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凤歌新书> 第四十五章 秘牢奇人

第四十五章 秘牢奇人(1/3)

出了皇城,乐之扬春风得意,满心欢喜,环视四周,只觉京城面貌也与往日不同。

     打马行了一程,忽为巡逻士兵拦住,方知京城戒严,不得出入城门。

    乐之扬心中发愁,正想去哪儿对付一宿,忽见梅殷率众赶来,喝退京军,笑道:“道灵仙长,陛下知你不能出城,特令我接你去驸马府小住,待到余波平息,再回阳明观不迟。

    ” 他仍以“仙长”相称,乐之扬心中微感疑惑,可转念一想,自己只是求婚,尚未真正迎娶公主,梅殷不知究竟,也是理所应当。

    于是含笑称谢,跟随梅殷前往梅府。

     到了府里,宁国公主惊魂未定,仍未入睡。

    三人围坐小酌,谈及谋逆之事,都是心有余悸。

    朱元璋禁令严厉,三人不敢深说,喝了一会儿闷酒,乐之扬告辞回房。

    他脑子里尽是朱微的影子,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乐之扬难以入眠,禁不住找了一根笛子,吹起《雎鸠》的曲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乐之扬一边吹奏,只觉这一首上古诗歌俨然是为他和朱微量身写成。

    回想二人琴瑟友之、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别离久之,如今虽然“辗转反侧”,可也终得正果,只待“钟鼓乐之”,迎娶朱微,生儿育女……他心怀激荡,只将《雎鸠》吹了数遍,只待东方发白,这才意足神倦,倒头睡去。

     次日朱元璋下旨,王公大臣未得旨意,不可擅离宅邸。

    如此一来,乐之扬竟被困在驸马府里,百无聊赖,闲散度日。

    梅殷夫妇知道他立了殊功、前程远大,使尽解数,百般讨好。

    宁国公主碍于礼数,不能时时相陪;梅殷几乎寸步不离,品酒饮茶、下围棋、打双陆,乐之扬留意珍宝,无不慨然相赠,亦且投他所好,邀其摆弄丝竹,找来歌姬舞女为之咏唱伴舞。

     姬女中不乏美人,梅殷暗示相赠侍寝。

    乐之扬心有所属,自然退避三舍,但他一非君子,二非圣人,听着好言好语,享用美食美器,欣赏珍宝绫罗、玉貌花容,也不由醺醺然、飘飘然,有些儿忘乎所以。

     十数日转眼即过,戒严令仍未解除。

    乐之扬焦躁起来,旁敲侧击,向梅殷打探消息。

    然而变故之后,老皇帝一手掌控局势,纵如皇亲国戚,也是蒙在鼓里,只知兵马调动频繁,长街小巷,时有士卒巡逻。

     这一日,用过早饭,乐、梅二人正在凉亭下棋,忽有太监传旨,宣乐之扬入宫。

     梅殷不无羡慕,笑道:“道灵仙长,圣上对你果然不同,没召宁国公主,先召你入宫面圣。

    圣眷之隆,当朝少有。

    ” “驸马爷说笑了。

    ”乐之扬心下喜悦,笑容满面,“陛下只召我入宫,又没说为了何事?或许辅佐太孙不周,陛下打算斥责我呢!” “决不至此。

    ”梅殷连连摆手,“你有救驾之功,就算一千一万个过失,也抵不过这一大功劳。

    如今遭逢巨变,正是用人之际,召你入宫,必有大用。

    ” 乐之扬谦了几句,随太监出了驸马府,他玩味梅殷的话,猜想朱元璋此番召见,或与婚事有关。

    他迎娶公主,老皇帝未必高兴,但如梅殷所说,他有救驾之功,足以抵消种种不利。

     一想到婚事,乐之扬患得患失,既十分憧憬,又怕横生变故。

    沉思默想,不觉到了禁城附近,忽听马蹄声响,转眼一瞧,燕王领着几个随从,鲜衣怒马,疾驰而来。

     “可巧!”燕王纵声大笑,“仙长也在?” 乐之扬拱手:“燕王殿下!”作势下马。

     “仙长不必多礼。

    ”燕王一挥马鞭,“你也奉旨么?咱们一道入宫!”催马上前,跟乐之扬并辔而行。

     到了午门,忽见门前一溜儿跪着十余名死囚,刽子手提刀比划,准备行刑。

    囚犯受过酷刑,伤痕累累,满脸是血,一个个垂头待死,看上去十分凄惨。

     乐之扬心中怪讶,细瞧囚犯,忽然一个犯人抬起头来,看见乐之扬,只一愣,脱口而出:“道灵仙长!” 乐之扬定眼望去,吃了一惊,这犯人竟是卢光,羽林卫的指挥使。

    当日平乱,举足轻重,功劳不小,谁知十多日不见,竟然沦为死囚。

     “仙长,救命……”卢光嗓子里透出哭腔,“下官冤枉,冤枉啊,那晚你亲眼看见,我可是一心勤王的啊……” 他俨然逮住救命稻草,使出浑身气力,挣向乐之扬的马蹄,但被身后的卫兵死死摁住。

     乐之扬大惑不解,可又不便停留,低头催马,徐徐向前。

    卢光凄厉的嘶叫从他身后传来:“天地良心,我尽忠守职,没有半点儿谋逆的心思。

    道灵仙长,你可是亲眼看见的啊,下官冤枉,冤枉啊……”说到这儿,放声痛哭,哭声凄惨绝望,有如杜鹃泣血。

     乐之扬胸中热血上涌,一拨马头,就要转回。

    燕王突然伸手,挽住他的缰绳,冲他微微摇头,目光甚是严厉。

     “殿下……”乐之扬一愣,低声说道,“他确是当日的大功臣。

    ” “少管闲事。

    ”燕王淡淡说道,“是不是功臣,陛下说了才算!” 说话间,卢光的哭叫声戛然而止。

    乐之扬心如针刺,闭上双眼,想要回头,又觉不忍,只好信马由缰,随着燕王向前。

     忽听燕王说道:“禁军惑于晋王的矫诏、从逆谋乱,置父皇于险地,各卫指挥使盲信盲从,不辨真伪,干犯律令……” 乐之扬心中不忿,晋王所拟圣旨几可乱真,诸将仓促之间,如何能够分辨真伪?何况朱元璋一旦露面,卢光立马反戈,若他真有异心,当日成败尚未可知。

    而今秋后算账,不问贤愚,一杀了事,究其原由,怕是朱元璋虎毒不食子,不好杀晋王,迁怒于禁军,滥杀无辜,发泄私愤。

     皇家之事难以理喻,乐之扬越想越觉气闷,隐隐生出不祥之感。

     到了宫城,下马乘轿,到了御书房外,还没进门,就听有人说笑。

    入内一瞧,却见朱元璋斜倚龙床,膝上坐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女童,吃着老皇帝递上的糖果,眉开眼笑,稚嫩可爱。

     燕王向乐之扬低声道:“这是宝庆公主。

    ” 乐之扬早就听说朱元璋老蚌生珠,有个小女儿宝庆公主,年纪不过三岁。

    乐之扬心生好奇,仔细打量宝庆,小公主也定眼瞧他,眸子清亮无瑕,宛如点墨水晶。

    她见乐之扬姿容俊秀,心中大有好感,冲他嫣然一笑。

     朱微站在朱元璋身边,见这情形,不觉莞尔。

    燕、乐二人上前叩拜,朱元璋笑了笑,将宝庆公主交到一个妃嫔手里,淡淡说道:“你带宝庆出去吧!” 那妃嫔正是宝庆生母张氏,闻言应了一声,战战兢兢地抱着女儿退出书房。

     朱元璋注目二人离开,忽而说道:“儿女还是小时候好,年纪越大,越让人伤心。

    ” 众人知他意有所指,都觉尴尬。

    朱元璋扫视众人,微微冷笑,扬声道:“老四,晋王的逆党你查得如何?” “尽已查明。

    ”朱棣取出一封奏折,“都在奏章里面。

    ” 朱元璋接过,展开扫了一眼,忽然呵呵直笑,抬头说道:“老四啊老四,你要杀光朕的大臣么?” 燕王愣了一下,低头说道:“儿臣不敢,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与晋王有一些干系!” “或多或少?”朱元璋白眉一扬,“黄子澄和齐泰,也是晋王一党?” 朱允炆又惊又怒,脸涨通红,瞪视燕王。

    朱棣面不改色,笑笑说道:“儿臣得到消息,这二人确与晋王暗通款曲,父皇若不信,可令有司细细拷问。

    ” “皇祖……”朱允炆大急,“万万不可!” 朱元璋瞪他一眼,朱允炆自觉失态,低头后退两步。

    朱元璋又瞧一遍奏章,摇头说道:“进了锦衣卫,铁打的人儿也要化成汁,黄、齐文弱书生,又怎么熬得过去?” “除恶务尽。

    ”朱棣说道,“鼠首两端,择胜者而从之,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身在东宫,心系晋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倘若因此放过,如何让其他的逆党服罪?” “住口!”朱允炆怒不可遏,“你分明是公器私用,铲除异己!” 燕王瞥他一眼,漫不经意地道:“太孙言重了,我奉旨行事,必定慎之又慎,岂敢胡作非为?有罪无罪,一审可知?太孙若有异议,大可向陛下进言,收回任命,另寻高明。

    至于‘公器私用’四字,朱棣万万担当不起。

    ” 朱允炆气得浑身发抖、两眼泛红,脖子上的青筋根根分明;朱棣有备而来,侃侃而谈,举止从容。

    乐之扬一边瞧着,当真佩服他指鹿为马的本事,明明就是公器私用,从他嘴里说出来,竟然振振有词、理直气壮。

    朱允炆原本占了道理,反被他三言两语堵得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瞅一眼燕王,又瞧了瞧朱允炆,似乎有些失望,叹了口气,说道:“老四,你奏章上说,要收回晋王的封地?” “当然。

    ”朱棣慨然说道,“晋王如此悖逆,封地岂可保留?” “话虽如此……”朱元璋似笑非笑,“晋王没了封地,你的侄儿侄孙,岂不个个都要去讨饭?” 燕王微微皱眉,拿不定老皇帝话中真假,迟疑一下,说道:“所谓持法以平,不分贵贱,谋逆之罪,祸及九族。

    以儿臣之见,不但封地没收,晋王的妃嫔子孙都该收监关押,纵不处死,也当软禁终生!” 朱元璋脸色一沉,甩开奏章,冷笑道:“既然祸及九族,晋王的儿子有罪,晋王的老子,是不是也脱不了干系?” 燕王一愣,忙道:“父皇言重了,儿臣并无此意,只是律法如此、不得不尔……” “好一个不得不尔。

    ”朱元璋连连摇头,“老四啊老四,你跟老三兄弟一场,就没有一星半点儿的情意?” 朱棣额头见汗,涩声说道:“儿臣只知王法,不知人情。

    ” 朱元璋叹一口气,轻轻拍了拍桌案:“王法之外,无非人情。

    晋王千错万错,总是朕的儿子,若说罪衍,朕教子不严,罪在其先,若要株连,第一个受罚的应该是朕……”说到这儿,微微有些伤感,“当年朕教子严厉,你二哥楚王触犯律法,畏惧惩处,自焚而死。

    朕深感痛心,后来对你兄弟,不免失之宽纵,久而久之,方有今日之祸。

    罪在朕躬,岂可祸及子孙?” 燕王无言以对,朱允炆见他受挫,心中窃喜,拱手说道:“皇祖圣明。

    依孙儿所见,晋王封地,不可没收,晋王子孙,一概不问。

    他们蒙受圣恩,必定感激涕零,不敢再生乱心。

    ” “不可。

    ”燕王锐声说道,“谋逆乃是大罪,惩罚太轻,何以服众?” “是啊!”朱元璋也说,“晋王总是谋逆,这样的惩罚,似也说不过去。

    ” “这样好了。

    ”朱允炆眼珠一转,“将晋王的罪责统统推给他人。

    ” “哦?推给谁?” “禁军十二卫的指挥使!” “晋王逆党如何处置?“ “诛其首脑,余者不问。

    ” 朱元璋瞅着孙儿,含笑点头,朱棣望着二人,心中乱成一团。

    朱元璋手段狠辣,早年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甚广,杀人数以万计,朱棣有意仿效、借机铲除异己,谁想一涉儿孙,朱元璋处处回护、徇私枉法,颇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思。

     朱棣聪明绝顶,略一思索,便有所悟。

    他天生富贵,意在皇位,兄弟子侄都是对手,只想战而胜之。

    朱元璋少年贫苦,最怕子孙重历当年的苦难,裂土封王,正是为此,亦且定下规矩,朱氏子孙,无论嫡庶,朝廷均要赏赐钱物、终生供养;况且事情闹大,皇家颜面无存,老皇帝当务之急,并非清算逆党,而是如何保全宗族子弟,维护皇家的面子。

     朱允炆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刻意逢迎,大获全胜;朱棣以己度人,碰了老大一个钉子,呆呆发愣,沮丧不胜。

     正烦乱,忽听朱元璋又说:“老四,说到老三,有件事你代朕去办。

    ”他打个手势,冷玄送上朱漆丹盘,盘中一只翡翠玉盅,盛满褐色药汁,“老三病得不轻,这碗药你给他送去。

    ” 燕王满心疑惑,晋王阶下之囚,送药一个太监足够,何须他亲自前往。

    朱棣自负才智,算计精明,可是每次面对父亲,总感智力俱穷,猜不透老皇帝的心思。

    当下叹一口气,正要去接丹盘,不料冷玄将他绕过,送到乐之扬面前,但听朱元璋笑道:“道灵,你也陪老三走一趟!” 乐之扬接过药盅,也是莫名其妙,朱微皱了皱眉,轻声说道:“父皇,三哥病了么?我也去瞧瞧?” “不!”朱元璋淡淡说道,“你留下!” 来到宫中,朱元璋只字不提婚姻。

    乐之扬暗生疑惑,偷眼望去,朱元璋白眉紧锁,两眼盯着奏章,渊默谷深,心中所想一丝不露。

     “走吧!道灵仙长!”冷玄的声音传来,透出一股子惯有的讥诮。

     乐之扬微微苦笑,瞥了朱微一眼,后者秀眉微颦,意似沉思,见他望来,展颜一笑,笑容清美甜润,乐之扬如沐春风,心中迷惑一扫而光,抖擞精神,跟在燕王身后。

     冷玄手持拂尘,当先引路,一行人弯弯曲曲,不多时望见一座宫殿。

    乐之扬只觉眼熟,仔细一瞧,竟是遇见含山公主的冷宫,也是那一晚,他与朱微久别重逢,回想当时情形,乐之扬心怀激荡,久久难平。

     冷宫外有士卒挎刀守卫,进入庭院,宫房紧锁。

    门外一僧一道,一站一坐,站着的道士黑肤白须、凹眼凸鼻,个子高瘦挺拔,有如老桧冲天,凛然有傲霜之姿;坐着的是一个红袍番僧,四十出头,双颊瘦长,鼻如鹰勾,相貌看似凶恶,肌肤却很柔嫩,白里透红,吹弹得破,有如雪中藏火,红光隐隐。

     这二人身具异相,燕王和乐之扬忍不住多看两眼。

    冷玄向那二人引荐道:“这是燕王殿下、道灵仙长。

    ” 道人神情一肃,稽首行礼;番僧也飘然起身,合十参见。

    二人气度沉凝,举止柔中带刚,燕王、乐之扬都是行家,一瞧便知对方内外兼修,应是武学好手。

     冷玄指着道人:“这一位扶桑道长,原是南海仙岛上的高士,一身‘大至流神通’出自道门旁支,另辟蹊径,颇有独到之秘。

    ”又指了指番僧,“这一位是吐蕃‘大觉尊者’,奉活佛之命来中土面圣;莲花生大士以降,尊者是吐蕃第一位身兼‘大圆满心髓’与‘大慈广度佛母神功’的高僧,降龙伏虎,不在话下!” 乐之扬见识浅薄,冷玄所说的武功他都没听过,老太监向来冷傲,极少称许他人,听他话中之意,对这一僧一道颇为推崇。

    但以二人身份,何以在此出现,倒是令人十分不解。

     冷玄似乎看出他的疑惑,接着说道:“晋王手下妖僧仍未就擒,那厮神出鬼没,禁城高墙难未必难得住他。

    道长和尊者凑巧在京,老奴请他们入宫,帮忙看守晋王!” 燕王心中有事,懒得理睬外人,听到这儿,才向大觉、扶桑点头示意:“晋王在房里么?” “在!”扶桑道人口音甚怪,吐字不同中土。

     燕王举步向前,冷玄拦住他,笑道:“殿下,别忘了药!”朱棣皱了皱眉,从乐之扬手里接过盘盏,径直走向冷宫。

    乐之扬欲要跟上,冷玄拦住道:“你我在外等候。

    ” 乐之扬只觉古怪,盯着老太监,寻找蛛丝马迹。

    冷玄老脸冷漠,双眼懵懂,偶尔眸子一转,才有精光射出,可是一闪即没,难以捉摸。

    再瞧一僧一道,那二人也正注目望他,见他目光移来,纷纷转过脸去。

     但见燕王推门进屋,乐之扬百无聊赖,深吸一口气,功聚双耳,聆听宫中动静。

     屋内叮当作响,似有镣铐撞击,晋王尖声叫道:“谁?” “我!”燕王答道。

     “老四!”晋王似乎诧异,说话间略带喘息,“你来干吗?看我的笑话?” “不是!”朱棣口气阴郁,“听说你病了,父皇让我给你送药!” “病了?药?”晋王沉默时许,突然纵声大笑。

     “笑什么?”朱棣略感不耐,“药送到了,我也该走了!” “急什么?”晋王喘了两声,阴恻恻说道,“你我好歹兄弟一场,今日别后,怕也无缘再见了。

    ” “何必灰心?”燕王沉默一下,“听父皇的意思,你的封地、爵位,仍可传给子孙,你也至多软禁了事,将来你我……未必没有相见之日。

    ” 晋王呵呵笑了两声,叹道:“老四,我一向佩服你的雄才。

    可惜,你看父皇,仍是差了一着。

    ” “你呢?”燕王语带讥诮,“你若能看透父皇,怎么落到这般地步?” 晋王沉默片刻,叹气道:“老四,说起来,这座冷宫……跟你有点儿干系。

    ” “此话怎讲?” “你不知道?”晋王笑了两声,“你娘临死之前就住在这间房子里……” “住口!”燕王厉声说道,“恕不奉陪……” “慢着!”晋王冷冷道,“你不想要孝慈皇后的遗教了么?” 燕王沉默一下,幽幽地说道:“遗教当真在你手里?” “哼!”晋王冷笑一声,“你若想要遗教,乖乖站在这儿,听为兄把话说完。

    ” “好!”燕王略一沉默,“你说。

    ” “你可曾想过,你不是父皇的儿子……” 屋内一阵乱响,夹杂重物摔砸之声,只听晋王笑道:“老四,你何必急躁?这种事儿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将我杀了,也改变不了。

    无论你是不是父皇的儿子,你娘都死在父皇手里,你打小儿孤苦伶仃,难道就不怨恨父皇?” “朱棡!”燕王牙缝里迸出字儿来,“你想离间我和父皇,那是白日做梦。

    ” “是啊!”晋王说道,“我也奇了怪了,依照宫中的规矩,未足月而生,母子俱死,可是奇怪,你娘死了,你却活着……” 啪啪两声,晋王发出惨哼,燕王厉声说道:“你再提一句,我将你、将你……” “将我怎样?”晋王冷笑,“千古艰难唯一死,我将死之人,又有什么好害怕的?我只看你可怜,不知生父是谁,不敢为母报仇,苟且偷生,贻羞人间……” 朱棣呼哧喘气,过了一会儿,冷冷说道:“你的主意我明白,随你说什么,我也不会与父皇作对。

    ” “你不谋逆,父皇就会放过你么?”晋王哈哈大笑,“在他眼里,你身世可疑,永远难得信任。

    你当我死了,你就能做皇帝?呸,做梦去吧,老四,你逃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纵然父皇饶过你,太孙也饶不过你。

    你娘死在这儿,早晚有一天,你也会来这儿,跟我一个下场……” “放屁!”燕王厉声说道,“遗教到底在哪儿?再不说,我可走了!” 晋王呵的一笑,说道:“老四,你口口声声问我遗教,难道说,你就不想知道你娘的情人是谁么?” 乐之扬听到这儿,心头一紧,不由得屏住呼吸。

    只听屋内一片寂静,只有燕王粗重的喘息。

     “老三……”燕王徐徐开口,“你胡言乱语,当我会信么?” “你信不信我不管。

    ”晋王笑了笑,“不过,母后临死之前,的确说起过那人的名字。

    ” 燕王又是一阵沉默,良久方道:“她说是谁?” “忙什么?”晋王慢悠悠说道,“待我将这碗药喝完。

    ” 晋、燕二王明争暗斗,积怨甚深。

    此次谋逆失败,燕王难逃干系。

    晋王心怀怨毒,故意戳破他心底疮疤,极尽挑拨戏弄。

    燕王明知道他的用意,可事关身世,生母之死是他一块心病,其中疑团甚多,多年来始终云山雾罩。

    奈何此事知者甚少,朱元璋绝口不提,孝慈马皇后对朱棣外热内冷、若即若离,晋王长于逢迎,最得母后宠爱,听到一些秘辛也未可知。

     “老四。

    ”晋王过了片刻,忽又开口,“你若知道那情夫是谁?打算如何对他?” “什么?”燕王大吃一惊,“那人还活着?”心想朱元璋何等手段,那人若与妃嫔有染,如何能够逃脱大难。

     “若是死了,我也懒得说了。

    ”晋王笑嘻嘻说道,“这个情夫可是大有来头,他是……” 话没说完,晋王忽然噎住,就听燕王失声叫道:“老三,你怎么了?”停顿一下,嗓音陡然拔高,“来人呀,快传太医。

    ” 乐之扬听得清楚,当先蹿出,砰地撞开大门,但见四壁斑驳,家什寥寥;晋王手捂喉咙,两眼暴凸,燕王扶着他手忙脚乱,惊惶溢于言表,那只玉盅搁在桌上,歪斜翻倒,余下的药汁四处流淌。

     这情景古怪突兀。

    乐之扬一愣之间,异变突生,两道掌力向他袭来,一左一右,一炽热,一阴柔,来势之快,劲力之强,均是生平罕见。

     换在平时,乐之扬定能避开,可此时心神被晋王夺去,醒悟过来,掌力已经及身。

    他内功奇绝,真气一遇外力,立生反应,瞬间布满他的两胁。

     咔嚓,掌力所及,乐之扬断了两根肋骨,炽热的掌力涌入体内,五脏有如火烧。

    他转阴易阳,想要化解来劲,谁想那一股阴柔劲力有如毒龙怪蛇,柔韧强劲,将他的真气死死缠住。

    乐之扬吸一口气,待要运劲反击,不防后心刺痛,如坠冰窟,热血夺口而出,摇晃两下,噗通,跪倒在地。

     燕王不胜错愕,望着冷玄收回食指。

    扶桑、大觉各自退到两旁,皱眉望着乐之扬。

     燕王乱了方寸,丢下晋王,腾身跳起,伸手摸向腰间,才想起入宫没有带剑,当即抓起一张椅子,后退一步,瞪视冷玄。

     “殿下别急!”冷玄摆了摆手,“此事与你无关。

    老奴奉旨行事,捉拿这个妖孽。

    ” “妖孽?”燕王目光一转,落到乐之扬身上,诧异道,“你说道灵?” 冷玄默默点头,一晃身,到了晋王身边。

    燕王错步后退,瞪着老太监一头雾水。

    晋王瞪眼张嘴,早已停止挣扎,冷玄探了探鼻息,起身说道:“晋王殿下归西了。

    ” “什么?”燕王失声惊呼,“刚才他还好好的。

    ”一转眼,看见摔碎的玉盅,眨了眨眼,若有所悟。

     忽听冷玄说道:“老奴要去复命,殿下若有疑问,不妨跟来瞧瞧。

    ” 朱棣看一眼晋王,又瞧了瞧乐之扬,后者面皮血红,微微抽动,俨然承受极大痛苦。

    冷玄拍了拍手,几个太监拎着镣铐走了进来,锁住乐之扬的手脚,动作娴熟麻利,分明早有准备。

    扶桑、大觉上前,一左一右抓起乐之扬,五指扣住他肘腋要穴,跟着冷玄出了屋子。

     朱棣仿佛身处噩梦,欲醒不能,放下桌子,懵然跟在众人身后。

    他生平经历无数风浪,今日的诡谲却是生平未遇,以燕王之决断,一时间也糊涂起来,心想:“莫非道灵杀了晋王?药盅一直由他托着,下毒也说得过去,可药是父皇所赐,道灵捧药也是他的旨意……”他连转念头,思索不透,不知不觉,又到了御书房外面。

     众人进入书房,朱微正给老皇帝捶背,见这情形,妙目圆睁,俏脸刷地惨白。

    她足下一动,就要上前,可是冷玄更快,横身挡住,食中二指虚点。

    朱微“膻中”、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辣手狂医 透视高手 综艺娱乐之王 战神已加入带球跑豪华套餐 至尊兵王 老衲还年轻 穿越者 第101次逃婚(下) 随身带个侏罗纪 爱要说,爱要作 文娱新贵 野痞绅士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神仙超市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挂职 班底 官太太 位置 官仙 我女友是up主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 画中王 崛起诸天 辣手狂医 弄潮(掌舵者)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重生追美记(很纯很暧昧前传)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爱要说,爱要作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野痞绅士 班底 天后她多才多亿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04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03 刀剑神域03:妖精之舞(上)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仙界第一商贩 我的美女老师 在名侦探中身兼五职 修真世界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 结局 沧海2·东岛西城(2017新版) 圆月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