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凤歌> 第五十八章 靖难之役

第五十八章 靖难之役(1/3)

宁王醉了一夜,次日振作精神,上疏朝廷,表中自旌其忠,声言说降燕王、平息战祸之功,至于先前怠慢之举,也愿受朝廷惩戒。

    又说大宁塞外荒城,襟山连海,扼守辽东咽喉,乃是鞑虏南下必经之地。

    宁王身为藩王,不惧风霜,愿受苦寒,希望朝廷不念旧恶,使其继续帅军守城、将功赎罪云云。

     宁王文采丰茂,一封奏章写得恳切动人,自觉足以打动朱允炆,使其逃脱削藩大网。

    而后又写一封书信送给李景隆,述说燕王愿降,劝其暂缓进攻北平。

     宁王一边表奏邀功,一边不忘软禁妹子。

    朱微困在王府,终日弹琴,消解愁苦,宁王夫妇前来,她也闭门不见。

    宁王知她心怀怨恨,可也并不放在心上,只对妻子说道:“她少不更事,终有一日会明白我的苦衷。

    等这一阵子过去,我再好好教导她,当初先帝将她许给耿璇,重修前约固然是好,倘若不谐,我启禀圣上、再谋良配,公侯子弟多的是,我就不信没有一个能入她的法眼。

    ” 燕王仿佛认命,素服便帽,骑马挟弓,令人提着酒壶骑马跟从,日日前往城郊射猎取乐。

    他箭术神准,上落飞雁,下殛狡兔,所得猎物,就地烧烤,饮酒吃肉,甚是粗犷豪迈。

     大宁守军,既有北方汉军,也有朵颜三卫。

    三卫出自辽东蒙古诸部,原本追随蒙元大汗,后因蓝玉北伐,击破蒙元汗庭,诸部无所归依,为朱元璋收服,以夷制夷,拱卫大宁。

    若干年下来,反而成抗击蒙元的屏障。

     宁王得知燕王出城射猎,面子上不好阻拦,下令三卫之一的朵颜部派遣精骑环伺尾随,名为护卫,实为监视。

     三卫铁骑万余,蛮夷风气犹存,精于骑射,崇尚勇士。

    起初奉命监视,但见燕王身手,将帅以下无不佩服。

    燕王射中猎物,众军尽皆喝彩,燕王趁势邀请骑兵头目,幕天席地,燃起篝火,一同饮酒吃肉,殊无上下之分,喝到痛快处,放歌起舞,欢笑喧天。

     众骑士回到部落,无不称赞燕王英雄了得。

    各部男女闻言好奇,各寻借口前来探看,但见燕王雄武豪迈,无不心生佩服,好事之辈私下里将他与宁王比较。

     宁王雅好音乐诗文,常以名士自居,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些蒙古骑士。

    有时高兴起来,当众弹琴鼓瑟,所奏中土雅乐,不合蒙古风俗,好比对蛮牛而鼓清角之操,众将士面上不说,心里不以为然。

    宁王不知众人心思,反而以此为傲,心想:“古有大舜舞干戚而服三苗,如今本王用中土之乐教化你们这些塞外蛮夷,大可比美先贤,成就一段佳话。

    ” 朱鉴老成持重,见燕王与三卫骑兵厮混,心中生出疑虑,暗中禀告宁王:“燕王每日狩猎,常与朵颜骑士交游,饮酒欢歌,亲密无间;若不加以制止,恐怕生出异变。

    ” 宁王不以为意,说道:“君子之道,正心守性,田猎滥饮,本是堕落之道。

    燕王前途无望,所以放浪形骸、不知廉耻;若他一本正经,深居简出,反要多加提防。

    ” “王爷言之成理。

    ”朱鉴说道,“可是朵颜三卫野性未驯,倘若受了燕王的挑拨如何是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宁王说道,“我在大宁经营多年,尚且难以将朵颜三卫驯服,燕王才来几天,人单式微,又岂能招纳三卫替他出力?” 朱鉴叹道:“燕王雄才大略,绝非甘心蛰伏之辈。

    ” “他雄才大略,本王就是才识浅薄?”宁王甚感不快,“当初先帝如何评断我和燕王?” “这个……”朱鉴额头见汗,“先帝常说,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 宁王道:“先帝法眼如炬。

    临阵决胜,燕王高我一筹,至于谋算深长,本王略胜三分。

    燕王真要对我不利,当初就该纵兵来攻,何苦单人匹马将我妹子送来,他就不怕我当场翻脸,将他扣下押送朝廷?” “王爷谋虑深远,属下拍马不及。

    ”朱鉴犹不死心,“我才得到消息,燕军已然退回松亭关,军中首脑也随使臣来了大宁,其中便有燕王的谋主道衍和尚、燕王的次子朱高煦。

    依我之见,为防万一,不可让他们进城,不然燕王君臣相会、如鱼得水……” “道衍是我师兄,高煦是我侄儿,至大宁而不入,传出去成何体统。

    ”宁王渐感不耐,“朱将军,你为人审慎,本是好的,不过小心太过,有失气度,如此处处设防,倒像是本王容不下燕王。

    燕王纵有千般不是,到底是我兄长,如今落魄来投,我连他都容纳不下,如何能容天下之士?” 朱鉴知他清高自许,不愿沾染污名,再劝下去也是枉然,只好黯然退下,私下安排人手监视燕王不提。

     次日道衍等人抵达大宁,宁王派人恭迎,并在王府设宴接风。

    朱微、燕王与道衍同门之谊,也都前来与会。

     酒过三巡,宁王说道:“老神仙近来可有消息?” 道衍摇头道:“京城一别,仙踪渺渺。

    ” “可惜!”宁王叹道,“本王曾有夙愿,想接老神仙来大宁住上几日、以敬孝道,如今看来是不成了。

    道衍师兄,你难得来一趟,不要急着离开,住上一年半载,本王长居塞外,难得知己,弹琴无人听、作诗无人赏,若有师兄再侧,谈玄论道、吟赏风月,一定不会寂寞。

    ” 此话一出,殿中寂然无声,道衍是燕王谋主,世人皆知。

    宁王明知如此,却要道衍留下,分明吃定了燕王败局已定,公然引诱道衍更换门庭。

     道衍固然不知所措;燕王则是面无神情,手拎酒壶,杯杯见底。

    朱高煦怒涌眉梢,猛地将桌一拍,厉声叫道:“他妈的,朱权,你不要逼人太甚?” 宁王一挑眉毛,微感诧异,朱高煦早已连珠炮骂开:“父王待你不薄,你不帮他就罢了,落井下石,天诛地灭;从前我还当你是个君子,如今看起来,你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无耻小人!” 宁王脸色阴沉,嘴角透出冷笑。

    朱棣面皮涨紫,抓起酒壶猛地掷出,正中朱高煦额角,登时酒壶粉碎,血流满面。

     朱高煦痛叫一声,捂着伤口叫道:“干吗打我?” “畜生!”朱棣怒道,“你还敢问我?长幼有序,你算什么东西,胆敢辱骂叔父?看我不撕烂你的嘴,敲掉你的牙……”纵身上前,一掌扫中儿子左颊。

     朱高煦摔倒在地,气势不衰,满地乱滚,大声嚷嚷:“你打死我好了,反正打朝廷是死,投降朝廷也是死;以前你跺一跺脚,大宁都要抖三下,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敢爬到你头上拉屎……反正是死,你打死我好了,踢死我好了,就当没我这个儿子,我死了,跟皇祖爷告状去,让他大发神威,咒死这一帮不肖子孙……” 他骂不绝口,气得朱棣两眼血红,连骂畜生,作势要踢,不想朱高煦滚到桌子下方。

    朱棣怒不可遏,折断一根桌腿,没头没脑地要下杀手。

    朱微慌忙上前,使出“拂云手”勾住桌腿,一挽一挥,朱棣猝不及防,桌腿登时脱手,他骂了一声,抬脚踢向儿子脑门,朱微脚尖翘起,点向他膝后“跳环穴”。

     朱棣无奈收脚跳开,作色道:“十三妹,你干吗拦我?” “高煦一时愤激、罪不至死。

    ”朱微目光一转,盯着宁王说道,“他话糙理不糙,哥哥你真是落井下石、忘恩负义。

    ” 宁王血冲面颊,拍案怒道:“你说什么胡话?” “我没说胡话。

    ”朱微冷冷说道,“我实话实说,四哥走投无路,前来求你,你不帮忙不说,还要夺走他的心腹谋士。

    身为兄弟,如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 宁王按捺怒气,说道:“我何时要夺走他的谋士,留下道衍师兄,不过想要跟他切磋诗文、钻研佛法……”说到这儿,忽见朱微面露嘲讽,只好打住,挥了挥手,悻悻道,“你女孩儿家,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 道衍起身,合十笑道:“宁王殿下才高学博,道衍早就有心请教,既然殿下有请,逗留数月也无不可。

    正如殿下所说,此乃求学问道,并无其他意思,公主和二王子都多虑了。

    ” “道衍!”朱高煦大骂,“我看错你了,见风使舵、卖主求荣,说得就是你这样的贼秃。

    ” 朱棣大怒,又要动手。

    宁王起身上前,笑着挽住兄长,说道:“我看高煦是醉了,来人啊,将他扶出去。

    ” “不成!”朱棣厉声道,“黄口孺子,出言无状,张玉……” 张玉应声,朱棣说道:“将他绑起来,带到王府门前大街,当着众人打他一百马鞭。

    ” 张玉迟疑一下,招呼诸将,把朱高煦拖出大殿。

    一路上,朱高煦骂不绝口,直到消失不见。

     朱棣脸色阴沉,退回原座,拎起酒壶一饮而尽。

    突然间,他趴在桌上,失声痛哭,哭声撕心裂肺、摧人肝肠。

     众人无不动容,朱棣边哭边说:“十七啊十七,我一心一意,只想当个藩王,守土戍边,驱逐鞑虏,将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名垂青史,也算一代名王。

    谁知道,朝廷恨我,你也怕我,人人恨不得我死,人生一世,草长一秋,死在鞑子手里我认了,死在自家人手里,我不甘心、不甘心啊!” 他边说边哭,捶桌顿足,痛不欲生。

    朱权默不作声,脸色苍白,过了半晌,方才说道:“四哥,你也醉了,今晚就留在府里……” “我没醉!”朱棣摇摇晃晃、站起身来,“我要呆在这儿,一定又有人说我图谋不轨,我这就离开大宁,省得碍你的眼。

    我要回北平,即便是死,也跟妻子儿子死在一块儿。

    ”说着步履跄踉,就往外走。

     朱权面皮发红,慌忙上前,扶住燕王道:“四哥,你当真醉了……”朱棣挣扎向前,大声嚷嚷:“我没醉,我要回北平,仪华、仪华,我死活跟你一块儿……” 朱权不胜狼狈,回头喝道:“呆着干么?还不来扶燕王……”两个太监上前,朱棣一掌一个,全都打翻。

    道衍上前劝说,朱棣充耳不闻,宁王想要使劲,他便瞪眼大喝:“你要扣押我么?来、来、来,为兄这条命都是你的……” 宁王本意搀扶,反被他纠缠得无法脱身,扶也不是,放也不是。

    燕王身份贵重,他人不敢用强,眼看二人拉拉扯扯,走向王府大门,只好一窝蜂跟了上去。

     宁王性子严谨,府中埋伏许多精锐甲士,燕军诸将稍有异动,当可一鼓拿下。

    如今二王拧成一团,众甲士不知所措,纷纷从暗中现身,遥遥跟随在后。

     来到王府门前,鞭声传来,清脆刺耳。

    出门一瞧,朱高煦跪在街边,四人摁住他的手脚,张玉挥舞马鞭用力抽落,皮鞭所及,绸衫破碎,皮开肉绽。

    街上百姓多多,围成一圈,笑嘻嘻大瞧热闹,另有若干闲散军汉,抄着双手冷眼旁观。

     宁王忽觉有些不妙,喝道:“够了,张指挥使,别打了!”张玉应声收鞭,回头看来。

     宁王目光闪烁,说道:“四哥,我就送你到这儿……”话没说完,“大椎穴”突然一麻,身子瘫软,气力全无,耳边传来燕王的轻笑:“老十七,比谋略,你还是嫩了点儿。

    ” 宁王转眼望去,燕王目光清澈,醉意全无,眉宇之间透出一股嘲弄。

     “哥哥!”朱微相隔最近,燕王突然发难,她看得一清二楚,正要纵身上前,冷不防后心一痛,“至阳”穴已被人拿住,扭头一看,正是道衍,和尚叹气道:“公主得罪……” 变故接二连三,朱微不明所以,惶恐之极,耳听燕王一声大喝:“动手!” 嗖嗖嗖,数支羽箭从围观人群里飞出,正中王府卫兵咽喉。

    紧跟着,人群中蹿出十余道人影,均是百姓装束,个个手挽角弓,箭矢在弦。

     一眨眼的工夫,燕王揪着宁王,道衍扯着朱微,两个箭步蹿到街上。

    朱高煦躺在地上,原本半死不活,这时一跃而起,大叫:“拿刀来!”几个伪装男子抢上前来,掀开下摆,摘下刀剑,当啷丢了过来。

     朱高煦挨了一顿鞭子,满腔怒火无以宣泄,手持双刀,跳到王府门前,两个甲士正好迎面冲来,他大吼一声,一刀一个,将二人砍翻在地。

     这时宁王一方都还过神来,朱鉴一声令下,甲士蜂拥而出。

    朱高煦抵挡不住,节节后退,燕军诸将各持兵器,上前相助,伪装男子也张弓怒射,箭矢所向,王府甲士无不应弦而倒。

     一时门前大街,双方杀成一团。

    燕王毕竟人少,不过几个照面,已然落了下风。

    燕王抓过一口长剑,横在宁王颈上,厉声高叫:“全都住手。

    ” 王府甲士投鼠忌器,攻势应声一缓,朱鉴也是犹豫不决。

    燕王使个眼色,诸将环绕四周,退如疾风,上了街边一座阁楼。

    诸将弯弓注矢,居高临下,朱鉴召集人马,将阁楼团团围住。

     到了楼上,张玉找来绳索,将宁王、朱微捆绑起来。

    朱微脸色苍白,一声不吭,宁王气得浑身发抖,厉声叫道:“四哥,你疯了不成?” “你看我疯了么?”燕王笑嘻嘻说道,“老十七,只怪你不够意思,当日若肯出兵助我,你我兄弟,何必闹到这个地步?” 宁王沉默一下,涩声道:“你们一直在做戏?” “是啊,做戏!”燕王大笑,楼头的人都笑了起来。

    朱高煦也笑,笑了两声,牵扯伤口,痛得倒吸冷气,冲着张玉怨怪道:“老张,你就不能轻一点儿?哎,痛死老子了!” “殿下勿怪。

    ”张玉歉然道,“轻轻地打,露出了马脚,这一场戏可就唱不下去了。

    ” 朱高煦气恨恨犹有欲怒。

    宁王神气恍惚,喃喃说道:“四哥,看样子,你谋划已久了?” “没法子!”燕王笑道,“你天天躲在王府,不用点儿手段,怎么诓骗你出来?” “这也没用。

    ”宁王悻悻说道,“先帝留下军法,主帅被杀被擒,副帅接任其职,不可因一人而乱三军。

    我若被杀被擒,自有朱鉴统帅全军。

    ” “这个好说!”燕王笑了笑,“你既未被杀,也未被擒,而是心甘情愿地听我号令。

    ” 宁王一愣,苦笑道:“四哥,你说笑么?” “说笑?”燕王脸色一沉,眼神乖戾起来,“我敢孤身前来,就没想活着回去。

    坏了说,你一意孤行,咱俩同归于尽;倘若你肯助我,将来打下江山,你我一字并肩、平分天下!” 宁王见他目光凶狠,登时心虚胆怯,低头沉吟。

    燕王又道:“我若回不去,北平一破,妻子必死无疑,你若执迷不悟,将来娇妻弱子,又能依靠何人?还有令妹,只你一个胞兄,你若死了,她岂不伤心?” “四哥……”朱微想哭,眼里却是一片干涩,“别说了……” “十三妹!”燕王叹一口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挨过这一关,为兄一定负荆请罪。

    ” 朱微闭上双眼,涩然道:“不必了……” 这时楼下发一声喊,有人叫道:“王妃来了,王妃来了!” 宁王脸色惨变,燕王使个眼色,张玉推着宁王走到窗边。

    宁王注目望去,军士挤满长街,妻子挽着儿子,站在人群之中,正与朱鉴交谈。

    她一面说话,一面看向阁楼,神情焦急,满面泪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道衍合十说道,“无数生死成败,只在殿下一念之间。

    ” 宁王呆呆望了妻子一会儿,又回头看一看朱微,蓦地闭上双眼,脸色煞白如死,过了一会儿,睁眼说道:“四哥,我听你的。

    不过,我身为统帅,不能绑着见人!” 燕王皱了皱眉,看向道衍,和尚笑道:“这个不难。

    ”掣出数枚金针,扎入宁王“丹田”、“凤尾”、“大椎”三穴,而后运掌一挥,绳索断绝,纷纷落地。

     宁王一提真气,小腹绞痛如裂,不由蹙眉咬牙,额头上冷汗迸出。

    道衍笑道:“王爷若不运气,痛苦自会少些!” 宁王瞪他一眼,举步要走,忽觉腰上一痛,多了一把匕首,耳边传来燕王的笑语:“十七弟,对不住。

    形势危急,小心为上。

    ” 宁王垂头丧气,走到栏杆边上高叫:“朱指挥使何在?” 朱鉴听见叫声,忙道:“下官在此。

    ”宁王妃也悲呼:“王爷!” “这是干吗?”宁王手指街上人马。

     朱鉴诧异道:“这个,王爷你为燕王挟持……” “谁说我为燕王挟持?”宁王声色俱厉,“我们兄弟好端端的,你来胡搅什么?” 下方将士无不诧异,朱鉴目不转睛地望着楼头,徐徐说道:“王爷,你一定受了燕王的胁迫。

    ” “胡说!”宁王厉声叫道,“本王未受任何胁迫。

    朱鉴,你让王妃抛头露面、作何道理?还不快快撤军,将她送回王府。

    ” 宁王妃将信将疑,锐声叫道:“王爷,你、你真没事么?” “本王一切安好!”宁王答道。

     朱鉴冷笑一声,说道:“王爷,你若当真安好,能否只身下楼,来与下官一会。

    ” “放肆!”宁王怒道,“本王何去何从,何须听你支使?” 朱鉴道:“王爷不敢只身下来,就是受了燕王的胁迫。

    ”宁王妃急道:“指挥使……”朱鉴打断她道:“王妃不必多说,下官自有分寸。

    ” 在场军士议论纷纷、心意不定。

    朱鉴手持盾牌,站到高处,高声大呼:“燕王悖逆无道,残杀命官,反叛朝廷,如今不念兄弟之情,悍然绑架宁王,想要挟裹诸军、背叛君父。

    可谓不仁不孝、不忠不义。

    依照军法,主帅被擒,副帅替之,宁王受制于人,而今由我继任大宁主帅,诸军听我号令,歼灭叛党,报效国恩。

    ” 军士面面相对,疑惑不定,宁王妃忍不住叫道:“朱鉴,你这样做了,置宁王于何地?” “王妃见谅。

    ”朱鉴说道,“下官受命于朝廷,危难之时,自当为朝廷效力。

    来人,将王妃、世子带回府中,好生看管。

    ” 几个甲士上前,不顾宁王妃挣扎,将其母子拽进王府大门,宁王妃边走边叫:“王爷,王爷……” 叫声凄厉酸楚,直如钢针扎在宁王心头,他嗓子哽咽,叫道:“朱鉴,你、你……”心中百感交集,一时说不出话来。

     嗖,朱高煦弯起角弓,对准朱鉴,抽冷子发出一箭。

    朱鉴将手一抬,羽箭笃地扎入盾牌。

    朱高煦顿足怒叫:“老滑头!真该死!” 忽听朱鉴又叫道:“围住四面,断绝出入,无水无粮,看他们撑得了多久?” “这一计好毒!”宁王变了脸色,“四哥,指挥使一意孤行,不肯听我号令,如他所言,待在此间,迟早饿死渴死。

    ” “急什么?”燕王漫不经意地道,“富贵险中求,要成就大事,难免艰难险阻。

    比起北平之时,这点儿凶险算不得什么。

    朱鉴围而不攻,还是狠不下心肠杀害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围棋之中,这叫缓着,可谓大大的失算。

    ” 宁王心中纳闷,盯着燕王:“这么说,四哥还有后手?” “稍安勿躁。

    ”燕王挽着宁王并排坐下,“戏台已经搭好,就等角儿登场。

    ” “角儿?”宁王奇道,“谁啊?” 燕王呵呵一笑,住口不言,宁王揣测不透,越发灰心沮丧,寻思:“父皇说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可是他心中所想,我这善谋的一点儿也猜测不透……” 忽听远处一阵呼喊,势如大漠长风,由远及近,冲决而来。

     “来了!”道衍张开双眼,燕王也腾身站起,双目如虎如狼,发出幽幽冷光。

     宁王只觉诧异,凝神细听,突然身子一颤,失声叫道:“朵颜三卫!” 朱鉴听见呼声,也觉惊诧,正向发声处张望,忽见一骑人马飞驰而来,到了近前,骑士翻身下马,急声禀报:“朵颜三卫数千人马逼近城门。

    ” “胡闹!”朱鉴惊怒交集,“他们来干什么?” 骑士犹豫一下,说道:“他们自称勤王,拯救王爷,铲除奸佞。

    ” “原来如此。

    ”朱鉴转怒为喜,“莫非他们知道了燕王叛乱的消息……”说到这儿,又觉疑惑,“不对,这点儿工夫,他们如何知道的?” “指挥使!”骑士急切问道,“还请示下!” 朱鉴还过神来,沉吟道:“谨慎为上,传我将令,让他们立刻退回本部,胆敢违抗者,此间事了,我当亲自问罪。

    ” “是!”骑士起身上马,刚刚消失,又有一骑仓皇奔来,尚有一箭之地,马上骑士便叫道:“有人开了北门,朵颜骑兵冲进来了。

    ” 朱鉴雷震一惊,忙问:“谁开的门?” “不知道!”传令兵话音未落,远处蹄声如雷,烟尘腾空,一转眼的工夫,数百精骑转过街头,横冲过来。

    朱鉴心知不妙,厉声叫道:“列阵、列阵!” 甲士匆忙列阵,阵脚未稳,一支箭破空飞来,掠过朱鉴额角。

    他大叫一声,血流满面,迷糊双眼,仓皇勒马后退,抹去血水,忽见一人骑马冲来,只一愣,脱口叫道:“邱福!” 邱福回头高喊:“叛逆朱鉴就在前面!”不由分说,挥刀直指。

     朱鉴摸不着头脑,怒叫:“胡说什么?谁敢上前,都是死罪!” 他素有积威,朵颜骑兵应声勒马,神气犹豫,这时宁王从楼头探出头来,高叫:“朱鉴悖逆,谋害本王,斩其头者,赏金千两!” 燕王后面出声,宁王前面说话,可是朵颜骑兵身在楼下,只见宁王、不见燕王,听到号令,更无迟疑,举刀拉弓,齐声狂叫。

     一连串变故快得离奇,朱鉴老谋深算,也是应对不及。

    一愣神的工夫,精骑疾如狂风,卷入阵内,马蹄腾空,乱刀齐下,甲士非死即倒,血光四溅。

     邱福挥舞长刀,直冲阵心。

    朱鉴后退不及,跟他遇个正着,刚要呵斥,眼前白光闪过,邱福手起刀落,斩下他的头颅。

     主帅一合殒命,诸军无不丧胆。

    幸存者纷纷丢弃兵刃,跪伏于地。

    朵颜精骑杀透长街,呼啸转回,跃马挥刀,发出嗬嗬吼叫。

     宁王看着楼下情形,只觉双腿发软,心中愧恨交迸,恨不得一死了之。

    忽听燕王笑道:“十七,下去吧!”不由分说,将他搀扶起来,两人并肩携手,走下阁楼。

     骑兵看见二人,纷纷下马叩拜。

    燕王大声说道:“我与宁王谈妥,从今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辣手狂医 透视高手 综艺娱乐之王 战神已加入带球跑豪华套餐 至尊兵王 老衲还年轻 穿越者 第101次逃婚(下) 随身带个侏罗纪 爱要说,爱要作 文娱新贵 野痞绅士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神仙超市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挂职 班底 官太太 位置 官仙 我女友是up主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 画中王 崛起诸天 辣手狂医 弄潮(掌舵者)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重生追美记(很纯很暧昧前传)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爱要说,爱要作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野痞绅士 班底 天后她多才多亿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04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03 刀剑神域03:妖精之舞(上)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仙界第一商贩 我的美女老师 在名侦探中身兼五职 修真世界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 结局 沧海2·东岛西城(2017新版) 圆月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