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集训(1/3)
秦风为了制作玻璃,拉上经验丰富的黄铁匠一同钻研。
山洞内,炉火熊熊,各种工具和材料摆放得杂乱却有序。
起初,制作玻璃的过程充满了挫折。
秦风按照之前收集的一些模糊线索和自己的推测,将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等原料按比例混合,放入特制的坩锅中,在炉火中高温烧制。
然而,当坩锅被取出时,得到的并非是晶莹剔透的玻璃,而是一块黑乎乎、硬邦邦的不明物体。
黄铁匠皱着眉头,用锤子敲了敲那团东西,无奈地说:“公子,这咋跟咱想的不一样呢?难道是原料比例不对?”
秦风盯着那失败的产物,陷入沉思。
他仔细回忆着关于玻璃制作的每一个细节,说道:“黄师傅,或许是温度和烧制时间的问题。
咱们再试一次,这次把温度提高些,烧制时间延长点。
”
于是,他们重新准备原料,再次将坩锅放入炉火中。
这一次,两人紧紧盯着炉火,一刻也不敢松懈。
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坩锅中的原料开始慢慢融化,呈现出一种粘稠的状态。
然而,当坩锅再次被取出时,虽然产物比上次透明了一些,但仍然布满了气泡和杂质,质地也不均匀,依旧不能算是成功的玻璃。
黄铁匠有些气馁:“公子,这都试了好几次了,咋还是不行啊?”
秦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鼓励道:“黄师傅,别灰心。
咱们已经有进步了,这些气泡和杂质,肯定有办法解决。
”
秦风查阅了大量古籍,又结合自己的知识,想到可能是烧制过程中没有充分搅拌,导致原料混合不均匀。
而且,在冷却过程中,速度可能太快,才产生了气泡。
他们调整了方法,在原料融化后,用一根长棍不断搅拌,让各种成分充分融合。
在坩锅取出后,用一层厚厚的石棉包裹,让其缓慢冷却。
终于,当坩锅再次打开时,一块晶莹剔透、几乎没有杂质和气泡的玻璃出现在他们眼前。
黄铁匠激动地喊道:“公子,成了!真的成了!”
秦风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了玻璃,接下来制作单筒望远镜就顺利了许多。
他们精心打磨玻璃,制作镜筒,经过一番努力,一个小巧的单筒望远镜成功诞生。
秦风透过望远镜望向远处,清晰的景象让他兴奋不已。
秦风带着林夏、赵飞等几位下属登上了山庄外的一处高地。
一路上,众人对秦风手中那小巧的物件充满好奇,纷纷猜测它的用途。
到达高地后,秦风停下脚步,笑着对众人说:“今日带你们来,是要给你们看个好东西。
”说罢,他举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对准远处的一座村庄,然后递给林夏,说道:“林夏,你看看这个。
”
林夏满脸疑惑地接过望远镜,学着秦风的样子看向远处。
刹那间,原本模糊的村庄变得清晰无比,甚至能看到村里孩童玩耍时脸上的笑容。
林夏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惊呼:“这……这是什么玩意儿?怎么能把那么远的东西看得如此清楚!”
赵飞在一旁急切地催促:“快给我看看!”林夏不舍地将望远镜递给赵飞。
赵飞一看,同样震惊得合不拢嘴:“秦公子,这简直是神物啊!我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东西。
”
秦风笑着解释道:“这叫望远镜,是我和黄铁匠费了不少功夫制作出来的。
以后咱们执行任务,它可会起到大作用。
”
林夏挠挠头,兴奋地说:“秦公子,有了这玩意儿,咱们在远处侦察敌情,对方根本发现不了,能提前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这胜算可就大多了!”
赵飞连连点头,一脸崇拜地看着秦风:“是啊,秦公子,您总是能想出这些奇妙的东西。
之前就对您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更是觉得您简直无所不能!”
另一位下属也凑过来,好奇地问:“秦公子,这望远镜到底是咋做出来的啊?咋就这么神奇呢?”
秦风耐心地说道:“这其中涉及一些原理和工艺,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跟你们说。
总之,它能让我们在远距离看清目标,在行动中占据先机。
无论是追踪目标的动向,还是应对其他突发情况,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
林夏兴奋地挥舞着手臂:“那咱们以后执行任务,就像多了一双千里眼,看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还怎么躲!秦公子,您这是给咱们狼牙添了一件大杀器啊!”
众人纷纷应和,看向秦风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