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集:党锢之祸起(1/3)
《党锢风云》
第一章:乱象初现
东汉中期,洛阳城的皇宫巍峨耸立,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年幼的皇帝坐在龙椅之上,懵懂地看着朝堂之下的一切,太后临朝称制,太后身后的外戚势力越发张狂,把控着朝政的方方面面,大小事务皆需经他们之手,官员任免、政令颁布,无不是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肆意操弄。
在这朝堂之外,民间百姓的日子也越发艰难,苛捐杂税日益繁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许多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沦为流民,在街头巷尾苦苦挣扎。
而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中,有一群正直的士大夫,他们熟读经史,心怀天下,以李膺、陈蕃为首。
李膺身姿挺拔,目光坚毅,每一次上朝,看着外戚们的嚣张模样,心中满是愤慨;陈蕃则一脸正气,性格刚直,对于朝政的乱象早已忍无可忍。
这一日,阳光透过宫墙的缝隙洒在朝堂之上,却驱散不了那压抑的气氛。
外戚们又在朝堂上提出要为自家子弟加官进爵,全然不顾那些真正有才能却报国无门的寒门士子。
李膺站了出来,言辞恳切却又掷地有声地说道:“陛下,如今这朝堂之上,官职任免当以才德为先,怎可仅凭亲疏随意加封,如此下去,朝纲何在,国将不国啊!”
外戚们听了,脸色顿时变得阴沉,看向李膺的眼神中满是怨恨,可李膺毫不畏惧,他身后的一众士大夫也纷纷附和,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激烈的争辩之中。
第二章:联合发声
回到各自府邸后,李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这外戚专权的局面,于是修书邀请陈蕃等几位志同道合的朝中同仁到家中一聚。
陈蕃等人收到书信后,纷纷赶来。
众人坐在庭院之中,月色清冷,映照在他们略显忧虑的脸上。
李膺率先开口道:“诸位,今日朝堂所见,想必大家都清楚,外戚如此专权,我等若再不出手,这大汉江山怕是要被他们蛀空了呀!”
陈蕃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李兄所言极是,我等受皇恩,食君禄,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这般胡作非为,必须要让陛下知晓这其中利害,还朝堂清明。
”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讨起对策来。
最终,他们决定联合起来,收集外戚专权的种种证据,写成奏疏,呈递给皇帝,同时在朝堂之上,只要有外戚不合理的提议,便一起发声反对,誓要与这股歪风邪气斗争到底。
此后的日子里,他们暗中走访调查,百姓们听闻是这些正直的大人要为他们主持公道,纷纷将自己所知道的外戚恶行告知。
一份份证据被整理出来,那奏疏也越发厚重,承载着他们期望改变朝政的决心。
每一次上朝,他们都严阵以待,只要外戚有不轨之举,便据理力争。
外戚们被他们弄得焦头烂额,却又一时拿他们没办法,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第三章:宦官介入
外戚们眼见着这些士大夫越发团结,对自己的威胁越来越大,心中焦急不已。
这时,他们想到了宫中同样权势渐长的宦官势力。
宦官们平日里围绕在皇帝身边,深得皇帝信任,他们善于阿谀奉承,又掌控着宫廷内外的诸多消息渠道。
外戚们暗中与宦官首领曹节勾结,送上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请求他们出手对付那些士大夫。
曹节本就是个阴险狡诈之人,看着眼前的财宝,心中盘算开来。
他深知这些士大夫一旦得势,对自己的地位也会有影响,于是便应下了此事。
一日,李膺等人像往常一样在朝堂上抨击外戚的一项贪腐之举,正说得慷慨激昂时,曹节突然站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哟,李大人,你们这一群人每次都这般齐心,莫不是私下里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啊?”
李膺等人一愣,随即怒目而视,李膺大声反驳道:“曹公公,我等皆是为了大汉江山,为了陛下能亲政,朝堂能清明,才联合起来,怎可被你这般污蔑!”
可曹节却不依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