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战火终日未停,轰炸声和枪炮声令人神经焦虑、惶恐不安。
下午风向一转,炸药的焦呛味和废墟的焦土味向我们袭来,如毒雾般渗进屋顶和墙壁。
漫天烟尘令人窒息,它们来自被炸得粉碎的房屋、道路、庄稼……还有我不敢去想的东西。
我以为天黑后会休战,就像渔夫日落收网,交战双方自然会鸣金收兵。
然而等到地球东转、太阳西沉,战火一刻未停。
很快会停的,我心想。
我坐在竹摇椅中前摇后晃,用手指梳理阿梅的头发,抚摩她的背。
快了。
阿梅熟睡后,我将她放到母亲床上。
我不想把她抱回楼上的儿童房,明早日军没准会照我家来一发炸弹,我可不想让她离危险更近一层楼。
我心想,干脆跟婆婆都到楼下去睡好了。
阿桂和素莉帮我把床垫和被褥搬到客厅当中,婆婆和我的床垫紧挨着。
等我们歇息下来时,轰炸和枪声总算停歇了。
我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对于屋里所有细微声响——巷子里各种脚步声,远处每次的喊叫声——都警觉不已。
我听着婆婆的呼吸声,看着惨白的月光从窗隙间漏进来。
那晚空气中夹杂着火药毒尘,比起往夜,月光犹显浓稠。
“宝贝,”我对腹中核桃大的胎儿喃喃道,“这不是我所希望的,你不该出生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
”
我闭上眼睛,想到应该让阿梅跟我一起睡,地板很凉,但她能窝在我的怀里。
我用手撑着起身,转念一想,又躺了回去。
阿梅在母亲身边已经熟睡,何必再弄醒她。
我蜷起双腿,把一只冰冷的脚丫塞到另一条腿下,又把被子拉到齐耳高。
我浮想联翩,想象听见白狐对月号叫,白鹭发出悲鸣,仿佛梦见鸿雁西飞。
白狐和眠鹭的意象,出自唐代李贺的《溪晚凉》,是我的尊师代于华最爱的一首诗1。
我一定是梦见了代老师,第二天黎明,当新一波炮火发出的呼啸轰鸣声把我惊醒时,她的影子依然萦绕在我脑海。
这无疑是种慰藉。
代于华曾教过我三年国文,她与我们这些学生一道激赏诗歌,抒发情怀。
“唔……”婆婆推开被子坐起来。
我们很快穿好衣服,准备开始行动。
婆婆称之为“侦察任务”。
一直被关在家里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踏出门时,我有些退缩,但婆婆没有迟疑,昂首挺胸出了院门,走进巷子。
我们来到菽庄花园前的沙滩,围墙外花盆里绽放的一丛丛橘色花朵吸引了我。
海鸟掠过海面,飞向浅蓝色的天际。
我再定睛一看,发现一艘日军军舰正不动声色地浮在水中,船的两侧各有一个烟囱,船中央是桅杆,旁边歪歪扭扭的高架子活像小孩搭的钟楼。
我们越过沙滩,来到九曲四十四桥,沿着遍布礁石的海岸迂回曲折地前行。
最后,我们看到海湾里停泊着一些小船,一群人身边堆满大包小包的行李。
“要是我们改主意,恐怕也会来这里。
”婆婆说。
那不大可能。
我们没那么容易被吓跑。
我和婆婆靠在石栏上,断断续续地听到船家和逃难者的讨价还价声。
他们的声音忽高忽低,不时有恐慌的叫声响起,但很快又压抑下去,好像在担心自己的绝望情绪会不断拉高船费。
“按理说,”沿着九曲桥往回走时,我说道,“逃难并不可耻。
”可我不太喜欢他们的样子,慌张成那样,惶惶似丧家之犬。
就在昨天,我们也曾考虑过同样的事。
“按理说,”我继续说,“即便最英勇的将军,也要懂得适时命令将士们撤退,重新布防。
”婆婆可是将门之女,她应该清楚。
“你是在问我吗?”
我想着聿明,他为国家万死不辞,而这些人,却只顾着保全自己的卑微性命。
我像孩提时那样,向婆婆坦率吐露心声,“如果说撤离可以光明正大,那为什么我在海湾上看到的只是胆怯懦弱?”
婆婆唇边闪过一丝笑容,却没有回答我。
到达山顶后,我们回望大海。
海水湛蓝,对于世代移居于此的闽地人而言,那是一种希望之色。
“去岛上另一头看看吧。
”婆婆说。
我们从岛上迂回的街巷中挑了一条相对最直的路线,横穿鼓浪屿的南部腹地。
婆婆迈着大脚阔步往前走,长及脚踝的裙裾翻飞,我一路小跑地跟着她。
离轮渡码头越近,就遇见越多迎面而来的人——背着包袱的后生、拖家带口的人、庄稼人、体面人,全是陌生的面孔。
他们向我们打听市政厅、英华书院或任何可能收容难民的地方。
一位戴着呢帽和墨镜,胡子花白的先生问我们鼓新路怎么走,说是有远房表亲住在那边。
婆婆给他指了路,又向他打听前方的消息。
“昨天,”他说,“两位营长捐躯,谭师长负伤。
我军只得连夜后撤到江头。
厦门沦陷是迟早的事了。
”他提起随身携带的竹笼,看着里面的金丝雀。
“多少朋辈成新鬼,一言难尽啊。
”这句诗令我热泪盈眶,不禁又想起了代老师。
我和婆婆互相搀扶着,从这群张皇的男女中挤出一条路来。
在海堤上,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厦门方向的逃难人潮。
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船只向鼓浪屿驶来,而在对岸的厦门岛,人们纷纷涌向海岸,争先恐后横渡海域,投奔相对安全的鼓浪屿公共租界。
一队敌机从头顶飞过,一如既往地向台湾飞去。
其中一架猛然离队,向正在行驶的船只俯冲过去。
它的下降角度极陡,我一度以为,飞机会一猛子扎到海里,再冒出水面,嘴里叼着一尾活蹦乱跳的海鱼。
而事实是,它拉平机身,开始向那些平民船只扫射,机枪子弹在海面激荡开一条笔直的缝,接着射进船里。
枪膛的金属撞击声和子弹射落的摩擦声戛然而止后,空中响彻着人们惶恐的尖叫和跳船坠海的水花声。
我旁边一个招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