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穿越重生为汉献帝> 第4章 首次早朝 再次商议

第4章 首次早朝 再次商议(1/3)

贾诩离开后,刘协才回到寝宫后堂。

     烛光透过云母屏风,将伏寿纤细的身影投在绢纱上,如同一幅流动的仕女图。

     十五岁的皇后正跪坐在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热气早已散尽。

     "陛下。

    "听到脚步声,伏寿慌忙起身行礼,鹅黄色的裙裾扫过青砖,发出细碎的声响。

     她抬头时,刘协才发现她眼下泛着淡淡的青影——这丫头怕是已等了整晚。

     毕竟古代娱乐节目欠缺,而且被限制在后宫之中,也没权利,就像被豢养的鸟儿般,飞不出牢笼! “系统,扫描。

    ”刘协心中默念。

     伏寿,15岁 统率:12 武力:18 智力:82 政治:77 魅力:93 特殊技能:贤内助(夫妻和睦时,宿主各项属性+1~5点) 当前亲密度:65(敬重多于亲密) “贵妃不必多礼。

    ”刘协伸手虚扶,指尖在将触未触时收回。

     自半年前入宫以来,他们最亲密的接触也不过是祭祀时的执手之礼。

     伏寿却突然向前半步,带着少女特有的清甜气息低声道:"臣妾听闻...今日贾文和入宫?"她睫毛轻颤,像受惊的蝶翼,"妾身备了醒神汤..." 屏风后的郑森猛地握紧剑柄。

     这等机密谈话竟被伏贵妃知晓,莫非宫中还有李傕的耳目? 刘协目光一凛。

     "都退下。

    "刘协挥退侍从,亲自执起银壶为伏寿添茶。

     温水注入盏中的声响里,他轻声道:“贵妃可知,方才这句话若传出去..." "会死。

    ”伏寿竟直接接过话头,苍白的手指紧紧交握,“但妾身更怕陛下...”话音戛然而止,一滴泪砸在两人之间的案几上。

     刘协鬼使神差地抓住伏寿的手。

     少女的掌心冰凉湿润,让他想起去年冬猎时救下的幼鹿。

     "看着朕。

    "他引导她触碰自己额前的冕旒,“可知这些玉珠为何是十二串?” 伏寿怔怔摇头,泪珠还挂在腮边。

     "每串代表朕的一重枷锁。

    “刘协引着她的手指拨动玉珠,”李傕、郭汜、兵权、财赋..."说到第九串时,伏寿突然反握住他的手。

     “第十二串该由妾身来解。

    ”她眼中燃起惊人的亮光,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帛,“这是家父通过关系弄来的并州的驻军图。

    ” 刘协脑中轰然作响。

     并州军事布防图! 并州,目前盘踞的,应该是黑山军,白波军,还有……张扬军? 黑山军离长安距离相对远一些,而白波军统率韩暹,好像与杨奉有旧? 如果可能,把他们收编再去其糟粕,留其精壮,又是一股不错的兵员补充! 至于张扬军,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人物? 等等! 刘协想了想,好像历史中,刘协回到洛阳时,是谁听说后,立即投奔而来,再提议迎曹操解救那时的献帝来着? 董昭! 难道伏完就是与董昭有联系? 这些都是刘协扭转乾坤的一大助力! 但为什么历史中没有这一环节,而现在却发生呢? 刘协也无从多想,激动地把身前的美人抱在怀里。

     “多谢寿儿”铿锵有力的话语,和那温暖的胸膛,让伏寿脸红耳赤。

     【叮!伏寿亲密度+15,达到80】 【贤内助效果激活:宿主智力+1,魅力+1】 随着系统的提示声,刘协慢慢平复下来。

     宿主:刘协 统率:60 武力:60 智谋:81(80+1) 政治:62 魅力:81(80+1) 剩余国运值:100 【天命所归】: 效果1:身处险境时,有50%几率触发"绝处逢生"效果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三藏还俗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大楚武信君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剑魄沉星录 大乾风云起苍穹 铜镜约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唐代秘史 衣冠谋冢 英烈传奇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伪装者:被明镜震惊的我爆装备了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笔架叉将军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大宋枭雄 逆水行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此去直上青云路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三藏还俗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大道仙瓶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天绝剑破宿命劫 衣冠谋冢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笔架叉将军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 乱世猛卒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 清宫秘史十二章 北疆战神:从边军小卒到杀穿蛮族 我在北宋教数学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