定,人们倒没多少凑热闹的兴趣了。
不过大家仍关心着一件事,朱怀镜上来后,吴飞案会有什么新进展?听说吴飞已被押往外省了,在荆都哪里都不安全。
新旧班子的交接,当着王莽之的面,在会上就进行了。
场面自是热烈。
缪明和陆天一都满脸笑容,都说了感谢市委和王书记之类的话,当然也都向朱怀镜和沈渊表示了祝贺。
程序很规范,就像有人导演过似的,自然也就有些像演戏了。
晚上,王莽之在梅园五号楼208房间里,同朱怀镜长谈到深夜。
这正是他的公子王小莽上次来梅次住过的房间。
王莽之懒懒地靠在沙发里,两手摊开,抓在两边扶手上。
王莽之高而瘦,手就显得特别长,有点像长臂猿。
最近,关于王莽之的说法越来越多,有些话很不好听。
有人说,王莽之手很长,就是一语双关。
而朱怀镜眼前的王莽之,在柔和的灯光下,是位仁厚的长者。
“怀镜哪,市委非常重视你,非常信任你。
梅次工作基础不错,不过这两年班子协调有些问题。
我个人的看法,缪明是个书生,不行。
就让他回去给市长写《政府工作报告》吧。
人尽其才嘛。
陆天一有魄力,毛病就是太自负,遇事不绕弯子。
也不行。
你呢,我个人的看法,是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好的理论修养。
好啊,好啊。
”王莽之总是强调他“个人的看法”,看似平常,却别有深意。
官场中人发表意见,口头禅总是“个人看法”。
不同人说到“个人看法”,意思大不一样。
通常下级在上级面前表明自己说的是“个人看法”,有谦虚的意思;上级在下级面前表明自己说的是“个人看法”,看上去也是谦虚,其实是强调个人权威了。
而王莽之这个时候讲的“个人看法”,除去通常意义,还附加了新的内涵,说明他个人对朱怀镜格外器重,有私人之谊。
“王书记,请您多关心,多支持。
梅次干部队伍素质总体上都不错,但问题也不少。
下一步,扭转作风,是个大事。
工作问题也不少,总的说来是经济效益不高。
我不会忙着出政绩,出经验,而是想抓住一些基本的、具体的工作,抓实抓牢。
总的想法是,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
”朱怀镜注意既把自己的思路尽量讲透,又不能讲得太冗烦。
王莽之赞赏道:“好啊。
我早看出来了,你是有思想的。
一味地忙着出政绩,难免会出现虚的、假的、空的东西。
靠树几个供上级领导参观的典型,搞样板政绩;或者在数字上打歪主意,搞泡泡政绩;或者靠秀才们写几篇经验材料,搞文章政绩,等等,害死人。
对此我们是有教训的。
”
朱怀镜却是越发谦虚着,说:“您刚给我戴上书记这顶帽子,我还没多少准备。
我会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到底要怎样执政一方,实干一场。
我到时候拿个大致工作思路,报请王书记批示。
”
王莽之的声音突然低了下来,表情也神秘起来,说:“李龙标同志身体不好,要调整一下。
暂时不急,缓缓再说。
你考虑考虑,谁接任合适些。
”
“好吧,我会认真考虑的。
”朱怀镜心领神会,知道王莽之有意给他个人情做,让他自己从梅次推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