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2/3)
里来调查一下,写篇文章吗?就值那么多钱?”
关隐达就反复解释,说这不是简简单单一篇文章的事。
他还列举了国外一些著名点子公司的故事。
他知道自己说这些,只能让这些人背后笑他迂腐,但他还是说了。
最后,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定还是定了下来,但大家多少有些口服心不服。
又是两个多月过去了,关隐达副书记的文件仍没下。
他越发感到了危机。
这种局面不改变,他这个县长只能是个名誉县长,实权会落到王永坦的手里。
因为他是常委。
常委们掌握着干部们的命运。
干部们不认别的,只认那些有权决定他们命运的人。
即使是那些当初投了他票的人,也会慢慢分化过去的。
有些人在投靠新的主子时能够对你表示遗憾,就算很客气了。
多数人只会在背后说你无能,看着一盘赢棋,倒让你下输了。
他们只好为赢家喝彩了。
一切向权力靠拢,这就是官场法则。
关隐达同肖荃的先生老余通了几次电话,就像老朋友一样了。
两人磋商了几次,说定八万块钱的课题费。
学问人办事就是不同,余先生马上用特快专递寄了一份合同来。
关隐达同王永坦通了一下气,就代表县政府签了字。
按照合同,余先生一方收到款后,合同立即生效,他们就派人过来搞前期调研。
关隐达交代财政局长马上把钱打过去。
财政局长答应得好好的,可就是拖着不办。
关隐达从中看出了一些名堂,就找来财政局长问是怎么回事。
财政局长推说,是下面办事的人员不及时。
关隐达就借题发挥,说:“现在出现了一股歪风,科长不听局长的,局长不听县长的。
我要抓几个典型,找几个人开刀,看是不是翻天了!”
财政局长识到了风向,这才回去把钱打了过去。
肖荃的先生老余同三位专家一行四人到了黎南县。
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