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伏羲传奇之五行灵玉 动漫> 第三十三章 阪泉之战

第三十三章 阪泉之战(1/3)

神农听说小轩反了,并将白阜杀死,心中大乱。

    他听祝融之语,招募兵丁。

    祝融听说小轩已经得了太昊,便兵发涿鹿,黄帝领兵来救,祝融先让共工在黄河上水战大败黄帝兵,又在阪泉实施火攻,烧了一半黄帝兵。

    双方混战在一起。

    此时神农在姬伯陪伴下出现。

    原来姬伯先去了昆仑山征求伏羲的看法。

    伏羲说炎黄之间的事是天意而为,让他保护好神农即可,姬伯才来到穷桑。

    神农为了不再死人,决定将天下让给小轩,祝融相劝无效,只好自己走了。

     ※※※ 女娲为太昊人主持公道,太昊人自然是言听计从。

    黄帝队伍中,有人虽然不服,但见黄帝对这女娲极是尊重,便不敢多言。

    两方人各自散去。

     刑天找到女娲问道:“娘娘,我们的人与小轩的人比,肯定会输,你为何这样做呢?” 女娲道:“难道太昊人就没有能征善战者吗?” 刑天道:“想来在我神农国,最能征战者,就应数小轩了。

    二十年前,小轩的母亲受雷电感应成孕生了他,小轩本是天神化出。

    正因如此,天皇伏羲让姬伯传其武功,那姬伯功夫多高啊!小轩功夫自然了得。

    这些年,北方晕粥狄人时常扰乱我神农部落,神农帝均是让小轩练兵统兵平定,其所领兵士,自是能战之人。

    而我太昊,长期以来农耕为主,所有卫队,仅为防野兽侵袭而已,过去抓野兽,还用些蛮力,可从天皇发明了网罟和陷阱,抓野兽也不怎么用力了!想来我们不足与小轩相抗衡啊!” 女娲道:“今日也是怪事,我怎么就没见到我儿姬伯呢?如果见到了他,我便让他将小轩拿了。

    我也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 刑天道:“我也未见。

    ” 女娲叹曰:“我也是迫于无奈,才让人与他们比试,我也是在拖廷时间。

    你已燃放烽火,神农帝即便不能赶回来,伏羲也能来,如此太昊便有救了!” 刑天点头道:“我明白娘娘的意思,真是妙法!我去找来最好的卫士与小轩他们比试,极尽全力多拖些时间便是!” 晚上,双方点燃松明相对峙。

    黄帝对女娲一揖道:“外婆,不知你白日所言,是否算数?” 女娲娘娘道:“当然算。

    你外婆虽不及你外公天皇伏羲氏,却也曾炼石补得苍天,烧泥做得彩陶,怎么会说话不算数呢?即便你外公,神农帝姜炎来了,我也做得了主。

    ” 小轩点头道:“这个……我相信。

    ” 女娲道:“可有三点我得说明白。

    其一,双方各出五百人对打,要一对一比试,而非五百人同时上阵。

    ” 小轩问道:“怎么个一对一?” 女娲道:“就是你方先出一人,我方也出一人,两人对战分出胜负后,双方再出一人应战,五百人战完为止。

    ” 黄帝皱眉道:“这……这不是太慢了吗?” 女娲道:“再慢也得这样做!你并非北方晕粥狄人,你是我外孙,而神农帝也是我外孙,你与神农又是亲兄弟,我们是亲属。

    这次你叛离神农,或许神农有不道之处,或许你有不服他之处,我在这里都不再计较。

    亲属之战,不是与狄人作战,所以要君子战,要一对一地来。

    否则,一千人混战,不死即伤又难分胜负,让全天下人谈论起来,既不好听,又不能服众。

    ” 黄帝看看左右,所带勇士兵丁多数点头。

    便道:“那其二、其三呢?” 女娲道:“其二便是点到为止,不得伤人,更不得杀人。

    不用棍棒器械,仅是摔跤、对打。

    一方将另一方摔倒或打倒,喊一、二、三三个数,倒地者未能起来,便算输了。

    其三,便是战完为止。

    双方各出五百人成五百对一一对战,等五百对皆对战完毕,以赢方多者为胜方。

    ” 黄帝道:“依外婆所言,今日也战不完啊!” 女娲道:“今日战不完,明日接着战,明日战不完,还有后日,所以我说战完为止嘛!有一方不能战完,此方便是输了。

    你方若输了,把所剩谷米全部留下,赶紧走人。

    今后不得再做叛乱之事。

    我方输了,你立刻接管太昊部落,随你处置。

    你不是要当黄帝吗?你便当黄帝好了。

    ” 刑天站在女娲身后,频频点头,心想:这个人皇,真是厉害,虑事真是深谋远虑。

    黄帝听毕道:“其实我拿你们太昊,犯不上费这等周折。

    如果你不是我外婆,现在我恐怕已经得手了。

    ” 女娲道:“你说的这一点我信。

    可你这种征服只能是暂时的征服而不长远。

    你想想,神农国不止太昊一个部落,还有九黎、火族、穷桑,都是强大部落。

    这些部落合起来打你,你胜算有多少呢?另外,我老太婆站在这里,我相信,任凭你是谁,也动不得我。

    你来抢夺太昊,也许没有什么,可是你动了我这个老太婆,那你就试试,看看这天下有没有人会摘了你的大好头颅去!” 女娲娘娘说的铿锵有力。

    小轩一听,这话说的还真不假。

    我动了太昊,或许师父姬伯和外公伏羲都能原谅我,可是我如果动了我外婆,那这个脑袋不让人搬走才怪呢!想到这里,小轩道:“外婆这句话,我信!” 女娲娘娘点点头道:“你信就好!所以我说,你还是按着我的想法来,打赢了,最起码你能拥有太昊,扩充实力。

    ” 黄帝道:“好吧!就这样。

    ” 双方各后退几步,将火把举高,拉开阵势。

     黄帝问道:“谁打头阵?” 容成应声而出:“我来!”说罢跃到阵前。

     这边,刑天将过去跟随伏羲氏的几个龙族首领都叫了来。

    朱襄和阴康已经不在了,只剩下大庭氏、昊英以及其子昊天、浑沌以及栗陆。

    这些人都是在太昊部落中比较能打的人。

    可大庭、昊英、浑沌、栗陆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怎么能再上战场呢?而昊英之子昊天,也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人了,那次在女登比武招亲之时他曾经出现过,可他没打过蚩天,仅一回合就败下了阵。

    之后他也结婚生子了,他的儿子叫昊然,是一个又高又胖的卫士,昊然拍拍胸脯对父亲道:“我试试!” 昊天道:“好儿子,太昊有危难,你应当冲上前去。

    ” 昊然看看刑天,刑天允道:“去吧!” 那昊然慢悠悠走到阵前,对容成道:“看你比我矮小,你先出手吧,别说我欺负你。

    ” 容成也不搭话,“唰”地一声,挥右拳向昊然脑门打来,昊然伸左手过来阻挡,谁知容成乃是虚招,右手尚未撤回,右脚抓地站稳,一个急转身,伸出左脚向昊然腹部揣去。

    那昊然瘁不及防,被他一脚揣个正着,“哇”地一声向后跌到,双手捂着肚子打滚,起不来了。

     谁会想到,容成赢得如此轻松,小轩队伍一片欢腾。

    黄帝喜道:“容成,你是我的第一勇士,奖你头功。

    ”话没说完,共鼓已窜到阵前,向对方挑战。

     刑天用手摸头,左右看看。

    见浑沌正在与一个训兽队头人说话,就过去对浑沌道:“这训兽的队长是谁啊?” 浑沌道:“他想上去试试啊!”刑天看他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便向他挥挥手,令他出战。

     那训兽队长便冲到共鼓身边,张开双臂,向共鼓抱来。

    共鼓一蹲,队长便走了空。

    共鼓顺势搂住那队长的双腿,用力一抱而起,在地上转了几圈,向前松手一送,那训兽队长骨碌一下倒在地上。

     黄帝大叫:“好!共鼓厉害!” 这边刑天可是愁眉苦脸了。

    他的嘴嘟哝着说:“浑沌也是,这是谁家的孩子,不行就不行了,还非得要上去。

    ”他说的话让浑沌听见了,浑沌白眼看着他道:“谁家的孩子,他父亲是谁他都不知道,能是谁家的孩子呢,是大家的孩子呗!” 刑天也白了浑沌一眼,没吭声。

    浑沌道:“你看我干什么呢,部落里你是族长,谁能打你都不知道,还怨谁啊!” 接下来是货狄对一个扑兽手,那扑兽手用抱腿之法去对付货狄,货狄怎能让他抓住,蹦起来越过那扑兽手头顶,跟着一脚踢在那人屁股上。

     雍父对一火工,没用三拳两脚,便将火工打倒在地。

    两人终于洗去与刑天对战时的耻辱,黄帝队伍中一阵高呼大笑。

    共鼓大喊道:“刑天,你们这么不堪一击吗?” 女娲看看刑天道:“我们队伍中没有能人吗?” 刑天道:“以前,太昊还捕些野兽,可自神农以来,反对搏杀,奖励农耕,以谷为食,太昊便不再训练了。

    谁会想到会出现这种事?加上今年一直大旱,族民少粮无食,即使吃上一顿饱饭,也没有力气比武。

    上去这几个人就算能人了。

    这回小轩和我们对垒,就是武力对蛮力,我看,没有胜算的!” 女娲叹道:“这样还怎么比下去,我看结果也是一样,看着难受,我不看了,尽量拖延时日吧!”说罢便自回统天殿去了。

     比到第十人之时,刑天的太昊队伍没有一个胜局。

    黄帝队伍便都得意忘形起来。

    刑天看出了点门道,他知道,原来小轩队伍中先出来的这些人皆是精兵良将,快轮到兵丁了。

    他脑袋转转,想起招来。

    便叫几个耕田者上去,陡然又将昊然、驯兽手和扑兽手换上,对方没看出来,竟然赢了三阵。

    可也终不能让这几人不断地去打。

     刑天无法,自己上去赢了一阵,却招来黄帝手下一阵奚落,什么“兵没有了,将当兵了!”什么“没人就认输算了,废劲硬撑干吗?”甚至于向训羊赶猪那般地“嗷嗷”直叫。

     到五十阵时双方都累了,刑天对黄帝道:“女娲娘娘说了,让我们明日再比试!” 黄帝问:“女娲娘娘去哪了?” 刑天道:“回统天殿了,她说你能听她的话!” 小轩想想道:“也罢,就明日再比!” 黄帝带兵走了,刑天来见女娲。

    女娲道:“真想不到,姜炎弄个神农大国,却弄出个软弱无力的国家来。

    ” 刑天道:“这也不怪神农帝。

    他崇尚没有杀戮,没有争斗,只有和睦、勤劳的国度。

    ”又低声道:“我已将太昊小轩之变,派人报告了神农、蚩尤、夸父,让他们快速组织人手,历练兵士。

    ”女娲问:“即便他们来了,能有胜算吗?” 刑天道:“能!别人不说,就是蚩尤一人,打小轩百八十个人,也是绰绰有余。

    ” 女娲惊道:“蚩尤这般厉害,我以前只是听说过蚩尤打狼,难道对于作战也是这么厉害?” 刑天道:“作战就更厉害了,娘娘是没有看见蚩尤作战的样子,真的打在一起,小轩决计不是蚩尤对手的!” 女娲道:“真的,那他们何时能到?” 刑天小声道:“最快,也需三个月。

    ” 女娲道:“三个月,太昊早完了!” 次日,双方又站成对阵。

    女娲大声对黄帝道:“小轩,你不先过来与外婆说几句话吗?”小轩过来给女娲施礼道:“外婆,身体一向可好?” 女娲道:“本来很好,却差点让你给气死!” 小轩笑道:“孙儿不是听你话了嘛!” 女娲道:“听我话了,可也是不公平的比试!” 小轩问:“怎么还不公平?” 女娲道:“太昊大旱,已连续两年。

    族人都吃不饱,骨瘦如柴。

    怎么能有力量比武呢?你们呢,在穷桑、有熊,衣食无忧。

    饱暖之余,锻炼体魄,身强力壮。

    相形之下,太昊自是必败无疑了。

    ” 小轩问:“难道外婆要变卦吗?” 女娲道:“你外婆什么人,说出的话,是惊天之雷,怎么会变?我是说,这种比法,即便是你赢了,也是胜之有愧。

    ” 小轩道:“那,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让太昊族人心服口服?” 女娲道:“你容我三个月时日,让太昊也练练兵,壮壮骨,再行比试,太昊败了,再无怨言。

    ” 小轩尚未答话,只听身后有人大声道:“小轩,不可。

    ” 黄帝回头一看,见父亲少典已来到身后。

    原来少典在太昊外边等待消息,可等了一整天也未等来消息。

    他坐立不安,心想这小轩毕竟还小,一旦有变他应对不了怎么办?于是早早起来赶了过来。

     少典向女娲施礼道:“人皇娘娘可好!” 女娲道:“你也来了!我说嘛,小轩小小年岁,怎么会如此多事?” 少典道:“天下之大,能者居之。

    神农姜炎统领神州以来,屡遭北方狄人侵欺,神农无力还击。

    小轩虽小,却将来犯之敌围而歼之,这便是能。

    是以有熊、穷桑等地部落皆推拥小轩为帝,以黄土为色,称之黄帝,统领各族。

    人皇娘娘,你以为如何?” 女娲道:“你曰之能,谓之能战。

    能战者,只可统兵为帅,却不能统治四方。

    小轩能战,比之天皇伏羲如何?” 黄帝插嘴道:“我与外公无法可比!” 女娲道:“伏羲能战,可敌万人。

    可他为何让位给神农?自伏羲领族人离开山洞,创立太昊以来,开疆扩土,人数猛增。

    人取野兽、鱼类为食,不得满足。

    是神农姜炎,走千山涉万水,寻得五谷,洒遍大地,才解除万民受饿之苦。

    所以天皇为民着想,划出了一个神农新时代。

    可是以谷为食,也是受制于天的事,天降洪旱之祸,便减少食粮。

    神农知此之弊,终在东方土肥雨丰之地,建起新都穷桑,广积存粮,以抗旱灾。

    今纳粮赈济太昊、火族,为感天动地之义举。

    而小轩呢,竟用神农之粮,图自己的事,此行此为,天地亦不会相容。

    ”女娲说着,目中含泪。

     少典心道:这女娲,万事皆知,真是服了。

    可此事已行,决不能听她所言,坐失大好时机。

    于是拉住黄帝的手低声道:“莫要听你外婆之语,你外婆所为,仅为拖延时日,等待援兵。

    要知有了太昊,便有了一个根本。

    我等一旦中了娘娘之计,便后悔不及了!” 小轩亦为女娲感泣。

    他听少典之言,想母亲伏宝之语,用手抹去泪痕道:“外婆所说虽是,可时过境迁,人虽不能脱离苍天大地,却为天地间的精灵。

    我也以神农献五谷为高风亮德,可人总不能千秋万代取天地之宜。

    我记得外公在甲骨文中道,天地宜为人一时之补品,人不只要寻得万物,还应创造万物为人所用。

    若以此为我所求,思来思去,凭我个人及少数人之力绝不能及,需举神州之物方可成之。

    我心如此,万望外婆成全。

    ” 女娲沉默不语,半晌方道:“既如此,随你便罢!”言毕又看看少典,对他道:“少典,有一件事我不明白,神农和小轩都是你儿子,你怎么能偏向小轩呢?” 一句话将少典问住了。

    少典想了一会儿道:“我两个儿子,一个已坐天下多年,一个还没坐过。

    让他坐坐或许公平!” 女娲娘娘听了,露出极其怪异的眼神,跟着眉头紧皱,叹了一声摇摇头,又回统天殿而去了。

     少典对小轩道:“你外婆既不说话,便是应允了,我们当速战速决。

    降我者留,逆我者杀!” 黄帝道:“不可!我已答应外婆以五百战取胜。

    此事太昊人皆已知晓。

    外婆之言对,以让人心服为准。

    ”说完对刑天道:“刑天,我们以一日为期,四百五十战决胜负。

    快出来决战罢!” 刑天亲耳听见女娲与黄帝、少典对话,知此战已不能推也不能免,便对太昊族人道:“谁打头阵?”那训兽手又道:“我。

    ”便抢上前来。

    小轩队伍中容成眼快道:“这人昨晚不是打过了吗?”小轩道:“莫管他,凑数算了。

    ”就派一兵丁出来与他相战。

    那训兽手肩扛兵丁摔在地上,竟然胜了。

     太昊队中扑兽手又上阵了,黄帝道:“刑天,你这般做,我也会!”容成便走上阵来,不出三招将扑兽手骑在胯下。

    这阵对小轩来说,也太好打了。

    对方能者上来,便派货狄、雍父、共鼓等勇士,一般农夫上来便派兵丁,总之是赢多输少,至午夜之时,还有几阵便打完了。

     黄帝见人人困倦已极,便主动对刑天道:“还有五阵,明日再打吧!”刑天也正有此想法,便停下来。

     刑天到统天殿对女娲娘娘道:“虽然还有五阵,可我们已输了。

    ” 女娲道:“输吧,是应该输!”又皱眉道:“刑天,我不明白,为何未见姬伯?” 刑天道:“我也想不通,姬伯为小轩老师,此等大事,怎么会没有他呢?” 女娲道:“他是我儿子,也是神农舅父啊!从亲属来论,他与神农和小轩亲疏一般,帮小轩打我们,他不忍,帮我们打小轩,他不能,可他至少会阻止小轩啊!” 刑天道:“想不通的事便不想了。

    人皇娘娘,明日输了,小轩便要接管太昊了,别人都可跟他,我却不能啊!” 女娲问:“为什么?” 刑天道:“神农帝将太昊交与我,我不能将其发展壮大,还输给了别人,我没有颜面啊!如果我再投降小轩,何以为人。

    我也不能去见神农,所以,我今夜便去火族找夸父去了。

    我看小轩也不能将娘娘怎么样,望娘娘保重!” 女娲道:“你的心我能理解,你去吧!” 天刚放亮,女娲便早早起来,让人将三子少俞、四子伯高叫来,并领他们来到比武场。

    这伯高本来一直在昆仑山上跟父亲伏羲学武,可是因为想念母亲女娲,才回到了太昊,谁知道赶上了这件大事。

    听母亲叫他,伯高也不推辞,便与兄长少俞一起来到了阵前。

    这边,小轩、少典也已经列好阵式。

    黄帝见对方队伍中没有了刑天,便对女娲娘娘拱手道:“外婆,今天是最后几阵,怎么不见了刑天?” 女娲道:“刑天走了,与打完最后几阵没有关系。

    这种比武决输赢的方法是我所定的,我知道我们已经输了,可我们还是要坚持到底!”说完对少俞道:“你打前几阵,后面让伯高打。

    ”少俞领命走上阵来。

     小轩认得少俞,便道:“少俞舅父,你也要与我们对战吗?”少俞道:“你是神农属下,尚可背叛神农,我与你对战有何不可?” 小轩对部下道:“我这两个舅舅,经常得我外公天皇伏羲指点,本领肯定不小,谁去为我打这场硬仗?” 共鼓道:“我去!”说罢已冲上阵来。

    他见少俞已拉好架式,也不多言,挥拳便打,少俞却不躲闪,伸出手去让过共鼓的拳头,似鹰拿蛇般牢牢抓住共鼓的手腕。

    共鼓挥另一只手打来,也被少俞拿住。

    看那少俞,不慌不忙,伸出腿,向共鼓踢去,那共鼓无处躲闪,正中其大腿根部,少俞双手一松,共鼓便向后飞去。

     真是一物降一物,从共鼓冲出到飞出,只在转瞬之间。

    黄帝也没想到少俞这么厉害。

    正惊愕中,货狄又冲了上去。

    货狄跑到少俞跟前,腾空飞起,左右腿一先一后向少俞踢来。

    黄帝见少俞脸庞露一丝冷笑,心想不好。

    果然,少俞每日学伏羲九针,分寸揣拿得极为准确,待货狄飞来之腿离自己仅半步之远,才后退一步,伸手拿住货狄脚跟,向上一抬,货狄便摔了下来。

     少典见黄帝今日连失两阵,觉得脸上无光,磨拳擦掌便要上去,却被小轩拽了回来。

    黄帝道:“雍父,你上吧!”雍父应声而去。

     雍父去了,也是白给,未及三个来回,被少俞一个扫荡腿绊倒在地。

    小轩看看容成,容成便明白让他上场,他飞身出去却被伯高截住。

    少俞打胜三阵,便听母命退回去了。

     伯高也有四十几岁,到现在他还没有成家,女娲伏羲虽然苦劝数次,伯高均以不愿意为名推辞,伏羲女娲后来也就随他了。

    他虽然年近四旬,可是长相极是年轻,就像二十几岁的人,加之他身材高大,英俊潇洒,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这几年他曾经跟随父亲去过几次昆仑山,受到父亲的指点。

    他挡在容成前面,并没伸手。

    容成一看,觉得这个人像孩子一般面色娇好,甚是可爱,也不忍出拳。

    两人在队中转来转去。

    两队人皆发出呐喊之声。

    容成知众人催他,便向伯高招招手,让他先来。

    伯高也再不推辞,挥手推拳向容成打来。

    容成将伯高之拳架开,随即出拳击伯高面门,伯高侧身躲过,他急转身,飞起脚向容成胸膛踢去。

    整个动作又快又准,潇洒自如,连小轩也暗暗叫好。

    谁知容成并不慌张,脚未到,人已跃身而起,一个跟头从伯高身上跃过。

    黄帝知道容成与雍父要好,便问道:“雍父,容成何时有的如此能耐?” 雍父道:“我也不知道。

    ” 黄帝赞道:“容成好学之人,好!” 再看伯高、容成二人,你来我往,二十几个照面没分输赢。

    容成一腿扫去,伯高一跃而起,容成趁势抓住伯高双腿,在伯高一带之下,容成也顺势翻起,两人像一个人一样翻来翻去。

    女娲道:“他们这是比武吗,倒像是表演。

    ” 容成终不是伯高对手,觉得天旋地转,倒在地上,被伯高压在了身下。

     黄帝一把没抓住,少典冲上阵来。

    他不顾伯高汗流浃背,快速出掌,想一举将伯高击败。

    伯高一愣之下,虽背部挨了一掌,但他身材魁梧却未倒地。

    随即振奋精神,以快打快。

    只听场上“呯呯啪啪”之响,皆是拳脚之声。

    此阵打得比容成那一场还精彩,两旁观看者皆瞪大双眼拍手叫绝。

    顷刻之间,三十余招已过,伯高越战越勇,一拳击过之后,旋身之间,腿又踢了过来,少典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一不留神,脚下绊在一块石头,躺在地上。

     少俞、伯高以二敌五取胜,给太昊大增光彩,虽然总体上太昊输了,却也是畅快淋漓。

    女娲对黄帝道:“小轩,你也看到了,我们太昊并非没人,只因长期从事农耕荒废了练兵而已。

    可输了就是输了,输了就要认。

    现在太昊归你了,你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可有一句话,我必须说在前头,无论如何不要随便杀戮伤人。

    ” 黄帝道:“外婆大可放心,小轩记住了!”转身对兵士道:“自即日起,太昊与我们已经为一家了,要将谷米尽数发给太昊族人,不得对其有任何伤害!切记一点,人皇娘娘所居的统天殿,不得有任何兵士进入干扰!” 太昊归黄帝以后,小轩从太昊族人中挑选年轻力壮之士进入军队,由雍父、货狄、共鼓分队训练,将兵队扩为八千人。

    派容成征集人手,将原来刑天所居的地方加以改建扩建,做为黄帝行营。

    小轩聚众将领议事道:“今我们已拥有有熊、太昊的陈州等两地,与神农国并立。

    然我国居于神州大地中部、北部,将神农国分割在西部、南部和东部。

    此地理有利亦有弊。

    利在太昊、有熊互为依托,呈犄角之势,一处受到攻击,别处便可支援。

    弊在我们三面受敌,北面还有晕粥狄人。

    据我分析,我们处于危急中!我已派我父少典回北部有熊涿鹿安置北方。

    而今宁封子、隶首去穷桑一直未归,太昊振灾之粮米已尽数发放完毕。

    我们剩的寥寥无几。

    今聚众将来此,便是商议如何应对!” 容成道:“仅凭我们几人,恐怕应付不了战局。

    黄帝可一面请人皇娘娘并少俞、伯高相助,一面寻访民间能人。

    ” 黄帝道:“容成之言很对。

    可我已去人皇娘娘居处几次,均被她驳回,她不见我啊!” 容成道:“自上次战事以来,我与伯高接触甚密,由我去慢慢相疏通,如何?”黄帝点头应允。

     一日,有兵士来报,说宁封子所催粮米俱已运到。

    黄帝大喜,率容成、雍父等迎接出来。

    小轩询问穷桑的事,宁封子道:“我与隶首赶到穷桑之时,白阜已备齐谷米出发了。

    我们赶上白阜,白阜见了我等,皱眉道:‘你们不去太昊赈济族民,来此何干?’我们说:‘前来催粮!’白阜道:‘催粮有我,何用你们?莫不是小轩反了?’我们见白阜已经识破黄帝之计,便与他打起来,我们人多,白阜人少,他们杀了我们几十余名兵丁,我们人多,最后把白阜杀了!” 黄帝叹气道:“白阜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跟着神农走南闯北,还曾经帮着我父母在有熊兴起了农耕。

    听说,我们平日所饮的白酒就是白阜发明的,死了真有些可惜了!”说完了闭上眼想了一会儿,又慢慢地道:“好了,宁封子,你及时将谷米运到,便是大功一件。

    隶首呢?” 宁封子道:“激战之中,白阜的队伍有些运粮兵丁跑了,隶首怕走漏消息,追赶去了。

    他让我告诉你,他一定会派人将嫘祖、玄嚣带回有熊来的,并等你们打回穷桑时见。

    ” 黄帝表情沉重地道:“由此看来,神农已知我兵变了。

    ” 黄帝便更加加紧训练兵丁,又发出招贤令,延揽和汇聚各地的人才。

    不久,便得了大鸿、力牧、风后、常先四位散人。

    大鸿、力牧、常先皆能战,每人均可力敌五十兵。

    风后有智。

    如果说起黄帝怎么得到风后和力牧一文一武一智一力两个人才来,还有一些趣事。

     原来黄帝知道自己危机四伏,而自己手下又缺少文武奇才,每日郁郁不乐。

    他想现在自己已经有了八千兵丁,可兵丁易得,好将难求啊!他真是思贤若渴啊!有一天晚上,他想着想着便进入了梦境,忽然之间又被一阵大风所吹醒,他看见尘垢弥天,道路迷茫,再一看,怎么天地之间变得黄茫茫的一点也不清楚。

    正想之际,忽然平地里刮起了一场大风,将满天尘埃一扫而净,现出一个清亮亮碧澄澄的干净世界来。

    他往前又走了一程,看到了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石蹲,并驱赶着一群白色的羊群,那羊群一望无际,浩浩荡荡。

    可牧羊者仅这一个人。

    而且羊群在不断地奔跑之中,扑天盖地地向他奔来,小轩急忙躲避,似是一不小心与那人所牧之羊冲撞在一起……小轩惊叫一声坐了起来,原来是一场大梦。

     醒后黄帝找人问梦,容成道:“黄帝两个梦应该应在你白天所思之事上。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

    不知道黄帝白天想了什么?” 黄帝道:“我们现在虽然有太昊和有熊,可是兵不成兵,将不成将,我所想的,就是寻找精兵强将啊!” 容成道:“那就对了,黄帝所梦,便是上天赐你二将。

    梦中有风,便是号令,表示有大治之才啊!我听说天皇伏羲称为风神,对风对气知晓颇深,黄帝梦见了风,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了。

    你看,在你的梦中,满天风沙变成了一个清平的世界,是大风吹过后得来的。

    你要在这世界上找到一个叫风后的人。

    那个放羊的人,手能擎千钧之石,应是个大力之人,放羊便是放牧之意。

    黄帝还应找到一个叫力牧的人,这两个人,都是你的佐佑人才啊!” 黄帝听了容成的话,下令在各地寻找叫风后和力牧的人。

    还真寻找到了,一经相问,风后还真是个有韬略者,而力牧确实是个大力士。

    黄帝便让风后给他出谋划策,让力牧领兵带将。

     风后道:“黄帝新得太昊,太昊大旱,族人得谷米而降,但非心服啊。

    其心仍在伏羲、神农之处,此为太昊不定安之根本!今太昊时而骚乱,便是其象。

    黄帝欲定太昊,应先定民心!” 黄帝问:“怎生定得民心?” 风后道:“使民衣食无忧,便得民心。

    我闻天皇伏羲演八卦定得江山。

    八卦者,乾、坤、震、坎、离、艮、兑、巽也。

    乾便是天,乾为大始,今天下大旱,为天不养人也。

    坤者,地也,万物以地致养,便为坤作成物也。

    靠天不成,便是靠地。

    今土地荒废,耕者懈怠,为不定之源。

    震雷巽风,行于天上,民人无奈。

    可我们有坎,坎为水,水在地中河中。

    君子以容民畜众。

    黄帝应将昔日耕民聚于水中河畔。

    河中捕鱼,河畔耕作。

    耕民有事可为,便不生乱也!” 黄帝最信服的就是外公伏羲,今听风后讲八卦,便让风后训导耕民。

    耕者有事可作,果然不再为乱。

     隶首派来的人报道:“神农已经训练了一支军队,大约两千余人,准备去进攻涿鹿。

    ”黄帝道:“这是怎么回事啊!按理说我们是在太昊的陈地,神农应该来太昊才是,他们怎么去攻打涿鹿了呢?” 风后道:“神农帝手下也有能人啊!” 黄帝问:“怎么讲啊?” 风后道:“黄帝取太昊,怎么说都不是名正言顺之事,我们取了太昊,又要安抚民心,又要平定太昊可能起来的内乱。

    可这天下原来都是神农的,他听说我们取了太昊,他却偏偏去打北部有熊涿鹿之地,神农到了那里,有熊就是他的,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取人取物,很快就能组建成一支新的军队,再加上穷桑的兵丁,从数量上便可以和我们正面作战了。

    而且穷桑、有熊并没受到旱灾,人多物丰,这样一来,他便不怕和我们进行长期作战啊!” 黄帝道:“神农取涿鹿也不是那么好取的,我父亲少典在那里经营了那么多年,岂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呢?” 风后道:“可我听说,黄帝的父亲不也正是神农炎帝的亲生父亲吗?” 黄帝道:“可是我的母亲并非神农之母啊!而且我父亲自始至终是听我母亲话的啊!” 风后看看黄帝道:“依我之意,我们先不去管他,我们应该先去取了火族部落才对。

    ” 黄帝道:“和神农作战,我一点也不害怕,我正等待着这一天。

    我们怎么也不能看着父亲去经历战争而不去支援他们吧,所以明日我们便聚兵去涿鹿迎敌。

    ” 风后听了不再做声。

    黄帝便率兵丁八千人,号称万人云师,以风后为军师,以容成、宁封子、大鸿、常先、力牧、货狄、共鼓、雍父为将,浩浩荡荡,出陈地向东北的涿鹿方向迎去,可是他们走了几十日以后,却被黄河河挡住了去路。

     风后道:“要过黄河,我们这些兵丁,会水的能有多少?我们能过去吗?” 黄帝道:“不用游泳,这黄河波浪涛天,有几个人能游得过去啊?我们以前去涿鹿打击晕粥狄人之时,也是过河的,那个时候,我们使用的是神农指导我们建造的木筏。

    ” 风后道:“木筏,是什么样子的啊?” 黄帝道:“就是把树干用绳紧紧地绑在一起,再让人用一根或者两根树干撑于地上,树干所捆绑成的木筏便能漂于水上,兵丁们坐在上面,便可过去。

    我的将领中,货狄和共鼓懂得这些!” 风后道:“这个办法不错。

    就这么办吧!” 于是黄帝命人将货狄和共鼓叫来,让他们二人带领兵丁开始用石器砍树,可好长的时间也不能砍下一棵粗大的树干来。

    黄帝看着有些急了,就自己来到一棵大树前,挥动他的小轩剑,只几下就将一棵碗口粗的树木砍到了。

    他的将士和一些兵丁都很吃惊,那个叫力牧的大力士问:“黄帝,你这是用的什么东西,这么厉害,几下就能砍倒一棵树。

    ” 小轩有些得意洋洋地说:“我手中的是一把剑,无论是对付猛兽,还是对树木、对人都是锋利无比啊!”说着一剑挥去,又有一棵树应刃而倒。

     力牧说:“黄帝真是力大无穷啊!比我厉害多了。

    ”黄帝笑笑,也没有解释那把剑的来历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辣手狂医 暗灵法医 综艺娱乐之王 极品公子 老千4:国士无双 我的重生画风不对[综恐] 铁掌无敌王小军 限制级特工 老衲还年轻 穿越者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猎赝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爱要说,爱要作 文娱新贵 古神的诡异游戏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神仙超市 刑警荣耀 荒原闲农 绝命毒尸 沧浪之水 至高利益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我女儿来自未来 我的女友是嫦娥仙子 透视高手 弄潮(掌舵者)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人生何处不尴尬 商海谍影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逍遥药仙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余生有你,甜又暖 挂职 奇遇无限 神话烘炉 团宠学霸小姑姑[穿书] 我从小泡在蜜罐里 伏羲传奇 邪风曲 黄河鬼棺之2:尸变九龙坑 浩荡江湖 帝疆争雄记 风铃中的刀声 灵飞经(全) 太簇角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