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梦江南怀人柳如是写什么> 第八回 明月照秦楼 平生箫曲意

第八回 明月照秦楼 平生箫曲意 (1/3)

刘将军听二人谈论诗歌,只频频劝酒,他已醉的糊涂大半了,道:“喝……喝……好酒。

    你瞧不起……好酒。

    ” 他见唐宁停碗不饮,便讲唐宁看不起他,只是话已不全,只有“好酒”喊的响亮。

     唐宁笑道:“若论此酒,比之新丰酒还要淡些。

    ” 李胜点头道:“新丰美酒名满天下,可惜未能一尝。

    ” 李贺却笑道:“若论酒味,二者相去不远,只那新丰酒中能喝出王维的诗味,此酒就不及了。

    ” 唐宁点头笑道:“然则新丰酒比之猴儿酒又不如了。

    ” 李胜笑道:“猴儿酒只是听闻,何曾见过。

    ” 唐宁便讲起与老疯头到武陵山中取猴儿酒之事,李贺不会武功自不必说,那千绝刀李胜也是惊得舌挢不下,他长于战阵,以硬功见长,轻功不高,哪想人间居然有这等轻功造诣,虽知唐宁不是说谎,但实难相信。

     提及武功,刘将军却清醒不少,道:“胡说,哪……哪有人有这样的……的功夫。

    ” 唐宁见李胜脸上犹有疑色,笑道:“今日与二位将军及长吉先生欢饮,正需此酒助兴。

    三位稍候,在下去去便来。

    ”唐宁并不嗜酒,不过猴儿酒却是难得之物,也向老疯头讨了两壶,原想送与老叫花子,却没能见着,此时便在客栈。

    唐宁心中对那李胜倒也罢了,那李贺却是少时读书时父亲常引以为榜样的人物,今日有幸得见,那猴儿酒正配献于这等人物。

     刘将军道:“快去,只怕……吹牛要……要溜。

    ” 酒楼在北门里,距西街来回四五里路,李胜打量唐宁左右也要一刻半时间,哪知不足一刻,唐宁便回,还未见到酒,李胜已信了大半。

     刘将军已然醉到地下,呼呼大睡。

     唐宁亲自给二人斟酒,一开壶便酒香四溢,李胜止不住口水欲滴,赶忙噙一口,只觉口齿沁香,平生未遇,大呼妙哉。

    李贺品一口酒,回味时久,叹道:“闻道白猿造酒,今始信焉。

    ” 这酒楼的酒乃是潞州最好的,那掌柜听说有甚么猴儿酒好过自家的酒,十分不服,过来讨了一杯吃了,顿足道:“怎么这人造酒还比不过猴儿?” 李贺笑道:“天公造物,岂是人间可比?” 门口有人笑道:“什么好酒,能不能施舍点给老叫花子啊?” 小二笑骂:“这么老的叫花子,能讨到饭就不错了,还想吃酒。

    ” 唐宁已是飞奔出门,笑道:“嬴前辈,洛阳寻你不见,不想在潞州却遇见了。

    ” 李胜也出将来:“嬴帮主,失迎失迎,快请上座。

    ” 老叫花子嘿嘿笑道:“叫花子上不得台面。

    没得给大将军丢脸。

    ” 李胜哈哈笑道:“嬴帮主,将军是请不动你的,千绝刀请你如何?” 老叫花子笑道:“果然是千绝刀请我,不是李将军?” 李胜道:“自然。

    ” 老叫花子道:“好,是李长老请喝酒一定喝。

    ”随手将一百六七十斤的刘将军推出丈远,大剌剌坐在席上。

     李贺见是位老叫花子,不禁蹙眉。

    酒楼倒酒的女子牡丹更是躲得远远,掩鼻窃笑。

     老叫花子看在眼里,却只做不见,道:“刚才老叫花子听到什么猴儿酒,这口水可早就流出来了。

    ”将杯中酒一口下肚,砸吧两下道:“不错。

    ”又砸吧两下,眼神开始放光,“李长老,这好酒是从哪里来的。

    ” 李胜道:“这是唐公子的酒。

    ” 老叫花子道:“哦,小举人,从哪儿弄的?” 唐宁讲过,老叫花子哈哈笑道:“敢情这喝的是老叫花子的酒,幸亏我跑到潞州,要不请了客,我这个东家还没能尝一口。

    看来我得多喝些,要不这亏可吃大了。

    ”一伸手,凌空便将一两丈远李胜和李贺案上的两壶酒都揽在自己案上,好像生怕别人多喝。

     李胜忍不住叫声好。

    唐宁笑道:“嬴前辈,回到洛阳晚辈再给你讨两壶。

    ” 老叫花子眼中一亮:“老疯头已经喝够了,你就给我都藏起来。

    ”也不见挥手,一壶酒飞到李胜案上。

     李贺面前却无酒,不禁忿闷。

    老叫花子嘿嘿一笑:“书生不能多喝。

    ”他已看出李贺病重,不宜喝酒,却是好心。

     唐宁见状,知李贺不悦,便找话头与他,向他求教诗歌。

     老叫花子笑道:“小举人,你现在当兵吃粮,还顾得写什么诗?要是闲着,陪师父下下棋。

    ” 李胜道:“原来唐公子是嬴帮主的高足,怪道功夫高强。

    ” 老叫花子嘿嘿笑道:“老叫花子是他的棋师父,功夫那可不是我教的。

    ”喝过了酒,拍拍手道:“下棋去喽。

    ”抓着唐宁,如飞而去。

     李胜道:“适才听唐公子讲那老疯头轻功绝顶,不过是耳闻,如今亲见了丐帮帮主的功夫,才知道世上果然有这等人物。

    咦,他来潞州做什么?” 李贺回到寓所,想起唐宁一番言语,翻检自己诗作,蔚然成观,心道纵不能与李杜争辉,但也不在初唐四子之下,终不算虚度光阴,人生有沉浮,确不必太过于耿耿,终有出头之日。

     李贺方把心胸放得开些,忽又咳嗽起来,取手帕咳过,却见咳出大口鲜血,登时心如死灰,心道罢了,天亡李贺矣,自知去世不久,便打定主意回乡去。

    等过两日那刺史回来,与唐宁回了信,李贺却要告辞回乡,那刺史挽留不住,便买匹好马,送他上路。

     唐宁与李贺一路同行,他察看李贺脸色,知他病情愈重,一路上多为照顾。

    到了洛阳执手话别,李贺道:“李贺死不足惜,但不见社稷一统,百姓安居,复我盛唐气象,李贺虽死不敢瞑目。

    ”回到昌谷几日竟英年病故。

    这消息倒是那些山棚传的信,李贺家乡在洛水边上,女几山下,那些山棚也常到此间卖些山货,知晓李贺的。

     唐宁吊唁李贺之后,这一阵前线平静,东都更加安宁,无甚大事,吕元膺便使他回长安一行。

    唐宁日夜兼程,不日赶回长安,先将公文交割,一切事毕,已近黄昏,便往靖安里韩愈府上来。

     韩愈接信,不由得号啕大哭,他不过五十出头,已经须发皆白,也顾不得唐宁及下人在场,涕泪横飞。

    唐宁见他爱惜人才,痛胜丧子,确不愧“提携后进”之名。

    元和年间,韩愈和柳宗元俱是文学大家,柳宗元其时调任柳州刺史,南方学子纷纷奔走聚集其门下,而北方文人便共尊韩愈。

     韩愈痛哭时久,虽止住了泪,却依然哀不自胜。

    李贺遗书托韩愈为他诗作选集作序,韩愈先翻看最后几页潞州所作,皆怆然凄婉,不觉又泪洒诗笺,也顾不得招呼唐宁,便吩咐掌灯准备笔墨。

     唐宁也不知该如何劝慰,见韩愈自顾自的准备笔墨纸砚,当真是进不得,退也不得。

    便在尴尬之时,府内出来一人,却是相识,那人乃顾先生,原是韩愈府上的西宾。

    那韩愈自顾自的苦想,见顾先生与唐宁熟识,居然充眼不见,满脑子只是在构思为李贺作序,待得写罢,才见只有顾先生在旁,那少年已走多时。

     中秋午后,唐宁与韩公文郑奇三人商量去处。

    唐宁此次回长安又到洛阳郑奇家中给郑奇带来家书,惹得韩公文连呼不平。

    此次到郑府,也将李贺之事讲给了郑小姐,那郑小姐叹息了几声,说了句想不到。

     韩公文道:“长安城中有谚‘食在太白,住在开元,玩在芙蓉,乐在平康,欲知天下事,还到天宝来。

    ’太白是酒楼,开元是客栈,芙蓉指曲江池芙蓉国,平康里是梨园歌伎声色场,而天宝却是茶楼。

    ‘太白楼酒好,天宝楼茶贵’,这里的茶要一两银子一杯。

    ” 唐宁咋舌道:“甚么绝品好茶,值得一两银子。

    ”他虽是长安人氏,却在城外,这几年又久不在长安,加以家境并不宽裕,从河东来时身上只有十几两家当,性甚节俭,这样的所在自然不知。

     韩公文道:“其实也不过普通团饼。

    这茶楼在东门之里,兴庆宫侧对面的东市口,临近第一街,往来外地官员、商贾甚多,左临平康里,文人骚客、王孙公子络绎不绝。

    渐渐工商士贾、官宦侠客汇集于此,这里便成了上听宫闱秘事、下知苍生冷暖的所在,一两银子其实是看座费用,喝不喝茶倒也罢了。

    ” 三人谈笑中直到天宝茶楼,此楼当街而立,有四五层之高,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确实不凡。

    底楼人声喧杂,座无虚席,都是布衣百姓、寻常商贾,郑奇远远的见那张阿大又不知被谁请了,在那里唾沫横飞,笑着指给二人看。

     刚上到第二层,便听得“嗨,嗨”两声,跟着几个人道:“我道是谁?老韩么。

    ”“还有小郑,快过来。

    ” 三人看时,见一帮华服少年正围坐喝酒,见了韩公文郑奇,招手示意,全是当初学宫同窗与几名学长学弟,最上座的便是杜牧,那王士则与赵姓同窗也便装在侧。

    这一层多是京城游侠儿、王孙公子与那豪富巨商,装饰最为华丽,这帮少年中秋夜也不肯在家,聚在一起。

     唐宁在学宫时便与这帮贵少疏远,今日更是避之不及,想拉了韩郑二人便走。

    那座上已过来三四个少年,上前来和韩公文打招呼,甚是亲热。

    韩公文之父乃是宣武军节度使,一方有实权的诸侯,如今又是征讨淮西的元帅,这些人怎能不交结?杜牧自在桌上喝酒,只拱拱手。

    王士则鼻子轻哼,也不过来,他在学宫时便与韩公文郑奇是对头,如今捕盗有功,眼里那将二人放得进去。

     那少年中有一人道:“韩兄来的正好,今日本是我等在此聚了一个同学会,还怕韩兄不肯赏光,不敢去请呢,只好说歹说把杜兄王兄拉来。

    想不到居然巧遇韩兄,难得,难得。

    快请上座。

    ” 韩公文客套两句,婉言推辞。

    那少年以为他有客人,所以不便,看着唐宁,倒认了出来,坏笑道:“原来是小秀才,幸会,幸会。

    ”那几个少年也认出唐宁,嘻嘻笑着上前握手抱肩,极是亲热。

     当年在学宫之时,这几个少年便时常捉弄唐宁,表面上来套近乎,暗中用力下绊,唐宁那时年纪较他们小,力气也小,时常吃亏。

    如今这几个少年又想故技重施,唐宁早有防范,用力一捏,那两个握手的少年“哎哟”一声,手骨欲裂,想抽又抽不来。

     郑奇呵呵笑道:“几位多年不见,多多亲热。

    ” 唐宁一笑放手,那两人如蒙大赦,忙忙溜回桌上,低声咋舌道:“这小秀才如今好大的力气。

    ” 王士则自认功夫一流,只冷笑一声,心道:“这几个脓包手无缚鸡之力。

    知道什么是力大。

    ”也挤上前来,手扶唐宁肩膀,暗使内力一推,满拟将唐宁推个跟斗。

     唐宁总不会和他在天宝茶楼开打,只使七分内力一抗,王士则遭此一弹,居然被震开一步。

     唐宁原想王士则能擒住刺客,功夫不会太差,想不到他如此不济,在他手下走不了一招的人居然还能做刺客。

    想及那日太行山间遭遇驼山派弟子,剑阵颇似所传说的刺客,只怕当年刺杀宰相案果然另有别情! 王士则吃了暗亏,只作无人知晓,若无其事坐回席去。

    如何能瞒过郑奇,重重冷笑一声。

     赵姓同窗嘿嘿一笑,向唐宁道:“唐兄不是讲近日不回长安么?” 唐宁叹口气道:“在下到潞州幸遇李长吉,不想他英年早逝,特来长安送他的遗书。

    ” 杜牧失惊而起:“李长吉故去了?何时之事?” 唐宁叹道:“不过月前。

    ” 杜牧道:“李长吉青年翘楚,竟先故去,诗坛无人为继了。

    ” 身旁一少年道:“长吉之后便是杜公子了。

    ”他本是拍马屁,想讲杜牧将成一代诗歌大家,不想杜牧前面有李贺故去的话,竟象是讲杜牧要早亡,这下拍到了马蹄上。

     杜牧冷笑道:“在下哪敢紧随李长吉,还是李兄先请吧。

    ” 那人兀自不觉,犹在谦虚。

     楼上有人道:“可是唐公子么。

    ”韩公文便推说在楼上另约了人,告辞上楼。

     第三层多是外地官员与文人骚客,人数已经少了,唐宁甫一上楼,便见顾先生倚窗独自饮茶,招手要唐宁过去。

    唐宁等上前拜见了坐定,原来顾先生也是无家无室,中秋之夜无处可去,便来天宝茶楼独坐。

     茶楼这一层多是外地入京公干的官员及其相从密切的文人朋友,话题多是各地风情,自然也包括政事军情。

    总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唐宁听那些人所言高霞寓铁城大败和洛南围捕叛军等事,便与自己亲眼所见不同。

     郑奇想听的却是江湖游侠的事迹,顾先生讲在上层。

    此楼乃是环状回字形,不单底楼看得清楚,上一层对过也是看得见的。

    果见那边皆是劲装大汉,背插长剑,一个个留着胡须,相貌雄武。

    侧耳聆听,果然讲的是江湖游侠之事。

    郑奇喜不自胜,便要上楼去听,顾先生只笑不语。

     唐宁道:“顾先生因何发笑?” 顾先生道:“真假有无,其实难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唐宁也探头望去,见楼上一人正讲得绘声绘色,细看却是那“神算子王清”。

     唐宁笑道:“只怕这位王先生便在那里开讲书记门的《侠隐记》吧。

    ” 顾先生点头道:“扬人之善,隐人之恶,固然是善举。

    然而只以耳闻,不经亲见便信以为真,大书特书,又能有几分真实?” 唐宁对韩公文道:“看来这天宝茶楼名不副实,你也是只以耳闻,不经亲见啊。

    ”韩公文连称懊恼。

     顾先生笑道:“其实闲暇无事,独坐一隅,沏一杯清茶,于人声鼎沸之中,也可寻见几分幽思。

    这些故事或有其事,不过众口相传,渐失其真,姑妄听之,权作今后谈资也不错,何须事事尽求真实?” 四人坐了两个时辰,天色已晚,茶楼里家居长安之人都回家团圆去了,只留一些无家可归的异乡客在闷发思乡之情。

     唐宁道:“今夜月色正佳,我等何不寻它一个好去处赏月?”郑奇连声叫好。

    顾先生虽年过不惑,但与三位少年晚辈谈笑,大有回复青春之感,也含笑首肯。

     郑奇道:“不若到东门城楼顶上如何?” 韩公文笑道:“你这可不是向东门的将军找岔么?” 顾先生也打趣道:“今夜兴庆宫中灯会,这位郑公子高坐春明门楼上,是想在宫中找一位红拂吧?”郑奇窘得面红耳赤。

     唐宁笑道:“在下想起一个所在,却是清静。

    ”郑奇忙问,唐宁道:“晋昌坊大慈恩寺的塔顶如何?” 郑奇便拍手道:“那里最好。

    ” 顾先生笑道:“此处乃是长安城中最高处,好则好矣,只是叨扰和尚清修。

    ” 郑奇道:“我们悄悄上去不就成了。

    ” 四人便动身往大雁塔而来,郑奇韩公文平素须应对宾客,隔上五日到京兆府点个卯汇报行踪,约束惯了,今夜得便,自然要趁夜色放松一回,哪里肯好好的走路?便窜上人家房顶,展开轻功。

     顾先生微微一笑,也飘然上房,看三人一跑之间,功夫便有高下。

    韩公文全力奔跑,但落脚甚重,几次踏破人家的瓦片。

    郑奇要好一些,虽然年纪尚幼,修为不足,却知受过名家指点。

    唐宁的步伐却甚是奇特,或大或小,尽在旁脊斗拱树枝之类突出之处借力,所行路线虽然不直,却不费力,这是他与老疯头在武陵山中多日所悟。

     唐宁见顾先生不紧不慢,犹似闲庭信步,又似御风而行,不由得衷心景仰。

    老疯头轻功绝伦,却是在悬崖高山中练就,这顾先生似乎生来就会一般,丝毫不着形迹。

     大雁塔通高二十丈,共有七级,最低一层却有三丈多高。

    韩公文不觉犯难,以自己的轻功是断然上不去的,郑奇打量一下,也知上不去。

     正在犯难之时,韩公文只觉腰眼被抓,跟着一股大力涌入体内,不觉飞身而起,直落向塔上第二级,那里原有窗棂,韩公文忙伸手抓牢。

    刚回头,郑奇也扑了上来,韩公文忙将他拉住。

     唐宁自感一年来内功长进,打量着勉力或可上得去,瞅准突出一角,奋力而上,眼见右手已摸到瓦当,只需一借力便可翻身而上,心中颇有几分得意,这方法尚是在华山东峰时向韦玄中所学。

     哪知夜来生露,那瓦是琉璃瓦,十分光滑,唐宁一借力,手便滑脱,身体急向下坠去。

     顾先生拔身而起,拿足尖将唐宁脚心一点,唐宁在空中借了一点力,翻身而上。

    而顾先生身形不停,已经先于他抓着韩郑二人飞上塔顶。

    第二层较第一层稍低,唐宁自己已经可以上得。

     一直到第七层,那圆月早已升在半空,眼望长安城中灯火通明,浩若繁星。

    四人一路惊动了不少拜月的人家,不是以为有飞贼便是以为树上有大鸟飞过,此刻想来,犹觉好笑。

     郑奇笑指韩公文,皆是他踏破瓦片惹的祸,正谈笑间,猛听身后一声“阿弥陀佛”,郑奇吓得差点滑下塔去,忙回头看时,见一位老和尚立在身后,双手合十道:“四位施主,深夜莅临本寺,实属不速之客。

    如何又坐在这七级浮屠之上,亵渎佛祖。

    ” 郑奇适才吃他一吓,此刻有意消遣他,便道:“大师不是也站在这七级浮屠上?不是也亵渎佛祖?你是出家人站得,我便坐不得?”他说一句,那老和尚便退一层,念一句“阿弥陀佛”,转眼到了塔下道:“阿弥陀佛,四位施主请下来吧。

    ” 顾先生一笑,双手分携郑奇与韩公文,中间借两下力,飘然而下,唐宁也相随下塔。

     那和尚笑道:“两招小飞接大飞,好潇洒的着法,只是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我女儿来自未来 医师1879 暗灵法医 盗香 老千4:国士无双 我的重生画风不对[综恐] 至尊兵王 铁掌无敌王小军 老衲还年轻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第101次逃婚(下)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逍遥药仙 祖宗们拿刀逼我做菜 绝命毒尸 班底 意图(官场浮世绘) 至高利益 官仙 余生有你,甜又暖 我女友是up主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人生交换游戏 超神学院的宇宙 忍界修正带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综艺娱乐之王 黑道悲情2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男人都是孩子(无限关爱有限责任) 古神的诡异游戏 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野痞绅士 官太太 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超神学院的宇宙 人生交换游戏 神话烘炉 我从小泡在蜜罐里 六零咸鱼小团宠 一剑飞仙 我的美女老师 万鬼之祖 白袍总管 千劫眉·狐妖公子(第一部) 天刑纪 黄河鬼棺之2:尸变九龙坑 萍踪侠影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