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二十诸天护法> 第一章 虔心慕道谁家子

第一章 虔心慕道谁家子(2/3)

塾课所用笔墨纸砚之类的文具。

     至于本篇开始时,醒言口中这位变换了四次名号的仙长大师道长老头儿,正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循州罗浮山上的道教宗门“上清宫”——在饶州负责采办鄱阳湖特产的道士,道号“清河”。

     清河道士年岁已然不小,生就一副瘦骨。

    因了不常梳理的缘故,他那疏疏几绺胡须日渐增长,积年累月下来竟也颇具规模。

    随风飘动之际,倒也有几分仙风道骨之貌。

     虽然清河老道年岁已大,但还是干着这类似于杂役的差事。

    按醒言的理解,这应是清河老道比较笨,做不好上清宫的功课,才被派来在这市间奔走。

    这一点上,虽说几年来两人天天这样坚持不懈的拜师扯皮,早已和混得不能再熟。

    但便似那恶龙的逆鳞,只要醒言讥讽到老道这一点,他便会一触而发暴跳如雷,一定要揪少年解释清楚: 我清河大师来这饶州城,实是师门上清宫修道特讲究入世,而罗浮山上实在没有比这更入世的职位了。

    所以,当年能被委派到这饶州善缘处,实在是历尽激烈争竞、压倒多少优秀同门、最后才争取到手! 为了让这调皮小子接受他说法,此时清河老头一定会提到,他当年可是上清宫天一藏经阁的高级道士,后来只是为了修为更进一步,才争取来这饶州城的。

     虽然,清河老道说这话时,每每得意洋洋;但若是少年再大上几岁,城府再深上几许,便会发现此时这老头儿的神色,总不是那么自然。

     不过,虽说如果以貌取人的话,清河难免要被归入老朽一流;但他头脑灵活,人情世故通晓练达,办起事来从不拘泥于出家人的身份——拿老道正义凛然的说法,那便是他的“入世之道”! 不管清河到底是不是因为修道无成才来干这差事,反正在醒言眼中,清河老道这“入世”之功,确已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以至于常常要算计自己,让他为善缘处顺路办理各种杂活儿。

     看来,这天下知名的上清宫,还真是不同凡响。

    这清河老头,不正是那上清宫因材施用的典型?于是,这便更加重了少年张醒言,对上清宫的向往崇敬之情!正是: 小童子、志气高,想学神仙登云霄; 日上三竿不觉醒,天天梦里乐陶陶! 其实,对醒言来说,所谓的求仙慕道,充其量也只是他缠着老道拜师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

    拜师真正原因是,少年现在正到了长身体的时候,食量大增,饶是家中靠山吃山,张氏夫妇省了又省,却仍是支持不起。

     并且,他在饶州城内,并无落脚之处,每天还得赶长路才得回到郊外家中。

    虽然一双腿脚倒因此锻炼得强健无比,但对于醒言这么一个少年郎来说,天长日久下来,还真不是件轻松事儿。

     因此,如果能混到善缘处,那至少便可以有个落脚地方。

    很可惜,虽则醒言和清河老道混得很熟,偶尔也可在这“罗浮山上清宫饶州善缘处”打尖;但这善缘处,并不仅仅只有清河老道一人打理。

    在他手下,还有两位小道士,净尘和净明。

    这俩小道士,便对他没什么好脸色。

     也许,他俩厌烦醒言的借住,或是情有可原。

    虽然这俩道士辈分低微,但能够加入上清宫这天下闻名的清高道门,俱是费了一番心力,尽皆盼着能学几手道术,回去荣耀乡里。

    谁知,莫名其妙却被远远打发到这儿来干杂活,对这些虔心慕道之人来说,实与充军发配无异。

    倒霉之处,便连那家书都不太好写,正是一肚子怨言。

     因此上,虽然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但积着这一肚子晦气,便免不了连带着对醒言这个揩油的俗家少年,没啥好脸色。

    而经过这些年在书塾与市井间的历练,醒言也已非当年那个山中懵懂少年。

    对这俩杂役道士的负面看法,早是心知肚明。

     因此,他更要上赶着拜清河为师不可。

    若是早一天成为净字辈中一员,便可早一天名正言顺的在这善缘处白吃白喝白住了! 和净尘净明看法迥然而异的是,在醒言这小小少年的眼中,他们这些善缘处的道士们,实在是身在天堂了。

    不虞衣料食物之缺,不虞雨淋日晒之苦,整日介清谈扯皮,接待接待慕道之人的捐赠就可以了。

    最多,也只不过是拐过几个街角,采买些杂活物品——却连这样的轻松活儿,还可以三个人轮流来做,实在太悠闲了! 相比醒言做过的那几份兼职,这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饶是这样,却还看那俩小道士整日里都皱着愁眉苦着脸,整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回家赶那段长路的途中,醒言心中便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

     其实,也难怪少年张醒言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现在,正处在一个民众颇为困苦、但道教却大行其道的年代。

     此时正值天下甫定。

    刚刚经历过割据势力的长年战乱征伐,华夏大地上人口剧减。

    无论是中下层士族,还是底层的平民,都对之前朝不保夕的日子心有余悸。

    因而,现在天下俱是人心思定;上至皇亲贵胄,下至黎民百姓,都厌倦了战争的喧嚣,开始医治长年战乱带来的创伤。

    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中,反对武力征伐、力倡清净无为的道教,便开始从各派教门中脱颖而出。

     当是时也,举国上下俱慕道家,不仅道宗寺庙香火日盛,便连尘世中的文人名士,也多以精研道家典籍为时尚潮流。

    那时的士林中,便出了不少著名的道学家。

     有了这样的背景,那道家玄学清谈之风,便出乎想象的盛烈。

    这些道家玄学的清谈,又称作“微言”、“清言”、“清议”、“清辩”。

    探讨并称“道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每天都在偷撸男神的猫 路过人间 离婚后我和他成了国民cp 星星为何无动于衷 放不下 平安小卖部 老公你说句话啊 直播时人设崩了 结婚以后 网恋同桌 我的男友是霸道总裁 不息 戎先生的失恋日记 明星猫[娱乐圈] 你听谁说我讨厌你 别慌!我罩你! 全世界都觉得我们不合适 假释官的爱情追缉令 掰弯自己也不放过你(直播) 小星星 情敌 被抱错的原主回来后我嫁了他叔 成了死对头的“未婚妻”后 暴躁学生会主席怼人 卖腐真香定律 深处有什么 路过人间 对校草的信息素上瘾了 放不下 反派病美人开始养生了 方圆十里 不息 野生妲己上位需要几步? 伺机而动 巨星是个系统 春生 沉迷撒娇 小星星 成了死对头的“未婚妻”后 卖腐真香定律 非典型NTR 情敌暗恋我 天才作家 治愈过气天王 明日星程 竹木狼马 我还喜欢你[娱乐圈] 错位符号 我变成了死对头的未婚妻肿么破?!等,急! 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