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盲目自信的东林党(3/3)
:"周延儒?可是那个写《西园雅集记》的文人?正是。
"牛金星笑道,"此人从未带兵,只会纸上谈兵。
此番天诛军团的新式武器必归我大顺。
好!"李自成一拍桌案,"传令下去,放弃长安,诱敌深入,全军撤至延安。
沿途多设疑兵,做出溃逃假象。
我要引这周大将军入彀!"三个月后,周延儒大军兵不血刃"收复"长安。
然城中早已十室九空,连一粒粮食都没留下。
"报——"探马飞驰而来,"发现流寇踪迹,正向延安方向逃窜!"周延儒大喜:"果然乌合之众,闻风丧胆!传令全军,轻装追击,务必将李贼一网打尽!"副将急忙劝阻:"大人,兵法云'穷寇莫追'。
且我军长途跋涉,士卒疲惫,不如先休整几日...荒谬!"周延儒呵斥道,"流寇溃不成军,正是建功立业之时!尔等武夫,岂知兵贵神速之理?"天诛军统领也上前劝道:"周大人,延安多山,易设埋伏。
不如让天诛军先行侦察...住口!"周延儒怒道,"本官熟读《孙子兵法》,难道不如你们懂得用兵?再敢多言,军法从事!"众将不敢再劝,只得遵命行事。
大军匆匆补充了些许粮草,便向延安进发。
十日后,明军进入一片狭窄的山谷。
两侧峭壁如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其中。
天诛军统领警觉地环顾四周:"周大人,此地险要,需防埋伏!"周延儒骑在马上,正欣赏着周围的山色,闻言不悦:"草木皆兵!流寇早已丧胆,哪还敢设伏?传令加速通过!"话音刚落,山顶突然传来一阵号角声。
紧接着,无数滚木礌石从两侧倾泻而下,箭矢如雨点般射来。
埋伏!有埋伏!"明军顿时大乱。
周延儒面如土色,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快...快撤!"但为时已晚。
山谷前后出口已被巨石堵死,李自成的精锐骑兵从隐蔽处杀出,明军阵型瞬间崩溃。
"天诛军!列阵迎敌!"天诛军统领高声呼喊。
训练有素的火枪手迅速组成防御阵型,三段击的枪声连绵不绝,冲在前面的流寇纷纷倒地。
然而,由于地形限制,火器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更糟糕的是,其他明军溃兵的冲撞,彻底打乱了天诛军的阵型。
"顶住!顶住!"统领声嘶力竭地喊着,亲自操起一挺通用机枪向敌人扫射。
就在战局胶着之际,一队流寇骑兵从侧翼迂回过来,直扑明军中军。
"保护周大人!"几名亲兵拼死抵抗,但很快被砍倒在地。
周延儒瘫软在地,裤裆已经湿透。
他看着逼近的流寇,颤声喊道:"我...我是朝廷命官,你们不能..."一把雪亮的大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李自成骑在马上,俯视着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文官:"周大将军,别来无恙啊?"晚霞照耀着山谷,残阳如血,山谷中堆积如山的尸体就这样静静的躺着。
十万明军全军覆没,其中三万天诛军团将士也几乎全部战死,先进的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尽数落入李自成之手。
周延儒被扒光衣服,绑在一辆囚车里,准备押往长安游街示众。
消息传回北京,朝野震动。
崇祯皇帝在乾清宫大发雷霆,摔碎了最心爱的茶盏。
"废物!都是废物!"他怒吼道,"十万大军,就这么没了?!"钱谦益等东林党人跪在殿下,汗如雨下。
"陛下,"钱谦益硬着头皮辩解,"此乃周延儒指挥不当所致,非战之罪...闭嘴!"崇祯抓起案上的砚台砸了过去,钱谦益额头顿时血流如注,"若不是你们逼朕撤了关火华,何至于此?!"半个月后消息传到中都凤阳,王府内,正靠在太师椅上晒太阳的关火华,听说这个消息后,也是摇摇头表示无助,他知道大明朝的末日,又近了一步。
喜欢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请大家收藏:()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