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3)
可好话说尽,包云河就是不松口。
李东达心想包云河大概是觉得这钱拨得憋屈,存心要刁难一番,拖延一段时间,就叫村支书先回去,自己再慢慢去做包云河的工作。
李东达帮那个村支书倒也尽心尽力,他又单独去找过包云河几次,头两次包云河哼哼哈哈,不肯表态他都忍下了,第三次去包云河依然如故,他再也憋不住了,就和包云河吹胡子瞪眼地吵了一架,硬是逼着包云河签了字。
为防止再节外生枝,李东达当天就叫那个村支书来局里把50万领走了。
田晓堂听王贤荣说完,仍然不做声,脸上的表情也难以捉摸。
王贤荣本还想发一通议论,但因摸不准田晓堂的态度,只得扫兴地把涌到嘴边的话又咽进了肚里。
田晓堂暗想,包云河早就视李东达为眼中钉了,眼下李东达跳出来跟他大吵大闹,他岂能善罢甘休!田晓堂觉得,包云河在这件事上显然输了理,而李东达却俨然成了侠肝义胆的英雄,这事传出去舆情只会对包云河不利!田晓堂有些纳闷,包云河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干这种蠢事呢!
走不走夫人路线?这是个问题
王贤荣走后,田晓堂见下班时间已到,就给周雨莹打了一个电话。
周雨莹得知他已回到市里,显得十分欢喜,话音里透着一股兴奋劲儿,忙说下班后就去菜场买些他爱吃的菜,晚上好好做一顿饭。
田晓堂开玩笑说:“买那么多好菜干吗,打牙祭呀?”
周雨莹娇嗔道:“想得倒美!谁跟你打牙祭!你一去半个月不见人影,还没忘掉家里有个黄脸婆呀!”
田晓堂说:“好啦好啦。
今天就不用老婆大人亲自买菜下厨了,我们去外面吃吧。
你在单位等着,我过来接你。
”
周雨莹一听自然高兴,连声说:“好的,好的。
”
田晓堂在车上告诉甘来生,包云河已同意了专职司机的事,甘来生顿时眉开眼笑,对田晓堂直道感谢。
到周雨莹单位接到她后,田晓堂准备再去幼儿园接田童,周雨莹却说:“不用了,田童这些天一直放在他外婆家,他外婆会去接他的。
”听说田童放到他外婆家去了,田晓堂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心中暗暗有些不快。
在一家湘菜馆吃过晚饭,甘来生把他俩送到住处楼下。
两人下车后正欲往楼洞里走,甘来生却叫住他俩,把一个纸袋递了过来。
田晓堂不解地问:“这是什么呀?”
甘来生说:“两钵蒸肥肠。
刚才小周姐对这道菜赞不绝口,结账时我就要了两钵蒸肥肠,给小周姐打包带回去。
”
两人躬身上楼,周雨莹忍不住发起了感慨:“真看不出来,这个愣头愣脑的小甘还挺会来事的。
他对你这个做领导的俯首帖耳,对领导的老婆竟也是曲意逢迎。
你不说,被人拍着捧着,这份感觉真是好极了!”
田晓堂笑道:“你别小瞧了小甘,他可是跟郝局长做了5年专职司机的,如果没有一点悟性和灵性,只怕早就被撸掉了。
他讨好了领导老婆,也等于讨好了领导,甚至比讨好领导还管用。
小甘在领导身边多年,自然是深谙此道的。
”
周雨莹说:“小甘这回算是白下功夫了,因为他现在跟的这个领导是个例外,根本就不怕老婆。
”
田晓堂说:“怎么不怕?怕得要命呢。
你指东,我敢往西吗!你说一周只打一回牙祭,我敢奢望有第二回吗!”打牙祭是他们两口子的暗语。
他俩早就用打牙祭来指代夫妻间那点儿偷偷摸摸的勾当了。
大概是在结婚两年后,他对那事儿还是贪得很,她却早没了新鲜劲,感到有些厌倦了。
经常他“性”致勃勃,死皮赖脸地求欢,她却“性”味索然,找种种借口婉拒。
眼看着“日报”成了“周二刊”,“周二刊”又演变为“每周一歌”,“每周一歌”最终发展至“半月谈”,田晓堂不由怒火中烧,对她大发牢骚,说自己是“吊着肥肉吃寡饭”、“抱着娇娃做和尚”,又说“做一回爱比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打个牙祭都难”。
周雨莹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