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卫城夜晚与柏拉图(2/3)
一位头发花白、身披旧羊毛披肩的老翁,就着摇曳的石缝油灯火光,熟练翻动着铁叉上的鲜美烤物。
粗陶杯里盛着新酿微酸的葡萄酒(retsina),散发的独特松脂清香随风飘来,竟奇异地融入这片神域,平添市井暖意。
旁边几个裹着褪色旧袍子的年轻人坐在碎石上,围着一口还咕嘟冒着小泡的炖锅,里面是豆子(fava)炖的浓稠酱汁。
他们用撕下的硬麦饼(pita)蘸着酱汁,热烈讨论着,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嗡嗡回响。
“……但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一个声音急切地说,“她违抗国王的禁令,难道不是将亲情置于律法之上?这种冲突岂止发生在忒拜城?它根植于……”
忽然,一只沾了灰的黑山羊羔咩咩叫着,从神殿围墙的豁口处窜出,身后追着个慌慌张张、瘦小的少年身影。
月色勾勒出他宽大外袍下的单薄轮廓和光洁的额头,手中还紧紧攥着一块光滑的蜡板和铁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站住!你这贪吃的!”他试图压低声音喝斥,却显得更加窘迫。
那只银猫正悄然踱步至路边一块浮雕残石顶端,见状尾巴高高翘起,眼中闪过一丝促狭。
就在山羊羔经过石边,那蓬松的大尾巴看似不经意地轻轻一拂——
“噗!”一块松动的小圆石精准滚落,“咚”一声敲在那少年的脑门上。
“哎哟!”少年惊叫失声,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手中紧握的蜡板差点脱手。
那只山羊受惊,猛地跳开,踩翻了一个年轻人搁在一边的酒囊。
微酸的酒液汩汩流出,迅速洇湿了少年脚下一方干燥的土地。
几个烤火的年轻人哄笑起来,老摊主却递过来一块蘸了醋和橄榄油的粗布:“擦擦吧,孩子。
给宙斯的祭坛做清洁也不见你这般狼狈!今晚的心事重过卫城的山石吗?”
少年摸着额头鼓起的包,面颊在月色下羞得发烫。
他接过布,窘迫地清理裤腿和脚上的酒渍与泥土,声音像蚊子哼哼:“谢……谢谢您。
我……我在记一些事,它……它跑散了……”他抬眼望向那群年轻人,目光落在他们脚边一卷摊开的卷轴上,眼神有些渴望又有些怯意,随即又看看手中紧抓的蜡板,眼神执着而清明——即使狼狈,那眉宇间似乎正孕育着一种超脱世俗烟火的特质。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清朗的声音在少年身后响起:“咦?亚里多克勒斯*?”【注:这是少年柏拉图的本名】
我们循声望去,正是我们一行人刚从夜摊的喧嚣光影中走来,其中一位眼尖的同伴认出了这略显狼狈却难掩聪慧气息的少年。
月光恰好落在他轮廓清晰、沉思状的侧脸上,以及那块始终未曾放下的蜡板——那上面或许正刻划着对正义、律法或城邦治理最初的思索。
少年亚里多克勒斯(柏拉图)闻声抬头,目光先是掠过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带着一丝被打扰学问时的微恼,随即又被我们身边缠绕飞旋的幽蓝星鱼群惊得微微一怔。
还未及他开口询问这奇景——
“咕噜噜……咕呃!”
一声混合着满足与噎住的低鸣从众人头顶传来。
我们猛地抬头,只见雅典娜神殿的一截残破廊檐下,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正满足而笨拙地扑棱着翅膀!它爪下的阴影里,赫然散落着星星点点闪烁着诱人金光的蜜糖碎屑——正是献给赫斯提亚那失窃蜂蜜蛋糕的遗迹!
这只大快朵颐的家伙还不自知危险,竟慢悠悠地从檐角滑翔而下,似乎想掠过我们头顶,回到它觉得安全的所在。
它鼓胀的嗉囊和翅膀上粘稠的蜜汁在月色下闪闪发光。
“大胆!”
一声轻叱,毫无征兆地在这群星萦绕、月华流淌的夜空中荡开。
这声音不算洪亮,却带着一种非人的冷澈威严,仿佛由月光本身凝练而成,径直投射入在场所有人的脑海深处。
霎时间,空气如同凝固的水晶般沉重。
猫爪印下流淌的星鱼骤然静止,化作悬停在半空的幽蓝光点;夜摊的喧嚣被无形的壁障隔绝,只余下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