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2/3)
隐达把自己这种分析同陶凡一对照,有时觉得铆合,有时觉得疏离。
过了几天,关隐达一家三口回到桃岭,却再也没有看到一株桃树。
柑橘树还没有栽上,山上光秃秃的。
进了屋,关隐达马上注意到壁上新挂了一幅《桃咏》的画,旁书“桃花依旧笑春风”,这让关隐达感到突兀。
他知道陶凡喜欢桃树,却从来不画桃花。
花鸟鱼虫不是他的长处。
琢磨那诗句,竟是男欢女爱的,自然也不是陶凡的风格。
思忖半天,才恍然大悟。
原来陶凡是苦心孤诣,反其意而用之,潜台词是“人面不知何处去”。
人面都哪里去了?都向着新的权贵们去了。
而他陶凡却“依旧笑春风”。
这画也只有关隐达能够破译得了。
望着壁上这些画,关隐达难免不生感慨。
在他看来,《孤帆图》和《秋风庭院》还有些孤高和凄美,而《桃咏》则只剩下浅薄的阿Q精神了。
关隐达想自己将来的结局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他并不留恋官场。
官场上人们之间只剩下苍白的笑脸和空洞的寒暄了。
他考虑过下海,生意场上的朋友也鼓动他下海去。
但他顾虑重重。
他知道,自己一旦真的下海了,也将是“人面不知何处去”了。
有些朋友将不再是朋友,还得经常同公安、税务、工商等等部门的人去赔笑脸,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喂肥他们。
这是他接受不了的。
没有办法,只有这么走下去了。
他已不止一次想到,自己走的是一条没有退路的路。
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不知这位谪仙人吃什么?
关隐达他们住了一晚又回到县里去了。
屋里热闹了一天又冷清下来。
陶凡简直不敢把目光投向窗外。
风姿绰约的桃岭消失了。
没有桃树的映衬,屋前小院的石墙顿失灵气,成了废墟一般。
在这里住下去将度日如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