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破局之光,苍生之望(3/3)
汴京,也就是东京开封,给围得跟铁桶似的。
宋徽宗吓得脸都白了,蔡京、童贯这几个平时作威作福的家伙,这会儿也麻了爪子,赶紧议和,割地赔款,啥屈辱的事儿都干得出来。
要不是东路元帅完颜宗翰惦记着回去夺权,这汴京说不定就直接被攻破,大宋可就提前玩儿完了。
只不过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次的东路元帅换人了,是不是他这个“蝴蝶”起的效应呢?不过第一次东攻让金兵尝到了甜头,看到宋军这么无能,大宋又富得流油,那贪婪的小火苗“噌”地一下就起来了,紧接着就有了第二次东攻。
这第二次,东路元帅换成了完颜宗望,好家伙,那是直接攻破了东京,制造了让华夏儿女蒙羞数百年的“靖康之耻”。
按理来说,东京城高墙巍峨,防御森严,金兵又没有特别厉害的攻城利器,咋就能23天就给攻破了呢?您瞧瞧西路军,刚到太原就吃了瘪,在那儿被宋军耗着,等东京都破了,他们还在宋军手里折腾呢。
要是宋军弹药粮草充足,估计他们还能坚守个天长地久。
这说明啥?大宋可不缺忠臣良将,要是指挥得当,撑个两三年,等全国的救援军赶来,妥妥地能解围。
可老话讲得好:“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宋徽宗、宋钦宗这父子俩,再加一群奸臣,硬生生搞出4个昏招,把大宋往火坑里推。
先说这第一昏招,在黄河两岸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就放了几个歪瓜裂枣、没啥本事的士兵守着。
金兵刚开始试探着过河,这边宋军一听动静,撒丫子就跑,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个敢反击的都没有。
金兵大部队悠哉游哉,花了整整3天才全部过河,这过程顺利得金兵都不敢相信。
就这防御,跟纸糊的没啥两样,金兵心里肯定想:“大宋这是摆明了让我们进啊,不进都不好意思。
”这么一来,黄河天险形同虚设,金兵的马蹄毫无阻碍地踏入大宋腹地,为后面包围汴京埋下了伏笔。
百姓们本来还指望着黄河能挡住外敌,这下可好,敌人如入无人之境,恐慌瞬间蔓延,大家都觉得天都要塌了。
再讲讲这议和的第二昏招。
宋徽宗一被吓破了胆,就想着花钱买平安,赶紧议和。
这议和可不是平等谈判,那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啊。
大宋的金银财宝、土地百姓,就跟不要钱似的往金人手里送。
百姓们辛辛苦苦交税,养着朝廷,结果朝廷把他们的血汗钱拿去讨好敌人。
这还不算完,金人一看大宋这么好欺负,胃口越来越大,就跟喂不饱的狼。
每次议和完,消停没几天,又琢磨着来打劫,大宋就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国力被一点点榨干,军队士气也低落得不行,士兵们心里都憋屈:“咱拼死拼活,结果上头就知道送钱,还打啥仗啊。
”
这第三昏招,罢免主张抗战的李纲,更是让人无语。
李纲那可是难得的硬骨头,金兵围城的时候,他组织军民奋起抵抗,把汴京守得像个刺猬,让金兵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突破口。
可就这么个英雄,奸臣们看着不顺眼,在皇帝耳边煽风点火,说他坏话。
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俩也是昏了头,二话不说就把李纲给罢免了。
这一下,军民的心都凉了半截,大家觉得主心骨没了,士气一落千丈。
金兵那边可乐坏了,知道大宋自断臂膀,又开始蠢蠢欲动,进攻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汴京的危机愈发深重。
还有第四昏招,用郭解这个神棍守城,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也不知道宋徽宗从哪儿找来这么个不靠谱的玩意儿,郭解整天神神叨叨,说什么天兵天将守城,不用凡人费力。
结果呢,城墙上没几个正经士兵防守,都被这神棍忽悠得团团转。
金兵一来,直接傻眼,城门大开,人家轻轻松松就攻入了东京。
百姓们本来还对守城抱有一丝希望,这下全破灭了,城内乱成一锅粥,烧杀抢掠开始上演,好好的东京城瞬间沦为人间炼狱。
赵翊深知,没这几个昏招,金兵再厉害,也不可能这么快攻破东京。
这不,刚在黄河战役取得胜利,他就赶紧派副将宋林带着3000金兵守卫黄河两岸,先把这第一道防线筑牢,绝不能重蹈覆辙,让金兵轻易过河。
至于剩下的3个昏招,赵翊心里门儿清,必须得带兵进东京。
现在战局正胶着呢,赵翊和宗晴琳一合计,决定招兵买马,壮大部队。
之前,奸臣们给他们泼脏水,虽说有些指控也不全是诬陷,但赵翊这会儿可顾不上这些鸡毛蒜皮。
他满心满眼就想着一件事儿:怎么才能改写历史,不让“靖康惨案”发生。
在他看来,只要打破金兵合围东京的计划,让东京城稳如泰山,那个贪生怕死的宋徽宗就不会慌得禅让皇位给同样昏庸无能的宋钦宗,后面那一连串昏招自然也就没机会登场。
喜欢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请大家收藏:()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