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3/3)
班子这么一调整,更有活力了,不错不错!小田你今年也就三十出头吧?”
田晓堂忙答道:“我今年34岁,没什么工作经验,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
”
包云河在一旁介绍说:“晓堂是我们云赭最年轻的市局副局长,挺能干的!”
龙泽光脸上浮着一抹笑意,说:“我对小田还是有些了解的。
前年省厅搞那个专项调查,小田参与做了很多工作。
云河你把他提上来,是很有眼光的。
”
听了这话,包云河当然很高兴,田晓堂更是激动得脸都红了。
他没想到,龙泽光对他的评价竟然这么好,并且还把这种赞许当面讲了出来,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要知道,领导当到一定份儿上,是不会轻易开口表扬某个下属的。
看来,他前年在参与全省专项调查时的表现,确实给龙泽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前年,省厅从各地市抽调了一批人,由省厅的处长们带队,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专项调查。
田晓堂也被抽调参与了这项工作。
两个月后,调查结束,龙泽光要亲自听取各个调研组的调查情况。
不想在听汇报的前一天,田晓堂所在的调研组的组长、副组长,也就是省厅某处的处长、副处长突然接到北京的通知,要速往部里参加一个培训,没法参加汇报会了,汇报的任务只得委托给了田晓堂。
那个汇报材料本来就是田晓堂起草的,他对调查的情况最为熟悉。
在向龙泽光汇报时,田晓堂除讲了材料上早已准备好的内容外,又添加了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他到底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没什么顾忌,想到什么就都一股脑儿端了出来。
不想龙泽光却十分赞赏他的观点,觉得他的见解有独到之处。
那时龙泽光还不认识他,当场就问起他的姓名,是哪个地市的,显得很感兴趣。
汇报会后,厅里要起草一个综合调研报告。
厅办的几个笔杆子忙活了半个月,弄出了一个洋洋洒洒数万言的材料,送给龙泽光审定。
龙厅长看了却很不满意,当即指示道:“干脆把云赭的那个小田叫来吧,让他再弄一稿看看。
”其时田晓堂已经回了云赭,得到通知又重返省厅,按龙泽光的要求承担起重撰调研报告的重任。
结果,他的调研报告凭着事例翔实、分析透彻、视野开阔、观点新颖,一下子就征服了龙泽光。
这让厅办的笔杆子们觉得很没面子,也让龙泽光从此记住了田晓堂这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人。
龙泽光又问道:“听小尤上次去了云赭回来说,你们那个‘洁净工程’搞得很不错嘛!”
尤思蜀忙说:“确实不错。
我个人觉得,云赭的经验,在全省只怕都有推广的价值!”
包云河向尤思蜀投去感激的一瞥,对龙泽光介绍道:“我们严格按省厅对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的相关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质量为本,大力实施‘洁净工程’,目前……”
包云河还没说完,龙泽光就打断他,说:“你们要注意,搞这个项目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群众得实惠。
要通过把有限的资金投进去,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听了龙泽光这话,田晓堂心头不由一震。
他回想起当时自己与包云河的两套方案之争来了,就想龙泽光只怕更赞同自己的方案二呢。
可当时包云河、陈春方他们力主方案一的一条重要理由,是方案一更具观赏性,省厅领导看了会更加满意,从而愿意下拨更多的项目资金。
现在看来,这条重要理由只怕是站不住脚的,龙泽光最看重的似乎并不是这个。
包云河倒是一点也不慌乱,鸡啄米似的点着头说:“您的指示我们记住了,回去后一定认真落实。
”
龙泽光善解人意地说:“我知道你们这次来,是为了这个项目的后续资金。
你们放心,厅里会按原定计划,分期分批,及时把资金下拨给你们。
请你们一定要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龙泽光表态这么干脆,包云河大喜过望,忙连声表示感谢。
龙泽光突然问起云赭市局在完善服务职能、改进服务方式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和尝试,包云河思考了一下,认真作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