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柳下梦话> 第八回 明月照秦楼 平生箫曲意

第八回 明月照秦楼 平生箫曲意 (2/3)

两旁多了二子,顾先生怎走了一个愚形?”他从顾先生下塔中已看出底细,将韩公文和郑奇称作“二子”,语含双关。

     顾先生笑道:“大慈恩寺里好棋的除了弘法大师外,如今便只有弘光大师了,得罪,得罪。

    ” 那弘光上前作个合手礼,笑道:“顾先生夜半打入黑地,却是为何?是想在我大慈恩寺里点个方四么?”此人果然好棋。

    顾先生笑道:“有了弘光大师,方四还能做得出么?只好做个曲四吧。

    ”围棋中“方四”是死形,“曲四”是活形,二人就此开玩笑。

     弘光笑道:“现在四子将我围在中间,看来想打劫了。

    ”顾先生见唐宁三人分站三方,隐隐有合围弘光之势,果然形势如同围棋提子“打劫”,却又含有“打家劫舍”的“打劫”之意,笑道:“这位是弘光大师。

    ”唐宁等上前拜见。

     弘光却认识郑奇,一伸手就在他头上敲了一记道:“又是你这小鬼头。

    ”笑对顾先生道:“这小鬼头是大兴善寺佛光大师的小弟子,从前常见的,如今佛光大师到扶桑去了,一年多未见这小鬼头,依旧这般调皮。

    ”郑奇冲他作个鬼脸。

    弘法和佛光去年同白居易一起离开长安,唐宁曾在新丰见到过,却不知郑奇是那佛光的弟子。

     弘光又道:“顾先生今日缘何光临本寺?” 顾先生只指指天,弘光抬头见明月如盘,直挂当空,笑道:“原来顾先生中秋赏月,专找我大慈恩寺头顶。

    ”顾先生笑道:“多有得罪,还请恕罪则个。

    ” 弘光故作嗔怒道:“此事如何收场?还要顾先生给个说法。

    ” 顾先生笑道:“那在下陪大师手谈若何?” 弘光正是要与他下棋,便要叫好。

    一旁却有人道:“阿弥陀佛,下棋是断断不行的。

    ”众人顺声望去,见又来了一个老和尚,身后还跟着几名弟子。

     弘光转身向那和尚行礼道:“弘明师兄。

    ”那弘明是戒律院首座,走近来时,头上琉璃璎珞,手中黄金禅杖,身上多宝袈裟,浑身上下装饰得十分华贵,却一脸寒霜。

     顾先生也不识弘明,两下见了礼,那弘明道:“大雁塔乃玄奘法师为藏西天所求经书所建,中立佛祖宝像,顾施主却公然坐我佛头上,岂是下一盘棋可以消劫?” 顾先生微笑不语,弘光心道:“我不过跟顾先生开个玩笑,这弘明师兄素来严厉无情,执法如山,如今可莫为这件小事难为了顾先生。

    ”便道:“师兄准备如何处置?” 弘明道:“贫僧久听弘法师兄讲起顾施主,不单棋好,而且书文画乐还有武功俱佳,贫僧想见识见识。

    ”唐宁等心道这老和尚明明富得流油,偏偏要自称贫僧,看样子竟想和顾先生动手。

     顾先生笑道:“雕虫小技,弘法大师何以如此错爱?” 弘明道:“顾施主何谦太过。

    论棋,梅王二待诏不是对手,论武别出蹊径,论书文么,韩愈施主为当今文坛领袖,却要聘顾施主为西宾,顾施主文采可想而知。

    今日无它,唯请顾施主为我寺题一卷《华严经序》。

    ” 顾先生笑道:“弘明大师如此未免难为在下了。

    ” 弘明脸色一沉:“这么说顾施主是不愿了。

    ” 顾先生道:“确难从命。

    ” 弘明道:“既然如此,贫僧可就不客气了。

    ”禅杖一舞,欺进身来。

    弘光急道:“师兄不可。

    ” 弘明的禅杖已经将顾先生四下罩住,只看得见金光一片,已不见顾先生人影,杖风呼啸逼人,割面如刀,却不闻交手之声。

     唐宁等人心道:“这弘明杖法精妙,这也罢了,竟能收发自如,杖杖都有分寸,只逼住顾先生去路,不攻要害。

    ” 你想要害处被攻,顾先生怎能不挡,若要抵挡,必然有交手之声。

    以空手对禅杖,自然是顾先生吃亏些,而今不闻交手声,只能有两个解释。

     一是弘明手下留情,不攻要害,只逼迫顾先生知难然后答应条件。

     第二种便是顾先生虽然反攻,弘明却避了开去。

    这点解释却难站住脚,高手相交,拿着一根沉重的禅杖却要四处避开灵活的手掌,已经不可思议,更要将禅杖舞的密不透风、水泼不进,连人影皆看不见,尽占攻势,就更不可能了。

     连弘光心中也在寻思:“弘明师兄这套伏魔杖法居然练的如此高妙。

    ” 黄金禅杖怕不有七八十斤重,渐渐便缓了下来。

    透过杖影,见顾先生双手不抬,犹似闲亭信步,只靠脚步便将弘明攻势化为乌有,不曾反攻一招半式,这等功夫实在骇人听闻。

     弘明一套伏魔杖法加一套降龙杖法不曾碰到顾先生的衣角,黯然收势道:“顾施主武功深不可测,贫僧便是再练十年也逼不了顾施主反攻一招。

    ” 顾先生道:“大师过誉了。

    今日多有得罪,这就告辞。

    ” 弘明道:“顾施主还是不能走。

    ” 郑奇道:“弘明大师,既然你输给了顾先生,就应该放我们走啊。

    总不是大师不讲江湖规矩吧。

    ”连弘光也点头称是。

     弘明道:“贫僧只是以武会友,何时说过赢了我就能走。

    ” 他倒确实不曾说过,明知他是强留不成,却抓不到他的把柄。

     郑奇笑道:“不愧是弘明大师,果然厉害……啊,以你的功夫最多把我扣下,能留得住顾先生吗?” 弘明骂道:“佛光教的什么徒弟。

    我留你这小鬼有什么用?” 郑奇嬉笑道:“只要顾先生抬脚走路,你拦得住吗?” 弘明道:“论功夫贫僧自然万万不是顾施主对手。

    ” 郑奇笑道:“那不成了?” 弘明道:“不成。

    除非顾施主答应,不然,旬日之内……” 弘光急道:“如何?” 弘明道:“贫僧派弟子四下传扬,顾施主必将名动长安,上达圣听。

    到时候顾施主想再隐于韩府那就不成了。

    ” 顾先生笑道:“弘明大师行此毒计,只怕顾某于天下无立锥之地了。

    ”弘光哈哈大笑。

     弘明一挥手,那弟子便将笔墨纸砚送将上来,原来早已备好。

    他自顾先生等一进大慈恩寺便已发觉,虽然不识,但从身法中已经窥出端倪。

    弘法从前常与顾先生对弈,每求墨宝,顾先生因隐于韩府,深恐一篇书文流落于外,惹出麻烦,是以皆婉言谢绝。

    弘法临去东瀛尚向弘明讲起,引以为憾。

    弘明见顾先生等上了塔顶,便拟好计策,备好了笔墨纸砚。

    不想弘光横插进来,想要下棋,弘明还好及时止住了,心道好容易有此良机,差点便被弘光师弟搅散。

     顾先生见弘明早有准备,料是推脱不得,为《华严经》作序,藏于寺中,也不会传播于外,是以点头同意。

    弘明大喜,忙接至上房,好加款待,亲立一旁研墨。

     弘光只喜下棋,不想被师兄夺兴,甚是气闷。

    唐宁便自告奋勇陪他下棋,弘光也不知他棋力高低,总之有棋下胜似无棋下,便引唐宁郑奇韩公文到另一处静室对弈,数子落下,觉得这少年倒还有几分棋力,不觉兴起,与唐宁白子绞杀在一起,难解难分。

     郑奇的师父佛光也爱下棋,只是棋力不高,胜不过弘光,郑奇的棋力就更有限了,从前只是在旁添添茶水之类。

    一局棋直杀得天昏地暗,待得终局,唐宁输了四子,弘光大呼过瘾,抬头见顾先生已旁立多时了。

    弘光素闻顾先生棋高,不知究竟多高,问唐宁道:“唐施主与顾先生棋力相差几何?” 唐宁与顾先生曾下过两盘棋,皆被杀得落花流水,道:“相差至少百子。

    ”弘光长叹一声,不敢再提与顾先生对弈之事。

     其时天色破晓,寺中晨钟响起,僧侣皆起身诵经。

    顾先生等便告辞出门,走出不远,东南方远远有箫声传来,顾先生凝神细听,道:“原来是《秦楼月》。

    ”转头向唐宁笑道:“唐公子何不吹箫相和?” 唐宁脸红道:“在下不会吹箫。

    ”从背上拔出铜箫,轻轻一旋,随即抽出一条剑刃来。

    那剑刃沉寒如水,隐约有七色云纹,果然是柄宝剑,却是吕元膺所赠。

     韩郑二人齐呼:“好剑。

    ” 顾先生取过箫管,见这箫剑构造巧妙,这箫既是剑鞘,也是箫管,当下按孔吹来,音律无差,确是宫调箫。

    顾先生便抚箫吹一曲《秦楼月》,与远处箫声相和,再将剑装入箫中试吹时,竟转成了羽调箫,也不禁连连称奇。

     唐宁不会吹箫,接过箫剑,觉得插在背上颇难为情,便持在手中,心中依旧不安,向顾先生请教吹箫之法。

    顾先生问起他是否学过音律,唐宁等在长安学宫时却曾学过,还吹过横笛,只缘学宫解散,便未学成。

     顾先生道:“这便好办了。

    ”当下将箫笛吹奏异同告知,并指导几处简单指法,今后便要唐宁自己习练了。

     郑奇笑着将箫剑拿来试吹,那铜箫带剑颇为沉重,持得一会便手臂发酸,笑道:“这却是练臂功的好东西。

    ” 那东南方箫声仍隐隐约约,时有时无。

    郑奇兴致不减,忽然又想到曲江池游玩,顾先生便独自回府去了。

     曲江池畔垂柳依依,池中止留残荷。

    中秋时分,已没甚么花了,转了许久,只有几株桂花飘香。

    转到曲江池东畔,荒岭之间孤独一座土坟,倒生就几枝野菊,三人上前拨开乱草,看那墓碑,居然是秦二世皇帝之墓。

     唐宁到过始皇帝陵,与这二世墓相比,规模相差不啻万倍,因想起强秦衰落何其之快,始皇帝并吞六国,一统天下,何等威武,身死不出一年,陈胜戍卒一呼,天下皆反,仅三年秦便覆没,始皇帝陵封土高数十丈,围环千丈,《史记》中更记载:“天下徙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工程何其浩大。

    而二世墓高不过丈,围环不过三丈,与常人坟墓无异。

    唐宁不由得叹息良久,想了许多千秋兴亡的道理。

     池中只余残荷,却有小舟穿行其间,采摘荷叶,为曲江增色不少。

    岸边游人渐多,就中却有几乘马最惹人目。

     那当先的两马并骑徐行,身后几骑相随。

    前骑一位青年男子剑眉星目,十分英俊,旁边那骑却是位少女,梳着堕马髻,留着八字眉,衣着黄衫,体态丰盈,也十分美丽,与那青年正是一对璧人。

    两人并骑而行,有说有笑,神情颇为亲密。

     唐宁三人看得清楚,那骑马的青年正是阎峰,那女子不知何人。

     眼见阎峰正向这边来,唐宁等不愿贸然相见,悄悄避开,躲到石后,待阎峰过后才出来,听得那些游人议论那女子是唐安公主小女。

    唐宁忽然想起袁聪,轻轻长叹一声。

     走过一片缓坡,突然岔路上冲出一人,直向三人撞来。

    唐宁可好被韩公文和郑奇夹在中间,躲闪不得,忙就地一拔而起。

    落下地来,那冲来之人已停了步,满脸羞红,原来是个少女,跟着岔路上又追出一个女子来,边笑边跑,手中还扬着马鞭,猛看见有外人,生生的刹住脚步。

     唐宁落在原地,正阻在两个女子中间,拿马鞭的女子笑道:“哎呦,怎么有人帮忙了?” 这时唐宁三人却认得这女子,正是学宫同窗时那侍郎之女,相别多年,今日虽未尽作男儿打扮,却依旧穿箭袖小蛮靴,头戴胡帽,嬉笑挥喝,毫无闺中少女忸怩之态。

     那女子见这三位少年皆是对自己发笑,不由得怒道:“笑甚么,没见过本……”忽然觉得眼熟,停了口,细细看过,道:“韩公文么?郑奇?小秀才?是你们么?” 郑奇笑道:“自然是我们。

    崔姐姐多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

    ” 那女子知道郑奇在取笑她,啐一口笑道:“小棋子油嘴滑舌,也是更胜往昔啊。

    ” 韩公文与唐宁大笑道:“小棋子,原来你叫小棋子。

    ” 郑奇脸色通红,不敢再则声,这崔姓女子口齿不饶人,他可不敢再捋老虎胡须。

     那女子与三人寒暄一阵,这才想起将另一少女介绍,原是她的姑表妹子,姓元,闺名不便提及,便呼她阿元。

    那崔姓女子自有学名,唤作去病,想是她喜做男儿,故取霍去病之名。

    三人皆知晓的,也非真实姓名,倒要他三人唤她崔兄。

     三人面对一个陌生少女,一时都有些不大自然。

    崔去病笑道:“三个人都变哑巴了,是不是都看上我阿元妹妹了。

    ”那阿元掩嘴一笑,悄悄踢她一脚。

     唐宁这才打量阿元,见她与自己年纪相若,身着淡紫衣衫,不施粉黛,如出水芙蓉一般,虽不是非常美丽,却也清秀脱俗。

    不想那阿元也正打量唐宁,两下眼光一触,唐宁心里怦的一跳,忙将眼光缩回。

     崔去病请三人到林中,这林中有一亭子,据此可以欣赏曲江池半边风景。

    亭中早摆有茶具,一旁有仆人侍侯,原来二女本在此饮茶,一时说笑打闹,才撞见三人。

    那崔去病确实大大咧咧,举手投足尽模仿男子,便与三人见礼也以男子自居。

     四人谈起学宫趣事,兴致甚高。

    讲起近况,郑奇道:“小弟与韩大哥终究是笼中之鸟,只有唐大哥文武双全,行侠江湖,何等快意。

    ” 唐宁道:“我哪里是甚么文武双全、行侠江湖?休听郑奇胡说。

    ” 崔去病最喜侠客之行,一听这个“侠”字,登时兴奋不已,非要问个究竟不可。

    唐宁无奈,简略将近来到鄂岳潞州之行讲来。

    唐宁每次回长安,都要将所见所闻告诉韩公文与郑奇,尤其郑奇最爱听细枝末节,任何一处皆不肯放过。

    如今唐宁简略提起,郑奇反倒绘声绘色插进,更兼添油加醋,倒似是他亲身感受。

    唐宁只提起到武陵,郑奇便指手画脚叙述那猴儿酒一事,待说到东都,郑奇便一把将唐宁箫剑拔出,拿给崔去病与阿元看。

    郑奇自小便对唐宁十分佩服,如今在他心中唐宁便是游侠化身,是以洛南山林擒圆净、铁城战场、淮西侦察之事更是大赞唐宁,唐宁反弄得不好意思,连连更正。

     崔去病虽喜做男儿行径,但终是一个少女,哪里见过真正的战场、江湖?郑奇说什么,她便信以为真。

    阿元更不必说,心中便将唐宁当作英雄,不觉多看几眼。

    唐宁如芒在背,秋风吹来居然满头沁汗。

     这五人当中除唐宁外,韩公文与郑奇虽然会武,但从未亲身经历江湖,崔去病与阿元更不必说,他们提到江湖自然全凭传说与想象,便是再离奇只怕也会相信。

     话题转向崔去病,唐宁顿觉轻松。

    崔去病父亲官职有升有降,现在仍是个侍郎,那阿元之父却是富商。

    阿元此时斜倚在亭柱边,风吹衣带,笑而不言。

     韩公文道:“阿元姑娘倒是文静。

    ” 崔去病哈哈一笑,随即微笑道:“我阿元妹妹还能诗会画,能歌善舞,是个才女呢。

    ”阿元忙扭头避开。

     郑奇道:“唐大哥,才女。

    ”他想起唐宁戏言“仙女、才女、美女”之说,是以打趣。

    唐宁也很窘迫。

     崔去病指着一处假山道:“那座山可览曲江全景,我等前去若何?”众人点头,慢慢行来。

    谈了半日,阿元也与众人熟悉了,这才开口与大家讲话,她讲话倒是文雅,却只与郑奇讲。

    郑奇年纪又小,话又风趣,阿元也渐渐活泼,时而与韩公文也搭讪几句,一路上唐宁与阿元竟不搭话。

     那假山有十几丈高,须穿过很长的石洞才能登顶,仆人点灯引路,崔去病与郑奇当先而行。

    阿元行动较慢,便落在后行的唐宁身边,进洞十几步,前面灯光被人影挡住,看不清道路。

     唐宁一面以手探路,一面留心身旁的阿元。

    忽然阿元轻轻揽住唐宁左臂,唐宁心头一震,扭头看阿元,黑暗中却看不见,只觉阿元也是轻轻颤抖。

    两人越走越慢,在黑暗中时间长了,道路已经能看得见,只觉脚踏下去象浮在云端一般。

    渐渐洞中有了微光,彼此已能看清,阿元面含娇笑,微侧着头,有一股淡淡的香气从身上散发。

    唐宁不敢轻动,只机械地向前迈步,阿元忍不住轻轻笑出声来。

     眼见将到洞口,阿元轻轻放脱唐宁,用眼光示意他先行。

    唐宁走出洞来,见崔去病等人都倚栏望远,松了一口气。

    阿元跟来,却倚栏与郑奇说笑,依旧不与唐宁讲话。

     假山之上建有一堂,堂中刻有许多诗歌,乃是历年新进士游曲江所赋,大多是咏景,也有吟诵中第之后喜悦之情,只是限题限韵,如同应制,反倒甚少佳作。

    阿元也从另一面逐个吟读。

    崔去病和韩公文、郑奇早已匆匆看过,三人爱武不爱文,文才本一般,也不细看,此刻四下看过风光,便先下假山到一处茶楼等候。

    阿元见众人走了,匆匆看过几块诗刻,便踱到唐宁身旁,故意咳嗽一声。

     唐宁见阿元眼含笑意望着自己,也笑道:“阿元姑娘。

    ”阿元应一声,唐宁倒不知说什么好了。

     阿元轻轻一笑道:“这些诗好不好?”唐宁道:“历年进士之作,当然是好的了。

    ” 阿元笑道:“哪唐公子也作一首吧。

    ” 唐宁摇手道:“在下又没中第,岂敢乱写。

    ” 阿元笑道:“哪何时中第?”唐宁摇摇头不置声。

    阿元便不问,举步下山,入洞后依旧轻揽唐宁,默然不语,到洞口时又轻轻放脱,见了崔去病等人依旧如前,与唐宁不置一言。

     那茶楼临水而建,栏杆外芦苇叶已发黄,刚到中秋,满园已是萧瑟气象。

    只有不远处一片沙洲,上面居然长着数株萱草,也不知是何原因,中秋时分居然开得正好。

    这萱草本山间之物,定是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辣手狂医 盗香 黑道悲情2 老千4:国士无双 战神已加入带球跑豪华套餐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老衲还年轻 商海谍影 余罪 逍遥药仙 文娱新贵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荒原闲农 绝命毒尸 沧浪之水 官太太 官仙 余生有你,甜又暖 我女友是up主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超越次元的事务所 人生交换游戏 画中王 星云幻想I游戏学园篇 快穿之养老攻略 龙王戒 我们哥哥没划水 辣手狂医 透视高手 极品公子 盗香 战神已加入带球跑豪华套餐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官仙 重生追美记(很纯很暧昧前传) 商海谍影 余生有你,甜又暖 我女友是up主 最强反套路系统(最强装逼打脸系统) 忍界修正带 刀剑神域11:AlicizationTurning 家里养个狐狸精 在名侦探中身兼五职 邪风曲 龙蛇演义 乱世猎人 浩荡江湖 满江红 风铃中的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